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玲,張倫厚
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具有量大、高速、多樣、價值即“四V”的特征。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Big data)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大數據正在“席卷”和重構很多傳統行業。各行各業也從“業務驅動”的決策向“數據驅動”轉變。大數據的利用將成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大數據的顛覆和創新作用幾乎在每個行業都有體現。事實上,大數據的豐富、快捷、多元已經全面滲透到戶外運動各個領域。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快節奏容易把人帶入激烈競爭、超負荷運行的高度緊張狀態中。于是,遠離城市的喧囂,擺脫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人們迫切需要大自然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悅。現代社會的“激烈、緊張”狀態與親近大自然的“愉悅、輕松”需求不是一對矛盾,是相依相偎、交相調和,都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這個時候,通過大數據平臺、以大數據理念去研究戶外運動的發展是具有一定前瞻性和科學意義的。
蘇南、蘇中、蘇北三個區域,地理位置、經濟、文化、旅游等方面差異性明顯。而且,近幾年戶外運動在江蘇發展迅速,區域優勢明顯,政府關注度高,群眾基礎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本研究選取了蘇南、蘇中、蘇北戶外運動在江蘇所體現出來的區域非均衡性特征為研究對象,特別是挖掘、提煉出有規律的非均衡性特征,可以為戶外運動的產業規劃、政策調整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也可以為戶外運動的科研、教育提供一些理論與方法借鑒。
現階段國內對戶外運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戶外產業、運動社團、戶外運動教育、安全保障、政策調整、資源開發等方面,也獲得了相當多的研究成果,而戶外運動領域與大數據或互聯網的整合研究屈指可數。
國外對戶外運動的研究發展早且比較成熟,,主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戶外游憩理論。美國戶外游憩(outdoor recreation)從19世紀開始逐漸發展,Recreation本身含消遣、娛樂的意思,是美國文化和美國精神的一種體現。《美國戶外游憩》是Clayne R..Jensen所著的關于美國戶外游憩記錄方面比較早的研究著作,它主要研究包括戶外游憩的基本理論、戶外游憩的管理機構、服務組織以及戶外運動參與和環境資源保護等幾個方面的內容。而基于大數據或互聯網對戶外運動的相關研究也是屈指可數。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也加速了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但是,戶外運動資源共享化、多元化不夠,運作成本高,利用價值、效率沒有趨向最大化。戶外運動產品市場定位不夠細化,缺乏人本思考,所以戶外運動產品的客戶群規模小、不集中。戶外運動開展形式的創新力度不夠,對消費者群體的開發不夠。戶外運動的教育方面缺乏系統性和實踐性,開展范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許多高校都在開展戶外拓展課程,可是課程內容的設置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與學校的整體發展沒有形成統一認識。而且都在各自為政,開展戶外運動課程的學校間交流少。戶外運動在學校和社區的發展,是今后推廣戶外運動的一個重要平臺,可怎么實現學校和社區戶外運動資源的實效性、安全性、簡便性、多元功能性都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大數據及調查顯示江蘇省戶外運動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差異明顯。蘇南、蘇中地區的戶外運動設施因為水資源相對豐富,較適合開展徒步、定向及帆船帆板、龍舟等休閑類戶外運動。蘇北地區與蘇南相比,其經濟發展不夠發達,但戶外運動資源豐富,不僅有有名的云龍湖、駱馬湖等水資源,還有豐富的山地資源,以及江蘇省唯一的理想基巖海岸(Rocky Coastal),在戶外體育項目的開發上,不僅可以開展休閑類戶外運動,還可開展多項極限類、挑戰類戶外項目。
蘇北地區戶外運動資源低質量擴展、高質量資源發展滯后是蘇北地區戶外運動發展推廣第一位的問題。戶外產品結構單一,山地戶外以徒步和野營為主,雖然有豐富的戶外運動資源,但可以參與的用以休閑健身的戶外體育設施還相當的不完善,大部分戶外運動設施產品長期以徒步觀光為主,參與性和專業性強的戶外體育活動的不發達正成為蘇北地區戶外運動發展的瓶頸。
雖然蘇南地區戶外運動自然資源沒有蘇北地區豐富,但發達的經濟優勢以及區位優勢使得蘇南地區更多的戶外運動項目得到了開發和認可,極大的提升了人們參與率,也避免了人們參與過程中的枯燥、乏味,既滿足人們休閑健身需要、又滿足了人們親近大自然、尋求刺激的需求,使得戶外運動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品味得到較大提升。
