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峰 深圳市坪山區中山小學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理念于2010年左右由美國的教育專家提出,并于2012年左右被引入我國不同教育階段各學科教學課堂當中。自該教學模式的引入至今,各教育階段的基層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與實踐發現,該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使教學質量與收效得以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自該教學模式提出至今,大部分語、數、外等傳統意義上的“主科”教師曾嘗試過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過程當中,而將其應用于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嘗試還相對較少,大部分基層體育教師對該教學模式的認識尚為淺顯。那么,翻轉課堂的定義為何?其在小學體育課堂當中的主要開展形式為何?其之于小學體育教學的價值與意義又有哪些呢?所謂翻轉課堂泛指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將傳統教學時間與模塊安排進行重新設計,從而使學生群體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得以有效激發,并使最終的教學質量與收效得以顯著提升;在本次研究正式開始之前,筆者就該教學開展模式的應用展開了相對深入的研究,通過前期研究發現,當前該教學模式的實踐開展形式多為教學視頻在課前、課中、課后的應用以及加大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頻率等,通過教師對教學時間與教學模塊的重新設計與整合,使學生實現對既定知識與技能的有效掌握;在該教學開展模式下,教師會將教學視頻融入課前學習、課堂學習及課后復習過程當中,這在無形之中使原本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得以一定程度的拓展。此外,因該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活動組織開展形式更具趣味性,且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也更為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因此,該教學模式的應用之于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方面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翻轉課堂”并非是一種固定的教學開展形式,其在具體應用時既應凸顯學科特點,也應充分發揮該教學開展形式的特點與優勢,并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對教學質量與收效的提高?;趯υ摻虒W模式的基本認知,筆者將其實踐應用路徑歸納如下:
在課前拓展階段,學生可通過教師提前制作的教學輔助視頻的觀看,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內容、技術動作或學習重難點進行一個前期了解,此舉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前對相關內容建立起初步且客觀的認知,為之后的課堂學習夯實基礎。在課前拓展學習階段,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確保學生的前期自主學習效果:
1.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視頻并明確觀看時間
相關視頻的使用是翻轉課堂模式中的重要教學輔助工具,在教學實踐過程當中,被應用于課堂拓展環節的視頻資料主要由以下兩種途徑獲得:①教師可充分利用當前豐富的網絡資料,在相關網站檢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并根據自身所面對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對視頻進行有針對性的剪輯,在將其時長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的基礎上凸出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②教師根據教學進度也內容,自主錄制教學視頻,在進行視頻錄制時,教師可選擇由自己進行知識講解與技術動作示范,也可以小組或個人形式選擇由學生進行知識講解與示范,相對將教師做為視頻的唯一主角來說,由學生共同參與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群體的學習興趣及其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在視頻選擇或錄制完成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班級群或校內網站等為學生所熟知的平臺完成初步的觀看與思考,并就相關內容與學生重難點展開生生之間與師生之間的初步討論。
2.組織學生開展前期體驗性學習
在引導學生通過視頻觀看與討論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可根據當前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體驗性學習。如,教師在組織開展“立定跳遠”教學活動之前,在引導學生完成視頻觀看和初步討論之后,要求班內學生根據視頻當中的技術動作講解與示范進行十次左右的自主練習,以期能夠使其對視頻中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及時發現自身在做該項練習時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并鼓勵其就相關問題與同學或教師展開進一步討論,如此,方能有效確保課前拓展學習環節的學習收效,且能有效提升學生在之后課堂學習過程中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理解也掌握程度。
無論是何種教學模式下組織開展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永遠是最為重要的一環。翻轉教學模式背景下的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有效路徑著手,有針對性的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與收效。
1.通過科學提問對課前拓展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回顧
