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昱杉 深圳市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
運動技能是體育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模塊,部分教師會將運動技能簡單理解為技術動作水平以及針對某體育項目的運動能力,筆者認為此種理解過于片面。運動技能應將學生自身的體能水平、對相關運動項目技術動作的掌握以及基礎運動認知的建立等方面囊括在內,通過前期研究發現,當前大部分高中基層體育教師在面對學生運動技能培養方面尚存以下問題:①基礎運動認知方面的教學內容相對有限。而基礎運動認知又包含對某項運動相關的認知、其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促進意義以及學生自身的安全隱患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等。若基礎運動認知方面的教學內容不足,則后續學習中學生的身體、心理、學習態度及自我保護能力等方面均有可能會出現問題。②基層教師多不重視對學生體能方面的訓練。當前我國絕大高中生的學習都是非常緊張的,除部分體育考生之外,有近90%以上的學生表示更愿意將時間用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在難得的體育課堂上,教師也會多以排解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為主展開相對輕松教學活動,而忽略了當前高中學生群體體質健康水平普遍不佳的這一既定事實。
健康行為是體育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模塊。而健康行為則同時應將學生群體的基礎健康知識、自主鍛煉意識與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自主鍛煉習慣等多方面的內容囊括其中。據筆者與多名高中基層體育教師的交流發現,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群體健康行為方面的關注度有限,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不注重對學生群體的基礎健康知識傳授,甚至部分教師從未將此納入教學范疇。②不注重對學生群體自主鍛煉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而是將過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讓學生掌握某項運動技能方面,此舉雖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所謂教學成果,卻不利于學生意識、能力與習慣的培養。③對學生群體的情緒管理能力方面的關注相對較少。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向來較大,不少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會表現出厭學、崩潰、自暴自棄甚至輕生的不良情況,但卻因找不到合理的排解途徑而使此類情緒不斷在學生的內心發酵。
基于對當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的客觀現狀分析,筆者將常見問題進行了歸納、分析與總結,并就常見問題提出了以下幾個可行性較強的教學優化策略。
本文第1節第1.1小節中對體育技能的涵蓋面進行了相對詳細的解析,并根據前期調查情況發現了當前大部分基層體育教師就學生體育技能培養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基于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問題的干預與解決:①加大對體育基礎認知內容的重視程度,基層教師應充分意識到體育基礎認知水平的提高之于高中學生的積極意義,并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意識的滲透,或是將基礎認知教育納入常規教學版塊。以期通過基礎認知教學內容重視程度的提高,使青少年學生的安全隱患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對體育教學價值與意義的認知能力等諸多方面均能得以一定程度的提升。②加大對高中生群體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當前我國大部分高中生因長期承受繁重的學習壓力,且無較多時間參與課外體育訓練而導致身心均處于亞健康狀態,而據筆者前期調查發現,大部分體育教師對學生當前所面臨的壓力較為體諒,也愿意根據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態調整自身的教學形式與內容,以達到一個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的目的,但去往往對學生體質水平方面的關注度卻略有不足,基于此,筆者建議基層教師能夠在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加大對其體質健康方面的重視程度,通過科學與趣味性兼具的形式,實現對青少年學生群體體質健康水平的改善。
在本文的第1節第1.2小節中對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學生健康行為關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根據前期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筆者就常見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①加大對體育健康基礎知識的傳授力度,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自身對體育學科及系統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②基層教師應改變自身過于重視對學生體育技能培養,而忽略對學生運動意識與習慣培養的客觀現狀,體育教學應成為學生長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有效助力手段,使之在離開學校之后也能有意識且有興趣的進行體育鍛煉奠定良好的基礎。③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情緒管理方面的內容滲透,以期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參與提高學生群體的情緒管理能力與自我調節能力,使其在面對繁重學習壓力的同時,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高中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面臨著比其他教育階段更為嚴峻的升學形式,為確保這個階段的學生身心能夠處于一個相對平穩且健康的狀態,基層體育教師應以更具現實意義的教學開展形式改變當前學生群體中的諸多問題,從而為其之后更好的學習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