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君 北京體育大學
籃球運動具有集體性、對抗性強的體育特點,在與專業的運動員進行比賽的整個過程中,由于相互對抗競爭更加激烈,人體間的撞擊也必然,因此運動損傷的現象往往會出現。由于現代籃球運動正在向高強度、高速度和高層次競爭的態勢下蓬勃發展,對中國籃球運動員的體能以及技法、戰略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經過研究分析發現籃球運動員的損傷發生部位、原因以及損傷情況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了解原因后,本文提出預防籃球運動員損傷的措施,以期能夠對籃球運動員或者愛好者有借鑒意義。
籃球運動是中國最流行、最被人吸引的體育項目之一,深受青少年的喜愛與歡迎,很多城市每年都會有很多場籃球比賽。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以及競賽的過程中,籃球運動受傷是十分普遍的一個現象,它往往會對籃球運動員的訓練以及競賽產生不好的后果,所以,為了調查分析以及研究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訓練和競賽的過程中出現的運動損傷,必須尋找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因素,才能使用合理的措施進行防治,并指導籃球運動員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訓練,從而進一步的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以及技術,減少各類損傷的發生[1]。對運動損傷的特征進行分析,逐步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損傷的治愈率也是一項非常急迫的科學任務。
因為籃球運動技術上相對較為復雜多變,所以運動員之間的競爭性很大,而且由于運動員的體力經常處在不正常狀態下,因此極易出現傷病。籃球比賽是一項自上而下的體育鍛煉,根據有關研究表明,青少年籃球隊員的體育活動傷害發病率較多的部分為腳踝。而隊員的指尖、膝蓋、腕和腰間的傷害出現概率均在11.7%以上,發現傷害最大的為隊員下肢部分,這與籃球運動的基本特征以及運動員自身身體素質、技術運用、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有關[2]。
經過相關的數據調查研究顯示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部位常常處于踝、膝蓋、手腕、腰部等。從生物學層面分析人身上的各種關節,都擔負著多種生理功能。如果是屈伸、轉動和碰撞超出了自己的生理限制,尤其是有劇烈的外力進行碰撞擠壓的,人們的關節非常容易受傷。特別是在籃球運動的過程中,膝關節外對身體起著支持、承受重力和緩沖動作的功能。同樣,籃球運動員在完成基本動作時需要在膝關節半屈位時進行各種的屈伸、發力以及扭轉。運動解剖學以及運動生理學都強調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膝關節半屈位時能夠承受的負荷強度相對其他關節來說最小,在受到外界的沖擊時極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膝關節在跳躍時能夠引起軟組織的損傷[3]。同時,膝關節的運動損傷對籃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表現以及競技成績、水平會造成影響。全面的調查籃球運動員的膝關節損傷狀況能夠間接的評價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根據有關的研究數據表明,在籃球運動中的準備活動不完全導致的踝關節受傷為46.8%,膝關節損傷占24.4%,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籃球運動員在籃球訓練以及比賽的過程中,若準備不充分,很容易導致籃球運動員的損傷。在籃球隊員練習前和競賽的后期,由于存在隊員體能損耗過大,體力逐漸減少,尤其由于身體動作變化大,會造成籃球隊員的機體肌腱、關節、韌帶的扭傷、拉傷等狀況,所以,要求訓練籃球隊員的心理教練有效的管理、調節好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并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特點,在練習的過程中針對他們的身體特點進行強化身體素質的鍛煉,以逐步地提高他們的運動能力[4]。
運動損傷的特性一般指的是選手傷害的疾病,可以分成急性傷病和慢性損傷這兩種,急性傷病一般指的是瞬間受到直接或者間接的各種粗暴動作所導致的人體運動傷害,而急性傷病的特點則是起病迅速、發病相對比較短、病癥驟起。而慢性損傷指的是由于運動員的訓練方法不當、長期的疲勞過度或者急性損傷處理不當、反復的發作而引起的損傷。依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運動員的急性損傷占94%,慢性損傷占27%。急性損傷的發生率是慢性損傷的3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性質特征表現為急性損傷多于慢性損傷。而對專業的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調查發現慢性損傷多于急性損傷,通過對比發現,隨著運動等級的提升,籃球運動員出現慢性損傷的概率逐漸升高。膝關節的損傷與運動員的訓練年限呈正相關。對各個區域的少年籃球隊員的受傷性質進行比較就可看出,處于前鋒的籃球隊員急性受傷發生概率最大,而少年籃球隊員的膝關節急性受傷和慢性損傷出現概率則由于籃球運動的區域而產生了差別,急性受傷發病率從高到低是前鋒、后衛、中鋒;慢性損傷發病率從高至低為后衛、中鋒、前鋒。