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教師應根據當前學生群體對課前自主學習情況的反饋設計相關問題,并在教學活動的開始階段通過相關問題的提出幫助學生對課前學習內容進行全面且有效的回顧,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相關教學內容的基礎認識。以“立定跳遠”這一教學內容為例,學生通過前期的自主學習,對該項運動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洗初始階段,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課前看過老師發給你們的視頻之后,肯定對立定跳遠這項體育運動有一定了解了吧?那你們知道這項運動的準備姿勢是怎么樣的呢?”此時,學生肯定會爭先恐后的回答老師的問題。此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進一步引導與鼓勵:“既然大家都知道,那有沒有同學愿意給大家做一下示范呢?”此時,教師可選擇幾名同學,根據對自身前期自主學習內容的簡單回顧,完成對既定技術動作的示范,當然,學生的技術動作示范不一定是標準無誤的,而是與其自主學習收效有著密切聯系。在學生進行示范之后,教師可以風趣且嚴謹的態度對學生的示范動作進行客觀點評,并通過過渡性問題的提出將學生快速帶入學習狀態,如“同學們知道不知道立定跳遠運動中最重要的技術要領呢?”此時,大部分學生會給出否定的答案,此時,教師再正式展開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方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2.就課前自主學習及練習感受進行班級或小組交流
在課前拓展學習階段,學生在完成視頻觀看后,根據老師的要求對既定項目中的基本技術動作進行了初步練習,但學生的初步練習成果教師是無法完成了解的,基于此,為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自身初步練習的實際情況進行反饋,并就學生反饋的相關問題展開交流與討論,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認知與掌握程度。同樣以“立定跳遠”項目的教學為例,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發現,當前大部分學生對該項運動中的主要技術動作的相關要領均能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但大部分學生卻無法在實際的動作示范過程中做到身體的協調用力,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兩點,首先,立定跳遠運動看似簡單,實則是由多個不同的分解動作組合而來,學生通過前期視頻觀看與初步討論是無法實現掌握所有組合動作的。另外,前期視頻觀看與自主練習時間有限,無法對相關技術組合標準無誤且熟練的掌握。基于此,要想使學生群體在進行立定跳遠時能夠做到協調用力,尚需要組織其進行大量的基礎動作練習。此外,還有學生會感慨:“為何我已經掌握了協調用力的方法,但跳遠成績卻為何不理想呢?”此時,教師可就學生跳遠成績不理想這一現狀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認為立定跳遠的最終成績如何,并不單單取決于對相關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還與自身的身體素質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掌握了相關技術動作的前提下,如果立定跳遠成績還不理想,那就要考慮自身下肢爆發力、身體協調能力、綜合體質健康水平這些方面是否存在問題了。”通過與學生的視頻交流,教師可以發現學生群體當中在課前學習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并以此為據對之后的教學活動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設計與調整。如在面對學生掌握相關技術動作與要領之后仍無法取得良好的跳遠成績時,教師應根據其自身實際情況,加強對其下肢力量、身體協調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及運動成績。
3.進行技術動作的多角度示范與并就學生練習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技術動作的多角度示范是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構成模塊,在完成對學生前期自主學習成果的檢驗之后,教師應對相關技術動作進行標準且多角度的示范,并在示范結束之后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練習,在學生進行小組練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密切觀察學生的練習表現,在發現學生對相關動作的練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時,要給予其及時的糾正與正確的指導。在小組練習結束之后,教師可組織小組之間或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立定跳遠比賽,此舉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方面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教學活動的收尾環節,教師可就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其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使之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并鼓勵其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從而使體育學習的效率從根本上得以提升。
4.進行有效的課堂總結
在教學活動的收尾環節,教師應對本堂課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與技能進行簡單梳理,并客觀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及其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使之正視自身的學習成果。同樣以“立定跳遠”項目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就教學情況做如下評價也總結:“同學們,本堂體育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本次課程所使用的教學模式與之前略有不同,在原為課堂教學基礎上,添加了課前拓展學習環節,通過這一教學開展模式的改變,老師發現同學們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課堂學習,這就說明我們的這一教學模式上的改革是相對成功的,但部分同學對立定跳遠相關技術動作的掌握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在客觀指出學生的問題之后,當堂體育課就圓滿結束了。
翻轉課堂之于部分基層體育教師來說相對比較陌生,該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不足之處的顛覆與重組。在使用該模式組織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提前做好相關概念的深入研究,并將相關研究成果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參考依據,從而確保該教學模式下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并使整體教學質量得以切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