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子薇 葉燎昆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昆明 650500)
學校體育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其在整個體育架構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本文結合當前實況,就其個別基本理論問題作一探討。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學校體育工作,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教育界、體育界的專家本著增強體質的目的,進一步提出了“體質教育”的學校體育理論。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理論并成為當時的主流,進而對學校體育的方方面面進行判斷,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體系。
學校體育學的研究對象是研究學科理論的基礎問題,一門學科要有獨立的理論體系都必須有自己獨立的研究對象,學校體育學的研究對象直接影響到學校體育學學科的理論結構和內容體系。作為教育學門類下的獨立學科,學校體育學的研究對象應考慮到教育學的角度。學校體育學是一門涵蓋豐富的專業主干學科,它既揭示了體育課程、體育教學、體育教學方法、設計與實施、教學評價等的本質和規律,同時又對課余體育鍛煉、學生體育競賽、學校體育管理體制與法規等進行概括和總結。學校體育是在學校中開展體育課,而開設課程的主要內容在于教學,因此學校體育學應圍繞體育的教學展開。根據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來確定學校體育學的研究對象,即為學校體育的教育現象、規律和教育問題。
學校體育學是相對獨立的社會科學,之所以是相對獨立,因為它不能走出教育科學和體育科學的范疇作為完全獨立的一門社會科學,而屬于兩類共存的交叉學科,它的學科性質根據其研究對象而決定,學校體育的重點研究在于學校的體育教育問題,與教育學中的德育、智育、美育共同為一個整體,但又具有自身的特殊范圍,在教育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它又屬于體育科學中一門主干基礎內容,有著自己的教學內容和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是研究學校中運用身體活動進行教育的現象的學科,同時也是教育科學和體育學科的綜合學科。學校體育學是體育師范專業的核心課程。學校體育領域相關的學科相互交叉、融合,衍生出龐大的學校體育學科群。在以學校體育學為主導成立的學科群中,因其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明確指向學校范圍內的體育運行規律與現象,而當仁不讓地成為上位學科,因此,在界定學校體育學的學科體系時應該明確劃分這門交叉學科的從屬性質。
學校體育屬于教育即決定了它的研究方法與教育學的大致相同,又因特殊性強所以需要研究人員的創新實踐和探索,用來形成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概括重點、發掘特色。這些方法與其說是這門科學所特有的研究方法,不如說是一切經驗科學所共有的研究方法。因為一切科學是按其研究對象而來的,而不是按其研究方法來區別。學校體育學所關心的對象只有一個,即體育教育問題,而它的研究方法和其他學科是共同的,至于它的研究領域,則根據對這單一對象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來決定。
對教育問題做的理論研究不論是過去和現在,都指對在現實中已經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復雜的教育問題的性質上和相互關系的理論上加以分析和綜合、概括與統一的一些嘗試。顧名思義,理論研究從實際的理論實踐出發,首先分析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遵循方式方法、目的結果,再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繼而整體綜合,利用書面表達方便從整體上、從規律上把握體育教育問題的性質。
對體育教育問題的實證研究指搜集實驗數據和易發生、難解決的教學案例,通過分析、記錄、整合來進行比較各案例間的相似度和差別,找出產生的根本原因并制訂解決方案,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通過這種方法來把握教學課堂問題的實質,便于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高體育教師對學生生理、心理的了解。
體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是為證實提前設想的結果而人為的創造條件,并且根據得出的結果不同而控制人為的條件并經過反復的驗證,得出的實驗結果可以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掌握了產生結果的條件就能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好的局面的出現,并能利用反向思維來調整教學。實驗研究對于體育教學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僅是在學校里進行關于教學方法、教材、教學大綱等教學實驗,還能無限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歷史研究是指已發生的學校體育或體育教學問題在過去的實驗、實證中產生的結果,嚴格區分現在和過去是不可能的,對于現在學校體育中的問題來說,過去問題研究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能利用以前的解決方法,又能結合現在產生的新問題進行創新,事先掌握學校體育問題的一般情況和相互關系的知識,掌握有關構成這一問題的多種因素的知識,歷史研究缺少不了理論研究的支撐與配合。
研究者是一門學科向前發展的重要存在,只有源源不斷的研究者去深入發掘調查,這門學科才會有越來越多新的概念和功能,不同的研究者會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態度入手,從而詮釋不一樣的研究結果。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學校體育學這個體系才會逐步趨于完善,僅僅靠小部分學者的翻來覆去研究是沒有新的元素注入的。從不同職業的研究者來看,學校體育學的研究者中有大學專業老師、教授、中小學體育老師、學校管理者等,這些研究者的職業和我國教育體制密切相關,能夠很好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同時發現新的問題。大學教師很多都是理論基礎堅實的科研專家,他們能從不同的方向理解出更具意義的理論概念。中小學的體育老師和學校的管理者能通過校內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總結經驗,更偏向于實踐。從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來看,大部分都是從事教育學門類下不同子門類的專家學者,不同學科背景下的研究者會采用不同的研究角度和運用不同的學科理論和方法去展開研究。做與學校有關的體育教學問題的研究,也必須有教育學和體育教學的學科基礎理論和充分的學科意識,研究者需要擁有強大的知識體系和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準確找到自己合適的研究領域和興趣點,并且系統地觀察整個學校體育學的研究領域,隨時對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做出合理的調整,找準自己研究所在位置或所在層次,這樣才利于學校體育學的研究更加專業化,也能加快學校體育學的發展腳步。
綜上,伴隨當前學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我國整個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學校體育在此背景下,已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本文分別從學校體育學的既往歷史演變、研究對象、學科性質等方面,對其基本理論及相關問題展開深入剖析,為此領域研究的高效開展,以及相關教育體制改革及教材合理整合,提供參考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