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
羽毛球是一項隔網對抗運動,趣味性強,且男女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為了提高羽毛球技術水平,學校、社會群體會組織進行羽毛球訓練,如:青少年俱樂部訓練、高校學生訓練、業余愛好者訓練等不同人群,為提高自身羽毛球競技能力進行系統訓練。在羽毛球訓練教學活動中,要提高運動員的技術能力、戰術、身體素質等運動能力,還需要培養運動員的戰術意識能力。當前的訓練教學中,教練員往往忽略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戰術意識的培養。錄像分析法是一種記錄比賽賽況的媒介,教練員可通過錄像回放分析,對運動員進行講解教學,培養運動員戰術意識形成,讓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對技術、戰術的支配及應對更加游刃有余。
羽毛球戰術是練習者在比賽時,在比賽的規則范圍內,為爭取勝利,綜合運用技術、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方法。在比賽過程中,正確的使用戰術,使對手在相持過程中漸漸失去場上主導優勢,最后制勝贏得比賽。羽毛球戰術千變萬化,對戰術的選擇,主要根據比賽當時的情況、針對對手的薄弱環節、節奏等因素,揚長避短,瞬時做出應變。那么,在場上運動員對對手的技戰術打法做出預期判斷就是我們所說戰術意識。
意識是生物的神經現象,是個體生理功能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自我感覺和外部感覺的綜合,意識的基礎是個體具有了對自身本體認知(自我意識)、對自身認知能力的認可、對自身行駛能力的認可綜合。羽毛球中戰術意識是,在復雜的比賽中,運動員根據場上變化的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隨機應變的能力決定自己的行為[1]。意識支配著行動,所以,比賽中的任何一項技術行動都是在戰術意識的支配下完成的。根據羽毛球的特點和規律,將羽毛球戰術意識概括為:運用技術的目的性、行動的預見性和靈敏性、判斷的準確性、出手動作的隱蔽性、進攻的主動性、防守的積極性、配合的默契性[2]。
根據羽毛球技戰術特點,將戰術意識概括成以下幾個方面,技術組合的意識、分析判斷的意識、真假動作的意識、積極進攻的意識、積極防守意識、靈活多變的意識、配合默契的意識。
在我們的比賽過程中,每一次接球就是一個單個技術,每一個回合都是由不同的單個技術組成,我們稱之為技術組合,而技術組合的意識支配著場上的行動。運動員如何在每一次回合中拿下一分,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在己方獲得主動權之后想繼續主持進攻應該采用哪里技能能夠為拿下一分奠定優勢基礎,這就需要我們有明確的意識,掌握場上優勢。
判斷的準確性是正確地發揮的前提,比賽場上正確無誤的行動來源于準確的判斷。場上局勢瞬息萬變,運動員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個失誤就會導致場上主動優勢變成被動劣勢,所以,提前判斷尤為重要。準確的判斷是根據已發生的情況作出肯定的選擇。而預見性是讓判斷能更及時,預見是估計可能發生的情況,有了預見性,能夠很好地掌握場上情況,提前做好應對策略。
羽毛球技術除了掌握正確的動作之外還講究動作的隱蔽性。運動員在追求動作的隱蔽性時還會為了迷惑對手,干擾對手的判斷而選擇假動作去擊球。那么,具備了使用技術的目的性、行動的預見性、判斷的準確性和敏捷性這三大戰術意識要素,才能在比賽中掌握場上的優勢。
比賽的壓倒性勝利的決策往往是己方在場上掌握進攻的主動權,運動員的每一拍球都是為了進攻創造機會。如何選擇讓自己制勝的進攻意識尤為重要,面對不同的對手需要在比賽過程中找到能擊敗對手的進攻方法。
在比賽場上,攻守轉換是常態,當比賽處于被動時,必須進入防守狀態,并且是積極防守。在當今的羽毛球運動中,防守強也是扭轉比賽局勢的關鍵,所以,要建立起積極防守的意識,一切的防守都需帶有反攻意識和防守的目的性。
對手的不同,制勝法則就會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對手,也需要有對戰術的靈活多變的意識。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不一樣的戰術,當對手對已貫徹的戰術加以防守,如果一成不變,很有可能就會讓對手守中反攻、有機可乘。在訓練教學中,掌握住靈活多變意識非常重要。
