
摘要:《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消防執法改革要從社會反映強烈的消防執法突出問題抓起,全面改革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從源頭上堵塞制度漏洞、防范化解風險;健全執法制度、規范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序、創新執法方式、加強執法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關鍵詞:消防執法;規范化;問題;對策
1 監督執法工作現狀
自“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實施以來,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累計隨機抽查各類單位1479家,發現火災隱患1531處,平均1家單位發現火災隱患1.1處,檢查不合格率81%,對不合格單位處罰率僅4.4%。從發現火災隱患類別來看,消防安全管理類占整體比例的42%、電氣線路類占整體比例的27%、消防器材類占整體比例的21%、消防設施類僅占整體比例的10%。
通過檢查情況數據分析圖與單位實際存在隱患進行對比,說明監督員發現火災隱患能力不強或未做到應查盡查,導致不能全面發現火災隱患;處罰比例過低說明人為中斷執法程序空間尚存,對很多存在火災隱患的單位沒有按照法律法規要求依法查處。從隱患比例分析圖來看,消防設施類隱患偏低,說明發現隱患避重就輕問題嚴重,執法嚴肅性問題不容樂觀。這充分暴露出以下問題:
(一)監督執法理念有待改觀。改革轉隸以來,對消防救援機構的行政執法工作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但體制新了,思想沒新。監督員對于“執法與服務并重”的理念理解不深、不透,在執法過程中不善于將消防工作融入到構建法制社會的大局之中,發現隱患不予處罰,人為中斷執法程序等主觀空間尚存;對處罰難度大或是整改難度大的單位視而不見,見而不管,選擇性執法問題突出。重法律效應輕社會效應、重處罰輕整改的現象仍然存在。
(二)監督執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在學習上不夠積極。防火業務工作專業性較強需要系統的學習,當前,很多監督員任職前對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沒有進行系統學習,更沒有業務理論與執法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機會,任職后難以迅速開展工作。二是工作中不注重積累。監督員以日常工作繁重為理由放松了對業務的學習和研究,疏忽了對監督執法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業務素質偏低,執法基本功不扎實,不熟悉消防技術標準、消防監督程序,業務能力水平與實際需求存在差距,“忙于事務、不鉆業務”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執法監督體系尚不完善。一是執法責任制度不完善。執法辦案的各環節、崗位尚存在職責不分、責任不明的情況,對如何正確履職規定不具體,缺乏規范統一的標準。二是執法流程運行機制不完善。執法環節相互銜接不緊密,對執法流程各個環節的實時監控、督查不到位。三是執法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考核評價標準不夠科學合理,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四是執法責任追究機制不完善。責任追究制度不細化,缺乏可操作性,導致執法不規范問題難以分清責任,無法落實責任追究制度。五是消防監督系統程序漏洞明顯。系統不能夠自動立案、未設置自由裁量模塊、超過執行期限的案件不提示催告、不申請強制執行的問題突出。六是消防行業信用體系未建立健全。以消防信用信息征集為基礎,以信用制度為核心,以信用等級應用為重點的消防行業信用體系實體化運行相對滯后,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未建立健全,職能部門之間監管合力沒有形成。
(四)執法制度落實不到位。一是執行規范性制度缺乏自覺性。監督員滿足于自己的經驗做法,對新的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不學習、不了解、不掌握,導致執法規范化各項規章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二是執行規范性制度存在隨意性。執法活動中對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斷章取義、各取所需,甚至想怎么執行就怎么執行,怎么省事就怎么執行,導致執行規章制度有偏差。
2 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對策
2.1創新工作理念,實現消防救援機構依法行政
