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燕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達家溝鎮中心小學
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視幼兒身體方面的發展。在幼兒園中,我們不難看到一些幼兒存在身體虛弱、過度肥胖等現象,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人生路漫漫,在學前階段,幼兒無須承擔多大的壓力,但是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還需要面臨眾多的考驗,承擔諸多的壓力。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難以應對這些困難。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體能的訓練,尋求有效的策略,使幼兒體能訓練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通過組織開展體能訓練活動,對幼兒的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的發展,以及幼兒的肢體協調性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科學的體能訓練,通過合理控制運動負荷,能夠在讓幼兒享受體育的快樂的同時,起到強健身體的目的,使他們身體的耐力、力量、速度獲得良好的發展,擁有更強健的體魄,增強自身免疫力。
體能鍛煉帶給幼兒的好處絕不僅僅是身體方面的,各種體育運動、體育訓練表面上看是對身體的訓練,但透過這一層外在的表現,我們還可以看到體育也在塑造著我們的性格、我們的精神、我們內在的修養和品質。比如,在體育活動中,一些具有合作性的內容,就能夠很好的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以及幫助他人的優良品質。
在體能訓練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訓練難度,使幼兒有一種闖關的感覺,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一步步闖入關卡,憑借自身的意志和努力,接受不同程度的挑戰,在一次次挑戰中感受成功的體驗,在成功的喜悅中建立自信。體能訓練的操作性比較強,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個性興趣等方面創設各式各樣的環節,在玩中得到鍛煉,積極探索全新思路,使幼兒在訓練中獲得更多的自信。
幼兒體能的提高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幼兒園方面應該堅持開展幼兒每日體能訓練與每學期一次的六項體能測試活動。每次測試結束后,我們可以根據測試結果為幼兒制定游戲化體能鍛煉方案,使日常訓練不顯枯燥、乏味,更加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從而讓孩子們擁有強健體魄,自然體力。就體能訓練的項目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十米折返跑鍛煉的是幼兒下肢爆發力、身體的反應速度以及靈敏性。聽起來很簡單,但需要注意的事情不少,比如說起跑前的準備姿勢,兩腿前后分開站立;跑步路線要直線折返;幼兒必須在聽到哨聲后起跑,觸摸目標物品后返回等。訓練孩子的爆發力,可以比作在建一棟樓,當有了一個堅實的地基后,上層建筑才能輕而易舉的完成。
立定跳遠鍛煉的是幼兒下肢爆發力和身體協調能力。“要想跳遠跳的好,兩條壯腿少不了”,腿部力量是立定跳遠的根本,腿部力量上去了,跳的距離自然而然就遠了。在進行立定跳遠訓練時,重點是雙腳同時落地,難點是上下肢配合協調。
網球投擲不僅可以鍛煉幼兒上肢腰腹肌肉力量,還能促進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全身運動協調性的發展。“要想投的遠,動作必須要標準”,首先,幼兒要站在投擲線后,兩腳前后分開,其次,單手投球,最后,將球從肩上方投出。
雙腳連續跳鍛煉的是幼兒的協調性和下肢肌肉力量。在活動過程中,幼兒雙腳并攏或微微打開,身體稍彎曲,向前連續跳躍,就像模仿小兔子跳一樣。訓練重點是屈膝前腳掌用力蹬地起跳,難點是連貫、協調地連續向前跳。
坐位體前屈鍛煉的是幼兒軀干和下肢柔韌性。小班幼兒的柔韌性能特別好,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柔韌性會變差一些。根據這一規律,教師會根據幼兒年齡的變化設計各種有趣的游戲,如:過障礙、編花籃、瑜伽球等等,從而鍛煉幼兒的柔韌性。
走平衡木鍛煉的是幼兒的平衡能力。這一項訓練對于中大班幼兒來說,已不是很困難的事,但是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可能就是一件比較“恐怖”的任務。所以我園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活動水平、設計和安排難度不一的活動,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通過堅持開展幼兒體能訓練與測試,使教師對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有了充分的了解,進一步促進幼兒運動技能的提高和體能的發展,在快樂的氛圍中培養幼兒喜愛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呵護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幼兒園體能訓練活動的開展,務必要遵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組織訓練活動時,要有計劃、有目的,為幼兒創設出良好的外在條件,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訓練中去,實現自身體能的發展。