配合默契意識主要針對雙打比賽中隊友之間能否達到默契配合。如:當隊友在后場殺球并沒有給對方造成威脅進而給對方回高遠球時,前場隊員應懂得輪轉換平行站位,轉換場上位置,尋找更有利的進攻方式。
通過多媒體設備,對視頻資源通過錄像的回放,并有針對性地對視頻進行分析講解,再付諸實踐。筆者將其稱之為錄像分析法。在大型的羽毛球賽事中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融合顯而易見,在比賽中通過視頻轉播、實時直播以及錄像回放能夠不在現場也能夠看到比賽的精彩。目前,錄像回放分析成為羽毛球訓練教學的一種手段。通過對錄像進行回放觀察與精準定位,可以有效發掘被觀察者的自身特點,修正其無意識情況下的失誤與弱點,甚至能夠影響后續比賽的勝率[3]錄像分析法能夠直觀地、有效地讓受訓者在觀察錄像時大腦建立表象,通過大腦地有意識地去篩選有效信息并作出判斷。
把錄像分析法與羽毛球戰術意識訓練結合,能夠發揮運動員的主觀能動性,對意識的抽象行為具體化,觀看視頻有效地做出預期判斷,并提高運動員的理論基礎,再將理論付諸到實踐當中。
羽毛球的戰術意識是大腦根據場上局勢瞬時做出反應來支配行為的一種活動。在訓練教學中,培養運動員戰術意識還停留在實戰、固定組合訓練等單一訓練手段,我們不僅要進行實踐訓練,還需要對運動員地理論基礎、思維能力進行提升。錄像分析法是一種理論訓練方法,具有全面性、針對性、主觀能動性等基本特性。
1.全面性
錄像多媒體設備工具對環境場景具有記錄、保存功能,其具有全面性、長期性、可回放性。在教學中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教學手段,通過錄像分析來進行反饋記錄。課堂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具有即時性,而錄像反饋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動態過程。錄像分析法作為運動訓練中的一種手段,不管是通過國際大賽典型案例分析還是自身錄像視頻反饋,都是提高學生的戰術意識的理論知識的重要渠道。
2.針對性
羽毛球運動分為:男單、女單、混雙、男雙、女雙5 個單項目,不同的項目之間其貫徹的戰術意圖截然不同。在各種不同級別的賽事,以網絡賽事直播、電視轉播等新媒體清晰精準的將比賽全過程呈現出來。網絡視頻種類多、賽事經典,且可保存、還原;采用網絡上的運動技術的教學、訓練及比賽錄像等視頻資源成為錄像分析法教學的素材來源,且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不同項目,選擇相對應的經典視頻,有針對性對不同的項目進行視頻觀看、分析討論、發現總結,逐漸提高運動員的思維意識。
3.主體性
錄像分析法通過錄像視頻的回放、暫停、慢動作播放等功能,教練員結合視頻材料對運動員觀看過程中進行有效引導,運動員對錄像視頻回放觀看場上貫徹戰術的意識、線路效果、局勢控制并發現與探討、總結與分析,使運動員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提高觀察能力、戰術思維能力,培養運動員戰術意識。
在羽毛球訓練教學中,運動員的理論相比于實踐是處于失衡狀態,除了對于羽毛球運動員基礎能力的要求以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戰術意識。在一項運動中,實踐是根本,理論是支撐實踐的重要依據。要提高戰術意識,首先運動員要建立正確的概念、理論基礎來支配行動。而意識是長期積累形成,教練員要在平時訓練中有針對性對運動員慢慢滲透戰術意識。但是,戰術意識屬于抽象行為,運動員在訓練中很難意會,理論知識的不充分,導致戰術意圖不夠明確,技術打法無法施展。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在增加實戰、多球等訓練培養意識前,更需要以理論知識作為支撐。
不管是什么階段的訓練教學,戰術意識是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而教練員往往在訓練教學中側重于技戰術的訓練,而忽略羽毛球戰術意識的培養。毋庸置疑,在比賽中,面對不同的對手有著不同的打法、戰術,而支配技術、戰術運用的是意識;比賽瞬息萬變,就需要運動員瞬間做出反應。許多教練員注重技術、戰術的訓練,忽略對運動員的戰術意識培養,導致運動員在比賽中缺乏對對手行為的預見性,很難做出即時的判斷從而實施正確的技戰術。首先從理論出發,把羽毛球專項戰術理論知識與戰術意識列入訓練計劃中,通過錄像分析法中的經典案例,有意識、有目的、系統地組織運動員進行觀察分析,在大腦中建立戰術思維,快速提高。
