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長治 046000)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家長不論是對孩子的生活還是學習樣樣關心,事事親力親為,這給青少年生活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問題。例如,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現階段學習任務繁重,那么作為家長的就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使孩子安心學習,甚至很多家長為了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盲目地亂補,使得很多孩子挑食不說,還因為長期的各種進補而造成身體肥胖,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如今,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都離不開信息化,信息化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青少年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青少年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思想觀的形成和發展期,在這一時期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那么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極其不利的,但是眾所周知,信息化背景下信息資源的復雜且多面,很多青少年沉迷于游戲,癡迷于抖音,墮落于武俠言情小說,這些不僅給青少年的眼睛帶來了影響,許多青少年年紀輕輕卻帶著幾百度甚至上千度的眼鏡,更重要的這些游戲、小說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青少年思想觀的形成,不論是對青少年的身體還是心理健康,都帶來了負面影響[1,2]。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我國的很多家長過份重視孩子的學習,忽視孩子其他能力的培養,許多父母為了一味地追求孩子學習成績,事事替孩子干,時時以孩子為中心,這不僅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對孩子的未來個人成長極其不利。
如今,很多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提升學校的聲譽,不均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模式都以提升孩子成績為中心,體育教學不僅不重視教學理念的創新,對于教學質量和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更是拋在腦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健康體質的培養。此外,思政課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不僅是對指導青少年當下的學習還是對青少年思想觀的形成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政課不僅內容繁雜,而且學習來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上思政課的老師不重視思政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得很多學校的思政課程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從而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培養帶來一定的阻礙。
經濟在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如今,人們的生活不僅舒適更是便利,現在很多的青少年出門有專車,上下有樓梯,這雖然給青少年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許多青少年年紀輕輕懶得動,因此,人們發現現在很多的青少年亞健康,身體各種不舒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快節奏,許多家庭家長忙工作,孩子吃食堂,家長一方面處于愧疚讓孩子經常想吃什么買什么,一方面又怕孩子外出吃飯耽誤學習,所以常常處于矛盾中,而孩子常常抓住家長的這一心理特點,借口食堂飯不好吃,學習負擔重需要補充營養,經常在外面吃漢堡、薯條、火鍋、冰激凌,雖然過了一時嘴癮,卻對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3]。
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棟梁,其體質健康不僅關系著一個家庭更關系著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必須重視且加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教育,以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因地制宜,從學校、家庭、青少年自身三方面入手,提升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人才基礎。
(1)更新教學理念,重視且加強青少年的體育教育。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變革,教育在改革,如今,我國的教育目標已經由單純的提升青少年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逐步向培養青少年綜合素養的目標發展,也就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其中體,也就是體質健康是基礎。這就對當前我國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國當前學校的教學理念必須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提升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為基礎,以促進青少年的全面自由發展為目標,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重視且加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教育。這就要求學校在日常的教學中將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教育列入同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強同其他學校的溝通聯系,加強師生之間的內部研討,從而使老師從思想上重視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教育。
(2)創新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在青少年的體質健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體育在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必須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培養青少年的體育興趣,提升體育教學增強青少年體質,提升青少年感悟生命、熱愛生活的作用。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以生為本,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青少年的生理特點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適合青少年特點、滿足青少年需求、促進青少年發展的體育教學。比如,青少年可能大都處于高中階段或者大學階段,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學習壓力重,很多青少年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了學習上,對于體育鍛煉的時間少,興趣低,那么體育老師可以從高中生的這些特點出發,開展一些時間短、強度適宜,能夠既不影響青少年學習,而且又能使青少年放松心態、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比如,一般的跑步可能對青少年來說沒意思,很多青少年還覺得跑不動,因此,沒興趣不想跑,那么教師可以結合青少年的學科特點,比如在物理中力的學習中,老師可以采取戶外教學的方式,通過物理與數學知識的有效結合,使青少年既學到了物理知識,還鍛煉了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模式能吸引青少年的興趣,又能滿足青少年的需求,實現了學科學習與體質鍛煉的雙重目標。大學階段的青少年時間充足,且更喜歡挑戰,喜歡探索,那么此時體育老師可以根據青少年的這些需求,開展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比賽,比如,最常見的籃球、足球比賽,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提高了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還能在激烈的運動中讓青少年感受運動之美、生命之美,從而培養青少年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健康思想。
(3)發揮思政教育在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作用。
體質健康不僅包括青少年的身體健康,還包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隨著近年來各種思想與文化的沖擊,很多青少年的思想扭曲,加上學習的重任,心理壓力變大,這就要求學校在日常的教育中重視且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是心理課堂的開設,另一方面就是通過思政課的開設培養青少年正確的思想觀,通過正確思想觀的樹立,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幫助青少年更好地面對學習的壓力,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因此,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從青少年的家庭狀況,當前青少年個人的學習、思想情況出發,開展一些既富有教育意義,又能提升青少年興趣,還能符合思政教學內容的活動。例如,思政課中有一些哲學觀對于青少年正確思想觀的樹立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例如,哲學中的唯物辯證主義中關于“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的觀點,老師在教授這個內容時可以從當前青少年面臨的挫折與問題出發,鼓勵青少年直面現在的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向上、開拓進取,這樣不僅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思想觀,還能促進和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青少年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重視且加強體育鍛煉。對現階段我國的青少年來說,一定要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生活、學習理念,重視且加強自身的體育鍛煉。
首先,樹立正確的生活、學習理念。
在理念上,我國的青少年一定要樹立健康的生活、學習理念,這樣才能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因此,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要培養自己的良好生活習慣,注重飲食合理搭配,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規劃好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在生活中樹立獨立自主、合理飲食、均衡膳食、加強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中要主動參加學校體育課程,積極鍛煉,培養自己熱愛生活、熱愛運動的體育理念。
其次,重視且加強體育鍛煉。
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樹立正確的體育觀,而不是將體育課當作負擔,因此,青少年在日常的學校生活學習中一定要積極配合學校體育課程的安排,積極、主動參加學校體育課程、體育比賽,提升自己身體體質的同時,為自身的學習奠定基礎。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論是對青少年當下的學習還是對青少年未來的發展都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為青少年未來的學習和全面自由發展奠定基礎,家長一定要從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出發,加強家校聯系,從而為青少年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首先,家庭在青少年身體健康方面,培養青少年樹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溺愛,不寵愛,均衡膳食,合理營養。其次,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家長一定要從自身做起,通過自己的引導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遇到困難不包辦、遇到問題不代辦,而是積極引導和鼓勵青少年直面問題,樹立克服困難的積極、樂觀的心態。最后,加強家校溝通,作為家長一定要加強和學校的溝通與聯系,及時了解青少年在學校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學校開展好家庭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體質健康事關一個家庭的和諧,更關系著我國未來的發展。眼下,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為了為我國新時代奠定人才基礎,我國的學校必須重視且加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教育,從當前青少年面臨的身體、心理健康問題出發,以引起青少年健康問題的原因為基礎,因地制宜,從學校方面重視且加強青少年的體育教育,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注重思政教學意義,充分調動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從青少年自身層面合理飲食、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學習與生活,提升自己的身體體質;最后,家長要樹立榜樣,引導青少年樹立健康的心理理念,加強家校聯系,從而更好地配合老師開展青少年教育,從而提升青少年的學習成績,提升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