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娜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國計算機教育教學中的核心議題,其所涉及的重點問題就是如何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其主要包括創新即是目的、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三個模塊。在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明確教育是需要結合現實生活來實際展開,不能機械地被課本上的理論束縛,而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獨立的工作能力。計算機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發展創新思維的課堂空間,計算機教師需要循循善誘,用真誠的態度去對待學生,我們計算機教師要關注學生,我們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人生的引導者、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和生活的領路人,所以,我們要以德樹人,要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計算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如站到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假如自己是學生中的一員,設身處地地思考,站在學生的立場想事情,將自己帶入學生的角色身份。計算機老師的日常工作多是稀碎的,需要精細化和系統化,改變以往落后的方式,提高與學生的溝通效率,如今從咨詢學生學情到開展教學工作,已經實現了高效率的一體化服務。在不同的管理體制內;當需要進行管理工作時,則可以前往當地的其他學校去學習和研究,去分析問題,再去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確保學生得以發展,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科技的快速發展要求計算機教育從業人員能夠緊跟時代,隨時掌握最新的計算機技術與理論知識,尤其是高職院校中從事計算機教育的老師,應該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因為只有當教師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內容,才能為我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市場輸送新鮮血液。但是受到師資力量的限制,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教師實際上水平有限,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再加上受到教育資源的限制,無法掌握最新的計算機技術,所以自身的創新能力就受到限制,而這樣的影響一旦滲透到課堂中,就會限制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散。在學生真正具有了興趣之后,教師便需要教授給學生正確的創新方法,這是學生們進行創新的“技術上的”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依據自身學習計算機的情況做好正確合理的閱讀規劃,例如喜歡看國內的計算機發展情景,那么就先從我國計算機產業和相關的模式開始研究,慢慢地再拓展到國外;如果對外國的計算機發展更感興趣,就從外國的計算機產業開始,慢慢地回到國內。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教授學生們創新的小方法,例如提煉關鍵的市場信息、概括市場的大方向、寫自己的發展計劃或者做一些小標記等等,這些小方法雖然比較細碎煩瑣,但是如果學生們真正掌握了,這將會讓學生們有屬于自己的創新心得,當學生們有了自己的創新思路后,再進行創新也就順利很多了,在以后的創新實踐中,也會形成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具備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是進行有效學習的開始。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自我創新、追求創新動機很重要,需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創新的主人,而不是變成創新的奴役。我認為,在課堂上,比起首先就讓學生們了解社會需求,掌握前沿動態,不如首先對于計算機教育的本質以及其相關的產業發展有一個詳細的介紹,學生像聽故事一樣聽完計算機教學老師所講授的相關內容,自然而然會對計算機產生興趣,同時會更加積極地去學習計算機。比如在教授辦公軟件的使用時,教師可以對計算機辦公軟件的來源進行詳盡的介紹,同時對不同派別的辦公軟件進行分析并來進行對比,以此來大大提高學生們學習和分析計算機辦公軟件的興趣。同時,計算機教學教材上選取的內容,和浩瀚的計算機海洋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教師應當充分引導學生多多閱讀相關的計算機作品,不論是最初的計算機產生原因或者是現在最發達的計算機,這些都是我們人類璀璨的明珠,都是值得了解的優質內容和事物,教師可以開設閱讀課,專門分享或者閱讀這些計算機信息,讓學生們在認真閱讀的同時,也能真正提起對計算機的興趣,培養創新思考的品質。
目前我國學校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的應用,仍存在創新教育教學方式的濫用和淺用、教師理解計算機創新教育教學思想不到位、優質教學資源缺乏等問題。為了優化和加強創新教育思想在計算機教育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應當對當前的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使其符合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實際教學需要。同時,更要加強對相關的教育理論的熟練應用。在學生的教育中積極利用相關先進的教育理論是對當今教育改革的積極探索。而計算機課堂教學與創新教育理論的有關結合的過程中具有天然優勢,其中含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計算機課堂的有些問題本身就蘊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教師要對學生充滿信心,有教育事業的熱情和信心。因為教師只有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威信,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個好的價值體系,一個正確的價值體系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好的人生價值觀的指導,才能讓學生學有所成,做個正直的時代新人,符合社會主義對時代新人的要求,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根本意義所在,教書育人不外如是,所以教師要堅定信念。激發創新動機,讓學生成為創新的主人。
在選擇創新課程環節當中,不僅要符合對象的認知水平,還應當針對學生們某一方面的問題選擇能達到最佳效果的課程。計算機教師篩選出原有資源中可直接應用的部分,將其加到自主開發的資源中,對其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具體如何整合,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這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得到一個共識,當然只有從計算機的實際應用情況和市場的需求來出發,才能夠稱得上是有意義的創新型課程,而在創新課程教育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有效溝通能夠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際和諧。計算機教師在學生面前呈現的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出現問題的原因就是教師與學生所處的位置不同,從這一點上講,計算機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之中,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才能夠充分理解學生們的所思所想,加強培訓,完善教學,加強教學手段。通過以上的努力和工作方法,在創新課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去吸收先進的思想,有好的學科視野,能夠讓自己的創新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
單一而機械的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也影響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因此,應當注重對教學活動的優化。優化過程中,需要強調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從學生的心理入手,凸顯他們的積極心理體驗。這樣,學生會產生表達、探索的欲望,以推進教學的順利開展,作為教育者,教師承擔的角色有多種的身份,班主任一定要把自己當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教學傳授者,要對學生關愛有加。角色的置換是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一大體現,學生應該不要讓自己局限于學生的思維中,要有超越精神,要對自己的身份不那么明確,這種模糊身份的概念,才能讓自己代入創新精神,不被身份所局限,才能得到相應的好點子,通過日常的學習和實踐能夠潛移默化的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大數據的教育教學資源增加了教師教學的便利,教師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信息資源雖然多,但其質量卻不同,一部分可直接應用,一部分只具有借鑒作用。因此,應當對資源進行整合,既可在原有資源基礎上對其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其成為可直接應用的教學資源,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數字閱讀已成為引領閱讀新風尚的重要載體。教師篩選出原有資源中可直接應用的部分,將其加到自主開發的資源中,對其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具體如何整合,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教師需要保護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并給予適當的鼓勵,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但是也不能過度質疑,已經被證實之處就要相信,而在一些的確有待考察的地方大膽質疑,并且認真探索資料,尋找突破,從而產生創造性的成果。例如有一名浙江的學生便對計算機產業經濟提出了質疑,她特別喜歡計算機,然而在最新的一次實踐中,她發現計算機經濟并不一直喜人,各地情況都不相同,她將國內外的計算機產業發展進行了比對,發現了很大的差異,這名學生正是做到了創造性思考,大膽地提出質疑并進行充分的調查比對,最終得出了自己的創造性成果,因此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去創造性地了解這些動態,自己搞懂總比被動地去接受更好一些,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是很有實踐意義的。
現如今我國的計算機教學發展的前景喜人,有著十分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有著光明的未來,但同時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與計算機產業相匹配的高素質人才,特別是具有創新能力和精神的人才并不十分充足,這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精神,任重而道遠,需要學生和教師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好的創新氛圍,這才是應有之義。創造性的品質的培養不在于一時,而在于長久的積累,教師需要和學生們共同努力,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學生視野的開拓,思維能力的提升都可以通過創新能力的培養來實現,因此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重視起來的,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中,可以更加重視創新的含金量,真正讓我們國家的青年人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