一是樹立理念,執法為民。以全員崗位大練兵、業務培訓等活動為載體,牢固樹立依法行政工作理念,不斷提高自重、自警、自省和自律意識,切實把執法公平、公開、透明、規范放在首位,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根本標準,把人民群眾對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期待和要求落實到每一項消防執法活動中,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二是創新教育,優化素質。采取集中授課與個人自學、實踐教學與專家輔導、案例研討與經驗交流“三個結合”的模式,調動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學習業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三個學精”,即:學精法律法規,學精規范標準,學精執法流程,不斷提高監督員的業務理論水平,推動消防執法質量和執法水平整體提升。
2.2創新工作機制,實現執法工作跟蹤問效
一是嚴格工作制度,加強頂層設計。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業務科室具體抓,層層抓落實的執法規范化工作體系。嚴格落實執法例會制度、集體議案制度、法制審核制度、執法過錯追究制度等,確保執法主體明確、執法程序合法,執法責任落實到位。二是嚴格內部審批,提升執法辦案質量。堅持行政案件“六不批”,即:違法事實不清不批、證據不確實充分不批、定性不準確不批、裁量幅度不適當不批、執法程序不規范不批、適用法條不準確不批,保證行政案件辦理質量。三是堅持執法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全面推行消防執法公示制度,將行政案件執法依據、人員、程序、結果和文書等信息全部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形成內外聯動的有效監督機制。開創消防執法“行為規范、公開透明、廉潔高效、便民利民”的工作局面。
2.3創新工作方法,實現網絡執法高效運轉
一是加強監督檢查技術裝備建設,規范現場監督執法行為。依托4G技術建設4G執法記錄儀管理系統。建立“執法記錄儀→數據采集站→執法記錄儀管理系統”的“三位一體”運行模式,通過“實時定位、軌跡查詢、可視監控、無線上傳、分類儲存、集群對講”六個模塊,整體提升監督執法裝備科技化應用水平。二是科技化手段嚴控辦案流程,壓縮主觀執法空間。通過嚴密監督執法系統辦案程序,解決監督執法過程中有案不查、有案不立、主觀中斷執法程序、自由裁量不嚴、網上、網下案卷不相一致等制約陽光執法的瓶頸問題。三是建立執法辦案網絡互通機制。被檢查單位未在法定期限內未繳納罰款,監督系統將該案網絡推送至法院強制執行,解決行政處罰罰款執行不閉環、案件無法結案歸檔問題。
2.4創新監管模式,補充執法隊伍
一是探索完善消防員參與執法機制。制定消防員參與執法業務考試標準,優化配強消防員參與執法力量,建立“搞一次演練、查一次隱患、做一次宣傳”的新型消防監管模式。解決監督員數量不足的實際問題。二是培養消防文員開展輔助執法。按照《關于深化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結合工作實際,發展消防文員隊伍進行輔助執法,補充監督員隊伍。出臺相關實施辦法,建立健全消防文員管理制度,明確征招、管理、使用等各環節具體要求,提升消防文員工作積極性、增強職業認同感,確保消防文員隊伍健康穩定發展。三是開展消防執法協作。公安派出所作為與社會單位聯系最密切的一線單位,是保證轄區一方穩定的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基層派出所消防民警依法履行日常消防監督和消防宣傳教育職能,出臺公安機關與消防救援機構執法協作工作機制,對行政執法、“兩案”辦理、火災調查、案件移送等各方面開展全方位協作,最大限度發揮消防民警的作用。
2.5統一辦案場所、執法車輛標識,樹立消防救援隊伍執法規范化形象
為進一步樹立消防執法隊伍標準化、規范化形象,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按照“統一功能劃分、統一設置標準、統一工作流程、統一管理制度”的原則,設置執法辦案場所,按照執法過程全記錄工作要求設置音像監控,公布工作制度、工作內容、程序及流程圖,最大限度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依托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新增消防違法行為歷史查詢、其他領域失信情況查詢功能,建立執法辦案、監督管理、信用查詢、警示宣傳“一體化”運行機制。做到消防行政執法與服務并重。改革轉隸以來,監督執法車輛統一懸掛地方車輛牌照,應盡快填補執法車輛無統一標識這一空白,設置符合消防職業特點的車輛標識,提高消防執法車輛辨識度,增強執法嚴肅性,提升消防救援隊伍行政執法整體形象。
參考文獻:
[1] 盧文卓,賈群增,曹伊璐.關于公安派出所在新時期開展消防? ? ?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給水排水,2019,55(S1):230-231.
[2] 易昶.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管工作的幾點? ? ?思考[J].公安研究.2012(08).
[3] 李卿.淺談新形勢下加強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管工作[J].科技信? ? ?息.2013(05).
作者簡介:
黃樂,男,興安盟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從事防火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