青年的籃球運動教練員也必須做好對隊員的安全教育,并教導青年隊員進行運動前的準備和整理等活動。準備活動并不僅僅是為了增加肌肉的溫度,它有克服身體惰性的功能,它還可以確保身體很快地進入到正常工作的狀態中去,提高了身體的代謝過程,從而降低了身體肌肉活動的黏滯性,并進一步地增加了肌肉的力度和柔韌性,同時刺激了關節囊內滑液的分泌,進而促使了身體的關節活動范圍擴大。因此,籃球運動員在培訓和參賽之前的預備活動十分重要。必須使隊員們能夠了解到準備活動對防止體育運動中受傷的重要性,并且也必須清楚準備活動的具體內容、適用范圍以及各種活動的力度與運動量,全面的利用好隊員們準備活動的真正意義。
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他們容易受到各種事物的影響導致情緒波動比較大。通過研究表明,許多青年隊員因為控制不了自己而受傷,所以,青年籃球隊員的教練必須做好這方面的教學,使隊員們可以學習管理自身的情緒,盡量減少無謂的受傷。另外,教練員需要經常提醒運動員檢查設施、場地以及在比賽的過程中由于激烈的身體對抗所造成的身體部位的損傷,從而避免安全隱患。并且加強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應對環境以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少年籃球運動員還處在成長的初級階段,關節附近的肌腱相對較為單薄,肌肉組織內肌葡萄糖濃度相對低、含水量多,人體神經細胞力量不足。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疲勞。同時,關節附近的小肌腱很脆弱、運動穩定性較差,這種身體內在的原因極易造成青少年的運動受傷。而疲勞也是作為運動受傷的重要因素,訓練一般都是從小肌肉群開始的,特別是在髖關節的小肌群因為活動力不夠強,在比賽和鍛煉的過程中極易形成運動勞損和受傷。所以,在少年階段加強身體素質是十分關鍵的。而另一方面,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運動鍛煉也就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必須對運動員加以全方位的訓練發展。另外,由于滑膜關節周圍的肌群也是傳統的青少年體育訓練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因此增強他們的肌群力量,而不僅僅是為了補充他們在生長與發展過程中的弱鏈力量,更可以幫助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改善,也可以增強肌肉群抵抗與身心俱疲的力量,進而更有效的減少了由于肌肉弱鏈的勞損所造成的運動傷害。
加強醫護監測不只是科學性鍛煉的重要一部分,同時也是促使練習和比賽圓滿完成的醫學保證。監督檢測運動員堅持做好常規的自身檢測,幫助他們形成自測晨脈和重量、撰寫鍛煉日志的良好習慣。在運動員的鍛煉日志中,記載下晨脈和重量的數據、對鍛煉的軀體反應、主體感覺、入睡、鍛煉心情和食欲等具體實際信息內容,女性運動員還需要記載經期的狀況,以此使得運動員的自身醫療監測能夠習慣化和規章制度。青少年籃球教練員也必須注意運動員在練習中的身體機制反應,包括練習時的動感敏捷性、反應速率、協同力量等,而如果出現反常的練習反應,就必須及時的采用適當的調節措施,以減少籃球運動員的運動強度等。定時進行常規的醫療檢測也是醫療監測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同時也是青少年籃球教練掌握每個隊員生理機能狀況數據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運動員的血紅蛋白含量、激素水平等大量的生理生化指標進行系統的醫學檢查,籃球教練們可以比較詳細的掌握到每個選手的身體機能、營養狀況,從而準確地對選手的鍛煉方案做出調節并合理的避免了過量的鍛煉。
青少年籃球隊員運動受傷后的處理手段主要分為手法治療、內服藥、外敷藥、超聲波傳感器、磁療、針刺封閉等。根據有關研究表明,對運動員的處理方法無效和運動受傷更嚴重的情況占13.3%和11.2%。究其原因,就是在隊員出現受傷的早期沒有進行有效的檢查和護理,或是因為球隊的要求,無法按照醫囑,堅持帶傷上場比賽,進而造成疾病的加劇。所以,青少年籃球隊員的教練必須對出現運動受傷的隊員及時掌握狀況,并指導隊員做好休息護理,不要讓隊員帶傷進行大強度的鍛煉,不然會導致疾病加劇,且嚴重者更有喪失運動能力、造成殘疾以及喪失生病的情況產生。
籃球運動是本身具有高速度、高強度、對抗特點的極限運動。籃球運動員受到損傷的概率很高。但是,通過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教練、運動員和籃球愛好者們對于運動傷害的認識,在體育運動的不同階段中主動的進行預防,通過不斷地改善鍛煉條件,科學合理的調整進行運動鍛煉的內容和方式,就可以更有效的減少運動傷害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