羽毛球對抗,體現在進攻與防守、控制與反控制的意志、心理、技戰術和體能的較量中,對手之間的攻防轉換皆在考驗自身的技戰術、心理等能力,戰術意識先行決定對場上戰術運用的把握。錄像分析法能夠彌補運動員在戰術意識中理論思維的短缺,形成知識與實戰經驗整體化。
戰術意識需要有行動的預見性以及靈敏性,運動員的觀察分析能力極為重要。善于觀察分析的運動員能在比賽中摸清對手的戰術意圖,合理分配體力,掌握正常比賽的節奏[5]。所以,在平常的教學訓練當中,如何提高運動員的觀察思考能力尤為重要。觀察力是培養羽毛球意識的窗口,也是形成的羽毛球戰術意識的必備條件[6]。例如:通過錄像分析法,教練員可針對不同的單個項目,找出有典型代表的國家隊運動員面對不同對手的視頻,投放至熒幕中,對視頻進行慢動作回放,讓運動員在每一分球的多拍回合中觀察運動員的戰術以及其意圖是什么,把自己放在其運動員的角度去分析錄像,通過觀察對手或己方運動員的線路落點、反應態度、節奏等因素來分析討論。
錄像分析法是在訓練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媒介來掌握的一種新穎手段。通過錄像、回放、暫停等形式讓學習者更直觀地看到在羽毛球比賽中的得失分的問題所在。教練員強調從實戰出發,提高戰術意識能力;但是,只有一味地去實戰,而沒有自主思維,反而收效甚微。因此,在訓練教學中,教練員通過錄像回放、暫停等形式、運動員參與分析與討論視頻中比賽回合雙方運動員的線路變化、節奏等,在大腦中逐漸建立戰術意識,通過觀看視頻內容,將自身融入情景,積極分析比賽運動員在場上的行動預見、判斷準確、進攻主動、防守積極、動作隱蔽等要素,提高戰術等理論水平。
合理運用戰術以及具有極強的戰術意識是取分的關鍵。這就要求運動員明確技戰術的作用與相關方法,增強進攻、防守過渡等戰術轉換意識。錄像分析法能夠作為輔助方法提高運動員戰術運用能力,教練員篩選典型賽事視頻進行回放,并設置目標情境,引導觀看者有意識地去發現、總結雙方運動員在面對對手的優劣勢如何及時作出瞬時的判斷并采取措施制約對手,以及各方的拿分手段是運用了哪些戰術。如:從觀察往期視頻“里約奧運會羽毛球男單半決賽林丹VS 李宗偉”的比賽視頻回放,旨在訓練運動員在男子單打項目的戰術意識,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在第一局前11 分球中,林丹主要采取哪些得分手段,他有意識地去做了哪些球路?等問題,同時,教練員在關鍵回合中可暫停、回放視頻,不斷設置問題情境,討論并分析。學生在觀察錄像時,一定要組織學生帶著問題、對錄像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對提高戰術意識以及戰術使用有非常大的幫助。
錄像分析能夠非常直觀地讓學習者看到整個比賽動態,并且得到反思。運用錄像分析法來進行戰術意識的理論指導中,除了從經典案例視頻反饋分析,還可利用運動員在訓練教學實戰比賽的錄像-反饋的方式,將運動員自身的比賽過程拍攝下來,賽后進行總結分析。一場羽毛球實戰比賽中,教練員無法在一場比賽中及時作出指導,那么錄像拍攝能夠將比賽記錄、還原,隨之進行回放,運動員通過錄像回放,能夠更直觀地、更了解地看到在場上的表現,分析在賽中戰術意圖,彌補不足。教練員應通過視頻的回饋有目的地在某個回合或幾分球當中的優劣勢進行分析教學,例如:在雙打實戰視頻反饋分析中,從兩名運動員的輪轉與換位以及對手打法風格中,前場隊員的思維是什么?在某一回合中,前場隊員能不能夠有預見性、及時作出判斷給后場隊員制造機會。從而讓運動員的思維更清晰。教練員使用錄像分析法進行戰術意識教學中可以及時暫停。來講解在某一環節中,如何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再者,在混雙比賽中,發球與接發球環節,發球隊員是否有意識去觀察接發球隊員的站位,有無漏洞可抓。
羽毛球戰術意識的培養要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系統的理論知識框架,再到實踐訓練中實施運用。錄像分析法能夠輔助教學,通過自身錄像視頻、網絡賽事經典案例作為素材,教練員設置目標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觀看、發現總結,并在大腦建立清晰戰術思維,形成良好的觀察力、判斷力、再到實踐運用中逐漸提高羽毛球戰術意識能力,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