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科技城實驗小學校
小學籃球教學主要是為小學生打下相關的籃球基礎,能夠讓學生喜歡上該項運動。體育教師可以先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去學習,運球方式可以通過由原地運球過渡到行進間運球,使其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先從學生心理特點進行引導,激發其學習興趣。
1.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小學籃球的教學形式多為教師進行自身的講解演示范之后讓學生模仿練習,很多學生只能通過反復練習之后對運球的技能進行基本掌握。
2.由于有球教學的實踐性相對較大,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和學生的溝通較少,多數以集合糾正錯誤動作、解散自由練習的形式為主。
3.由于部分學校條件有限,籃球數量和學生數量做不到一人一球,導致每個學生不能夠在課堂期間進行足夠有效的練習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教師沒有辦法在一節課內對每個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
4.小學籃球主要以培養學生對籃球的興趣為主,而男女生對籃球的感興趣度也不相同,普遍年級越高男生興趣度更高,動作掌握更好。
目前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過程當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相應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學習運球的興趣并能夠享受其給自身帶來的快樂。
1.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運球視頻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動態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直觀的對籃球運球技巧進行學習,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NBA、CBA 等籃球明星的小故事,通過多媒體軟件播放相關的球星事跡,通過偶像的力量,讓學生能夠對籃球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例如,科比、易建聯、姚明等籃球明星的故事,講述其積極的一面,也可以通過視頻播放NBA、CBA 打比賽的精彩環節,讓學生能夠對籃球產生一定激情。
2.查找比較趣味性的花式運球視頻,打破學生對單一運球的定向思維。在日常的教學中,用手機將學生的運球進行拍攝,利用抖音、快手等程序剪輯成小視頻,并對其進行逗趣配音,在糾正錯誤動作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在觀看視頻之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自行說出相關內運球的技巧、安全方位的總結,并給予一定的鼓勵。
在小學籃球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趣味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帶給他的快樂。在網上、書本上收集小學社生經常玩的運球小游戲,在教學生掌握一定的運球動作后,講授游戲規則,組織學生先進行傳統籃球運球游戲后進行教師創新游戲和激勵學生自主創新游戲。
1.點名傳球
游戲方法: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圍成一個圈進行“點名運球球”,持球者將球運到圓圈中心,后點名接球同學,接球同學上前將球運到自己原先位置,后添加更多游戲規則,加深游戲難度,如:將“點名傳球”游戲更改為,點到名字同學的左邊同學接球或者右邊第二位同學接球等,離開隊列錯誤的同學將進行“小懲罰”。
2.春播秋收
游戲方法:使用多種器材進行游戲創新,學生從起點出發將運球至某一固定點標志盤位置,將標志盤進行翻轉后繼續前進到終點,起點到終點可設置多個標志盤?;蛘邚钠瘘c出發攜帶器材擺放路線在固定位置等方式增加游戲難度,也可設置沿著多圖型運球而非只有直線運球。
3.“老鷹捉小雞”
游戲方法:學生在運球的過程當中,旁邊有人進行搶球,把籃球當作小雞,能夠從一點運到另一點的過程當中連續的并且不被人搶走的情況下視為勝利,旁邊的人對其進行保護,每一個學生都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4.運傳搶游戲
游戲方法:范圍為整個籃球場,教師自行設置一個籃球禁區。此禁區只可以接球的同學在內,中圈跳球決定球權,隊員在區域內運球傳球給同隊員設法將球運到禁區內的同組隊員手中,接球員接到球則該隊得一分。游戲過程中禁止推拉打對方球員,球員在球場上運球動作要求與正規比賽相同。
5.花樣運球比賽
教師可以通過改變運球的固定模式,創新出雙手同步運雙球(同上同下)和異步運(一上一下),每隊相同人數,隊員從起點出發,將球運到固定點,如在中途球掉落,則返回出發點再次出發。
教學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方法的創新可結合自身和學生的條件進行引導鼓勵,使學生在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中將運球動作掌握。教師要以樂趣籃球為基礎,讓學生提高身體的各項技能的同時能夠體味到籃球所帶來的快樂。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環境下,籃球運球的教學不能夠只是簡單的通過教師單一的講解示范進行,更多的需要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相對應的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籃球興趣的同時,培養籃球各方面的能力。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因而教師在教會運球后需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為日后籃球運動的有效性打下基礎,促進學生體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