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優化,高職體育課堂的教學開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而言,需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轉變教育理念。為了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以及踐行“以德育人”的思想政治理念,各大高校紛紛開展了思政課程的改革,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而高校體育教學本就具備豐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因而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本文對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進行了研究,在此背景下推進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可以使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兩者融合發展,并且有利于為社會和企業提供更加優秀的人才。
體育課堂教學作為高校必備課程之一,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也是高校踐行以德育人教育理念、落實素質教育培訓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高校要把各類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相結合發展”,從而形成協同效應,高校開設的所有課程都具有育人本質,育人是作為教師應承擔的責任,高校的所有課程都必須體現出思政教育,與課程思政視角下的育人形成協同效應。為了響應國家這一號召,高校需深刻認識到體育教學在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中起著重要作用,并加強兩者之間的融合來對體育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高校的體育教學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學生的身體狀況,卻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把體育教學融入思政教育是目前高校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需要。
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深入研究高職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有利于改進高職體育課堂的教學現狀,同時也是滿足現階段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傳統的體育教學往往注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以及技能,而忽視對其理論的教學。體育強國夢是中國夢在體育方面的體現,但是絕大多數體育教師并未意識到兩者息息相關,也沒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使命和責任。現階段體育教學而言,教師不僅要把體育方面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方法傳授給大學生,還要注重其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推進高職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并且滲入課程思政的有關教育思想,可以有效改進傳統體育課堂教學中過于追求運動訓練,課堂枯燥乏味的現狀,從而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并讓其相融合,才能提高高職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豐富其教學內涵。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和體育課的教學教師都分工明確,所以很多體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雖然擅長體育項目和運動方式以及技能的教學,但是其思想政治素養卻有待提高。而且體育教師普遍認為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教師或者某個院系的事情,和自己無關,覺得自身只需負責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技能教育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而忽視了自身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
目前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如今課程思政視角下體育教學改革中所存在的嚴重性問題。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教師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高校體育課普遍為45分鐘一節課,而有一半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體育教師真正對體育項目進行教學的時間通常只有十幾二十分鐘,從而造成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懶散,毫無紀律。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在體育課堂上激發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也難以強化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推進體育教學的改革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體育課堂教學的資源利用率和資源整合力度較低,也是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體育課堂教學改革中所面臨的問題之一。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缺乏對多媒體和網絡平臺技術的利用。體育教師面對很多教學資源沒有進行充分利用,使其發揮出優勢,反而忽視了這些資源的整合,從而導致很多大學生在體育這門課程的學習中適應力差,不能對一些技術性的動作進行直接的模仿學習,導致教學質量低下,更阻礙了教師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因此,處于這個互聯網資源共享的時代,高校的體育教師應該充分挖掘體育教學資源,利用一些有效的資源來進行教學。
高校體育教師作為推動思政教育滲透下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主導者,首當其沖應該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和育人意識,并且要明白自身肩負的使命感。第一,高校應當增加體育教師的思想建設培訓機會和外出學習機會,在進行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素養。第二,要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相關技能,促使教師能夠巧妙運用思政教育融入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實現兩者真正的有機結合。第三,要強化體育教師的責任意識,有一些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會不負責任的讓學生自由活動,而其自身也消失在課堂上,導致學生有問題找不到教師來解決。因此,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應采取一定的懲罰制度來加強教師的責任感和育人意識。
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想要實現當前高校體育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師必須創新并優化全新的體育課堂教學方式。一方面,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始終把學生作為主體,利用情景化教學方式,把諸多蘊含思政教育的案例在課堂場景中真實的演練出來,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下被感染,同學還需加強和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真正理解體育內涵并對思政因素有深刻的認識。如體育教學中對于球類的運動項目,教師可以用豐富的語言給學生講解奧運會女排冠軍的故事,并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環境來讓其進行訓練,從而有效做到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無縫銜接。另一方面,教師對于每一堂體育課都需提前設計好教學環節,各個環節都應自然而然的把思政教育的元素融入進去,從而實現教學的以德育人目標。如在展開排球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從而設計學生融入團隊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的教學環節,以此來培訓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
在課程思政視角下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其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存在必然的聯系。一方面,各大高職院校對于目前現有的體育教學資源和課程思政教育的資源,應該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分析并加以利用,按照現階段體育教學改革的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科學合理的滲入到其中,從而更好的支撐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進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當前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另一方面,各大高校的領導者和體育教師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一些教學軟件來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進行體育教學,從而進一步推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使其取得良好的成果。
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深入推進當前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必須要結合體育教學改革的需求科學的引入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并且想要思政教育的滲入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必須把握一定的度,不能喧賓奪主把體育課變成了思想政治課。同時高校的體育教師也應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并且優化教學方式,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盡量多給當代大學生創造學習思想政治和體育的條件,并且從各個方面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