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娛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復興中學 貴州 湄潭 564100)
我國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當中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雖然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突破,,但在實踐中也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及時的進行改進。。當前,,階段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的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實際特點等來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找到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為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效果提升做出保障,也為初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提升提供可靠的幫助。
1.1 過度依賴教材。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只有把語文學習深入到生活中去,才能發現語文的魅力。比如,平時留心各家門上的對聯,我們身邊的廣告牌,流行歌曲的歌詞,戲曲的唱詞等,我們會發現身邊處處有語文。所以要真正提高語文素養,不能只依靠教材。應該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反過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素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課堂教學活動單一。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途徑的多樣性等特點。而當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往往沒有真正實施,或實施起來流于形式,或缺乏計劃性。很多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在綜合性學習的準備上不夠充分,大多在課堂上采取應付了事的手段,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多數以誦讀為主,大多數活動成果展示僅限于靜態方式,如詩文摘抄、板報繪畫等,嚴重限制了綜合性學習的應用和創新。
1.3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夠高。教師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要多設計以語文學科為主并綜合其他學科內容的學習實踐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主要在于教師的引導不夠,所以教師要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下工夫,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學習道路上來。
1.4 教師對此重視程度不足。在當前初中語文推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重視程度嚴重不足的情況。對此,很多教師會本能地選擇避重就輕,以自身熟悉的領域應對教學,而對“綜合性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另外,語文教學最終的評判結果,始終集中于考試,也就是受到應試教育的限制,而對于“綜合性學習”的結果往往會在潛移默化中展示出來,但是難以達成量化。因此,教師對于“綜合性學習”的重視程度始終難以達成。
2.1 形成大語文觀。要讓學生形成“生活即語文”的新觀念,教師首先就應當從轉變觀念,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語文元素,形成生活離不開語文的觀念,才能使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的重要性,才能有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教師還可以舉一些古今中外的例子,來說明語文的重要性。或者利用地域優勢,走進家鄉的風俗文化,走進自然大課堂,開展“社會調查”“民風民俗調查”“民歌大賽”等活動,體現生活即語文的新理念。
2.2 豐富課堂活動的方式。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是上好綜合性學習課的重要措施和保障。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要以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方式呈現豐富多樣的內容。這樣才能使課堂更有吸引力,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多彩的各種實踐活動是展示學生風采的舞臺。教師應組織學生多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近大自然,把自己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去,關心身邊的社會問題,關心國家大事,總之,要讓學生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火熱的社會生活中去。對于學生來說,這些活動并不僅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到綜合性學習的本質。
2.3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特點在于學生能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所以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于綜合性學習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當讓學生自己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會獲得更多的參與感和成就感,也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樣就能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有了參與學習的愿望,最終做到自覺、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長期堅持將會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并最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2.4 制定出相應的評價機制。在課堂教學中展開綜合性學習,正是由于缺乏相應的評價機制,使教學工作者很難發現綜合性學習的意義以及很難做出準確的評價,進而忽視了相應的組織工作。在展開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要制定相應的評價機制,為學生的成長做出判斷。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而學生通過實踐探究是否達成。其次,是要關注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展現出來的優勢都有哪些,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做出哪些啟示。最后,也要關注到學生處理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課程方式,是初中語文發展的趨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要認真學習、鉆研、領悟這種教學模式的內涵,注重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興趣,避免出現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注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從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