比如,在學期初我們就可以制定小、中、大班三個年齡段的體能達標項目,并在每天下午由班級教師組織幼兒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活動。此外,各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幼兒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
比如,拍皮球是幼兒園常見的體育項目,以其靈活有趣、方便操作的活動優勢,并能充分發展幼兒手眼協調及動作的敏捷性,深得師幼共同喜愛,非常適合小班和中班的幼兒。一段時間以來,孩子們在離園時將皮球帶回家中,拍皮球成了晚間親子活動的重要內容,第二天早晨又帶皮球一起入園。印有每位幼兒姓名的個性化皮球已經成為小朋友的專屬所有和密不可分的玩伴。幼兒園拍、家里拍、單手拍、雙手拍、交替拍……到處能看到他們拍球的身影,從開始的一拍就滾得無法控球,到后來連續拍球收放自如,是孩子、老師和家長共同付諸努力的見證。通過拍球,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點數能力、空間方位、感知力的作用等數學思維也有了相應的發展,對幼兒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社會品質有了磨煉。
幼兒是體能訓練活動的主體,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訓練的方式和強度應該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具有針對性的開展不同的游戲、不同的主題的訓練活動,以此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比如,對于小班的幼兒,我們在進行體能訓練時,可以創設這樣的游戲情境,讓幼兒扮演辛勤小螞蟻,冬天馬上就到了,又該準備度過漫長的冬天的糧食了。教師為幼兒準備好充足的材料,設置諸多環節,讓幼兒經歷“鉆山洞”“爬山坡”“過獨木橋”等步驟,去鉆、去爬,拎著東西過獨木橋等,充分鍛煉幼兒身體素質、身體技能。再比如,對于大班的幼兒,我們可以組織開展“翻山越嶺”的活動,讓他們學習翻越動作,練習跳、撐、掛等動作。準備厚體操墊兩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安全翻越折疊的厚墊,回到起點,每人完成兩次。接著引導幼兒觀察“跳、撐、掛”等動作要點;教師示范“前跳、撐手、掛腿”等動作。最后,我們還可以加高墊子,提高難度,激勵幼兒完成挑戰。需要注意的是,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好安全方面的工作,合理控制訓練強度和難度,使幼兒身體不受損害。
室內體能鍛煉動靜結合、以體能游戲和音樂律動為主;幼兒教師可以依據大中小班幼兒的身體發展特點,為孩子創設豐富、好玩、適宜的運動環境,巧妙利用教室、樓道等公共環境的組合;在游戲材料的提供上,投放安全、豐富的游戲材料:桌子、椅子、體能磚、體能棒、體能環等滿足幼兒的運動需要。
在游戲活動的安排上,更是要好玩多樣,可以配合著舒緩、優美的音樂,有提高身體柔韌性的模仿操、有提高腿部力量的陽光體育室內運動等;在游戲的設計上:小班體現童趣性、中班彰顯游戲規則、大班凸顯挑戰性。
室內體能鍛煉展示活動的開展,有效地解決了因天氣、季節因素造成的戶外體育活動的局限問題,為了讓幼兒每天都能夠鍛煉身體,幼兒園可以在霧霾天進一步落實開展有趣的室內體育游戲,使幼兒玩得健康、玩得快樂。
戶外是幼兒向往的一方天地,在戶外,幼兒能夠無拘無束,更加自由自在,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體能的發展。在戶外,我們可以開展運動大循環,為幼兒體能訓練保駕護航。
大循環戶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需要切實依據不同年齡幼兒的體力、智力和身體發展情況,瞄準他們不同的興趣點,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運動中感受歡樂,體驗成功。基于幼兒差異化的需求,在戶外廣闊的天地中,我們可以安排形式多樣、難易程度較大的不同活動,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創設運動環境,通過體育器械的不同組合,設置走、跑、跳、平衡、爬、鉆、翻滾、綜合障礙等活動區域,運用小班、中大班分年齡段不同線路混班形式,讓幼兒循環運動,在力量、速度、耐力、靈活和柔韌度等方面得到充分鍛煉,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比如,場地上布滿了各種各樣的運動器械:體能攀爬架、體操墊、平衡橋、繩子、鉆山洞……這些器械巧妙拼搭組合后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大型玩具,好玩又有趣、孩子們都很樂意參加。
一次次的體能大循環,孩子們動作越來越靈敏,膽量越來越壯大,身心越來越健康;老師們也越來越了解孩子的動作發展水平,體能大循環是孩子和老師共同成長的故事,故事里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在體能活動中培養幼兒應變能力、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