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欽才 安徽省淮北市淮海路小學
體育是新課標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創新教育已成為小學教育中比較重要的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適應社會發展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臨場應變能力,為培養全方位發展的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國家大力提倡體育教育的時代,探討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新變得尤為重要。
小學的體育課堂,一定要避免單一的輸入,更要避免一味地講解名詞術語,這樣的課堂是事倍功半的,一定要創設情境,激發熱情,勾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孩子們才能夠做到身心參與、樂在其中,這樣的課堂才稱得上寓教于樂、精彩紛呈。如在進行立定跳遠的教學中,可以先創設如下的情境,夏天到了,荷葉綠了,荷花開了,小青蛙們正在荷葉下乘涼嬉戲,青蛙媽媽給青蛙寶寶抓了很多蟲子,青蛙寶寶紛紛表示也要學會此項本領,青蛙媽媽說那我們就從跳躍練習開始吧,然后分成四路縱隊,孩子們帶上青蛙頭套和老師一起融入荷花香的夏天,共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一起去探討立定跳遠的樂趣吧。這樣的課堂,讓孩子們的感官立刻敏銳起來,給本來乏味的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配合上背景音樂,從課堂一開始對孩子們就是極大的吸引,而不是傳統的體育課堂,單一強調用力擺臂、起跳騰空、落地緩沖,孩子們不理解,不愿意參與,老師也是在被動教學,這樣的課堂效率低,師生融入度不好,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小學體育課程主要是走、跑、跳、投四大類,有的情景也可以交織使用,是教學內容的補充也是延伸,更是孩子們興趣的切入點。情境創設應用到體育教學的可行性,一定要有的放矢,從心理、生理、目標達成三方面入手,有助于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學生隨著情節的發展不斷深入參與體育課堂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此過程中不斷完成各個環節的學習任務從而不斷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小學生的身高、體重等存在個體差異,身體素質差異較大,如果統一地進行教學,受益的只是部分群體,久而久之,沒有受益的那一部分同學就會逐漸降低對體育課的興趣,嚴重者會造成厭學的現象,室外的體育課就成了他們的負擔。基于此種情況,一定要注重分組教學、分層級教學,關注個體差異,注意因材施教。如:筆者在進行市級展示課的教學中,執教《跨越式跳高》,在基本部分的教學中利用了分層次教學,既:一人一墊、兩人一墊、四人一墊、多人一墊,另外還利用了學生喜歡挑戰的心理,在乘風破浪的環節進行折墊、橫立墊、豎立墊的不同難度,讓學生自主選擇,盡量讓每一位同學都體會到勝利的喜悅,增加自信心,提高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一節課下來,孩子們意猶未盡,下課鈴聲響起,遲遲不愿回班,又自主的練習起來,并表示回家后,還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練習,達到了家校社共建的效果。這種教學法體現了學生占主體地位,給學生最大的空間展示自己的優點,讓體育課堂的利用發揮的淋漓盡致,教授統一教材內容提出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補缺補差,培養了優等生,發展了中等生,激勵了薄弱生。發揮了班級授課制的特點,提高了教學質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豐富了教學內容。
小學體育教學的課堂中,游戲教學尤為重要,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師職業發展。體育游戲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游戲教學中,不僅僅學到了體育技能方面的基礎,也學會了在游戲配合過程中,形成的團結合作的能力、不怕困難的能力,提高了受挫心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游戲具有趣味性、競爭性、合作性,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發展,滿足了好奇心的欲望。此外,體育游戲教學,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游戲精神,初步形成體育思想,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培養游戲精神,教師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將體育與游戲牽手,而應對游戲精神這一核心價值有更深入的引領,實現教育與游戲的高度融合。發展與共享的合生。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創設積極和諧的氛圍,體育游戲的推廣應用,將有力地促進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能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極大改善了師生關系。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要緊跟國家體育發展的形式,鼓勵學生及家長不僅關注到課堂,還關注課堂以外更為豐富的體育世界,拓寬學生的認識渠道,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借助國內外賽事,更好的豐富學生的內心運動世界,激活運動細胞。同時鼓勵學生運動多媒體手段,制作簡單的體育游戲,如五人制小足球游戲,投中打靶游戲等。由于體育課大多是室外,不能有效的和多媒體結合起來,很多課都是實踐性強,缺乏理論的支撐,不能做到實踐和理論有效的結合,基于這種情況,可以采用室內和室外課相結合的方式,運動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很生動地把體育賽事的信息以及實況傳遞給小學生,滿足了對體育賽事的渴望心理,還能大大提高課堂成效。針對水平一的學生,多采用趣味性游戲,讓每一個孩子在體育課堂上愉快的“玩耍”,下課了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并且還掌握了課堂內容,形成較強的體育課堂常規意識與行為,以賽促教,彰顯效果。小賽融入水平二的學生,這些學生已經不滿足單純的模仿與玩耍,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敏感度和觀察事物的能力逐漸增強,對動作技能的掌握度提高,既:讓學生多關注國內外賽事,比如世界杯、NBA賽事、奧運會、亞運會,就拿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來講,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代表體育代表團共獲得133枚金牌、64枚銀牌、42枚銅牌,位居金牌榜、獎牌榜第一名,實現中國在世界軍人運動會賽場比賽成績歷史性的突破。我們的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一定會增強對體育的興趣,在心里種下終身體育的種子,因此,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點必須緊跟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把不是比賽卻近似比賽的小賽加進來,提高學生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高段需競賽,以賽促學、賽學合一、分出結果,以學習獲取技能,以技能提高體能。
在考核方面,鑒于教學對象是小學生,我們既要聯系學生實際,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體育能力的養成,又要考慮學生心理健康及學習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素質的提高,在教學評價方面,我們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鼓勵進取為主,培養學生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淡化分數的重要性,以口頭評價、觀察、測定、考試等種種方法進行縱向比較,從而獲知學生取得了進步,提高了成績。素質不是選拔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全面素質的提高,把體育教學評價作為手段,充分發揮評價和反饋的激勵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施評價可以是言語上的鼓勵,也可是肢體語言的評價,無論哪種贊賞給予學生的鼓勵都是不可少的,學生可能因為你的一個眼神就受益終生,點燃他們學習求知的欲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很多女生也會從畏懼體育變成樂于享受體育的樂趣。激勵性的評價,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性,感到自身價值的存在,樹立終身學習體育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縮減師生間的距離,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從前的放養式教學、填鴨式教學將不復存在,注重評價,發揮激勵作用,變得尤為重要。要拿捏恰當,把握尺度,張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