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3)
足球現在隨著世界杯和各大賽事的推廣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具有影響力,它也成為判斷一個國家綜合體育實力和國民體育健康的象征。隨著我國足球政策的逐步頒布,足球在城市范圍內有了明顯的發展,但是我國農村足球發展現在處于停滯不前的一個狀態,農村本就是各項運動推廣的短板,加上農村群眾由于工作生存等原因導致青壯年多在外地工作發展,群眾足球的基礎明顯薄弱,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優越,文化生活的豐富,農村群眾對業余文化生活的多樣化,足球就是其中一個。但是農村群眾足球的發展現狀并不是很理想,如場地器械的限制、足球專業教練的缺乏、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理論的支持、缺少農村足球相關政策的支持,以及農村群眾對足球運動的錯誤認識,導致足球在農村的傳播受到很大的限制,還有的農村群眾足球發展人才極度缺乏,根本達不到農村群眾足球發展的基礎條件,所以必須明確農村足球的發展方向,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促進農村群眾足球的發展。而農村群眾足球運動作為社會足球的一個分支,只有解決好分支才能推動整體前進。
只有認清并解決了制約我國農村群眾足球運動發展的因素,才能解決足球運動在農村的發展問題,才能推動我國足球運動的總體水平。
群眾足球的主要參與人群是青壯年,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的經濟狀況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問題,外出務工的青壯年較多,導致農村群眾足球的主要參與人群數量較少,群眾基礎薄弱。
由于農村本身封建思想就比較嚴重,而且家庭成員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從開始就影響了參與人群的思想觀念,認為足球是一項危險的體育運動,容易受傷,導致農村組織足球活動較少,推廣程度低,群眾熱情不高,對足球運動的觀念轉變慢。加上我國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生的負擔比較大,不僅有社會上帶來的無形的壓力,而且還有家長對孩子的期許,為了讓孩子跳出農村這個枷鎖,認為足球運動時間太久會影響學習,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群眾足球參與人群的發展,使得參與人群得不到有效增長。
農村由于經濟條件普遍落后,即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農村的體育運動方面仍存是薄弱環節,在足球場地與器械方面仍是嚴重的問題。可能有些農村群眾在節假日期間可以在農村的校園里進行足球運動,但畢竟是少數,并不是每個農村的校園操場都允許進入,在農村部分學校即使有足球場也是不規范的,或是水泥地面,地面不平,嚴重影響足球運動的娛樂性。對于農村群眾來說,若是進不去校園,更是沒有可以踢足球的場地,足球場地的建設本就需要大量資金,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持,場地設施的建設就不到位,就導致農村群眾沒有合理的場地去參與足球運動。
由于農村條件差,很多人都不愿意來或留在農村發展,再加上農村本來就面臨足球教練短缺的問題,自然很難為群眾服務,許多農村里的體育老師一個人帶很多種體育運動,更談不上配備專業的足球教練了。沒有專業的足球教練,群眾對足球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階段,參與足球運動的動作也不規范,容易用錯部位而導致受傷,同時接收不到專業的理論知識,對自身的技能與健康的提高沒有幫助,導致參與運動的興趣降低。
政策一直是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支撐依據,但是我國關于農村足球方面的政策太少,僅到縣城的足球試點學校,這對于農村來說可以說是一項很難的突破。這就需要農村村委會及上級單位為農村足球的發展提供相關的政策文件支持,只有有了政策,才會有強制力,才能促使農村群眾足球運動的發展。
由于足球在我國的發展理論還不夠完善,農村又是個很容易忽略的地方,發展速度本就緩慢,不論是足球的普及范圍還是影響的深度在農村都不夠,這一問題來源主要就是因為農村群眾足球沒有一套針對性的理論依據。
2.1.1 農村群眾足球運動的發展方向
我國最多的就是農村地區,必須明確影響農村群眾足球運動發展的方向。結合我國農村的老齡化人口、婦女兒童眾多,且多為弱勢群體,青壯年大多年底或節假日回家的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并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打造以趣味性游戲為主,賽事為輔的農村足球活動,與城市群眾足球正好相反。
2.1.2 農村群眾足球運動的理論支撐
農村群眾足球運動和城市足球運動一樣,也需要相關的理論依據來支撐,只有擁有了理論支撐,農村足球才能有屬于自己的骨架結構,才能為增添血肉提供支架。在農村中,農村理論研究要著重建設以探究農村群眾足球的特殊性為目的的理論框架,結合這一理論框架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農村群眾足球的理論框架可以根據各個農村的特點,結合當地文化習俗、人文風貌,有針對性、系統性地提出。在這個足球理論框架研究中,要注重農村足球發展的意義研究,提高人們身體素質健康,傳播足球文化。
足球文化的發展是離不開文化的依托和支持的,如果說理論依據是骨架,那么文化氛圍就好比血肉,足球運動歷史悠久,伴隨著它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運動,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足球運動背后的地區文化、國家文化、俱樂部文化等都影響著廣大足球愛好者。地區文化已經有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歷史了,如歐洲足球由于民族特點和民族文化就追求力量性、高速度、強耐力,而且南美地區則以技術性、靈活性為主,而不同國家的足球特征又有差異性,西班牙的短傳滲透、英國人的空中足球,這也導致各個俱樂部的戰術和基礎技能的學習有所差異。農村的群眾足球文化也一樣。農村地區相比于城市地區受教育水平低,經濟水平較低,但是地域廣,應結合這一特點發展農村群眾足球事業。
2.2.1 農村內部的群眾足球運動的宣傳
在農村首先要讓群眾了解到足球文化,這就需要對足球運動進行廣泛的宣傳,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可以利用投影儀組織群眾觀看足球比賽視頻,增加群眾的了解程度。可以組織群眾進行足球單項的比賽,或者進行足球趣味性游戲,如兩人背對背夾球跑等活動,適合農村群眾基礎的運動,有效地增加足球運動的參與度。選派村民參加上級所屬單位的足協,了解最新足球消息,成為農村足球的傳播者。
2.2.2 農村外部的群眾足球運動的宣傳
介于農村人口基數大,群眾年齡差異大,可以組織村與鄰村的足球比賽或游戲,伴隨著7人制、5人制及3人制的發展,更加適合農村的小規模、多組數的比賽。選派村民去城區觀看比賽學習經驗,發表感觀,這樣不僅有利于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足球的宣傳力度,擴大農村群眾足球運動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足球運動的發展。
伴隨著農村足球游戲和比賽的進行,可以進行相關的獎勵,可以是獎金、獎牌,也可以是糧食或用具,這也有助于提高農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對長期有助于足球運動的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并給予一定的社會地位。
政策制度是有效執行的保證。但關于農村方面的大政策基本沒有,這就需要縣級或村委會下達有效文件,可以根據節日特點組織足球活動,與時俱進,讓農村熱愛足球的群眾參與到縣級及以上的足球協會,利用校園場地教師資源組建農村足球協會或社團。明確農村的足球發展方向,可以借用城區教練資源加大獎勵和鼓舞力度,給予一定的地位,更好地促進農村群眾足球的發展氛圍,在制度上加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