戶外運動的參與者參加戶外運動的主要目的是減緩壓力、娛樂放松,或交友、健身或觀光旅游,還有少部分是為了追隨戶外熱潮,張揚個性,極限挑戰。蘇南、蘇中蘇北所處地理位置不同,但參加戶外運動的客戶群在性別及年齡上差異不顯著,南北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導致參與戶外運動的客戶群對戶外運動的認知上有差別,最終導致人們參與戶外運動在參與項目、參與戶外運動的目的及接受戶外運動培訓方面以及參與人數、所占比例、受高等教育人數比例、收入上存在明顯的不均衡性特征。
蘇南地區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中心地段,地域遼闊,自古以來就被譽名為“人間天堂”。由于其地形特征和其環境特征的影響,江南水鄉水資源豐富,徒步、定向及帆船帆板、龍舟等休閑類戶外運動資源豐富,蘇北地區與蘇南相比,其經濟發展不夠發達,但戶外運動資源豐富,有綿延幾十公里的連云港地區的云臺山脈宿遷的馬陵山、徐州的云龍山、小泰山等豐富的山地資源,這些地區環境優美,可以開發登山、徒步穿越、溯溪、攀巖、野營、定向越野等戶外運動。除了豐富的山地資源,蘇北地區水資源也非常充足。有名的云龍湖、駱馬湖等水系等,因此蘇北地區也具有得天獨厚的開展水上戶外運動項目的優勢,不僅如此,具有江蘇省唯一的理想基巖海岸(Rocky Coastal),在戶外體育項目的開發上,可以開展帆船帆板、皮劃艇、龍舟、沙灘排球、游泳、潛水、滑水、滑沙、沖浪、摩托艇、海島野外生存等項目,加上淮安的周恩來紀念館、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塔、宿遷的項王故里等紅色文化資源,具有開展戶外運動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濃郁的紅色文化背景。
戶外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蘇南地區政府根據江蘇省《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補充了《意見》中互聯網+戶外體育休閑產業的模塊內容,加大了對戶外體育休閑產業投放資金,進一步完善《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因此蘇南地區在當地政府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下互聯網+戶外體育休閑產業項目蓬勃發展,蘇中南地區不僅在區域戶外項目開發上有發達的經濟優勢以及政策優勢,在戶外體育用品的產銷、戶外運動服裝的研發與推銷以及各種戶外運動 APP 的創新與研發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開發和認可,而蘇北地區經濟發展、人們的觀念相對滯后,當地政府在政策及資金的投入上在戶外運動的開發上資金投入不夠,所以蘇北地區雖然戶外運動資源豐富,但戶外運動項目、設施開發不夠導致蘇南、蘇北戶外運動項目、設施開發的非均衡性。
南北不同區域參加戶外運動的客戶群在性別及年齡上差異不顯著,調查發現這部分人90%年齡分布在18-55歲,且絕大部分都是中專以上學歷,工作較穩定,收入在同年齡層次為中上等,參與者大多選擇的是短線戶外運動且難度系數較低不需要太多專業技能的項目,而在參與人數、所占比例、受高等教育人數比例、收入及戶外活動目的上存在明顯的不均衡性特征。部分戶外運動發燒友選擇時間較長且比較有挑戰性的、難度較大比較專業的戶外項目。研究表明,人們參與戶外運動的意愿和動機直接或間接受教育程度的影響,還有經濟收入也是影響人們參加戶外運動的的主要因素。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支撐并造成經濟負擔進行戶外運動就違背人們利用戶外運動進行休閑健身、緩解壓力的初衷。一般來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工作穩定有優渥的收入,視野較寬廣,接受戶外運動沒有障礙和抵觸,他們希望參與戶外運動娛樂身心,舒緩工作壓力。而通常對于低收入人群來說因為經濟壓力會使得他們認為戶外運動是一種奢侈消耗消費品而存在一些抵觸的情緒。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江蘇省不同地域參與戶外運動的客戶群的非均衡性。
4.1 江蘇省戶外運動資源豐富,蘇南蘇北地形地貌各異,地質構造多樣,差異明顯,是戶外運動休閑的天然處所,當地政府應整體規劃準確定位戶外運動市場,整合區域資源優勢,規劃戶外運動資源開發。既要發展高端戶外運動項目,更要普及準入門檻低的項目,增加優質配套產品,在不同區域承辦、舉辦高水平的頂級戶外運動賽事,實現全省戶外運動資源共享,使戶外運動項目在全省均衡發展。
4.2 近年江蘇省戶外運動呈爆發式發展,為了戶外運動健康持續有序發展,建議相關部門根據各地區的地域特點制定相關法規政策,完善培訓管理體系,完善技能培訓,規范戶外運動的培訓指導、組織形式及活動內容,完善戶外運動團體組織教練或領隊的資質認證,以各地方高校為依托,加大戶外專業人才引進及培訓力度,為我國戶外運動發展培養優秀的后備人才。
4.3 開發宣傳渠道,更好的推廣戶外運發展。目前社會發展迅速,大數據功能強大互聯網應用廣泛,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廣告,俱樂部等宣傳方法,打造地方戶外運動項目品牌,并在不同區域經常舉辦高水平不同項目的運動賽事,引導更多人們參與,以更深層次了解戶外運動,使戶外運動更好更深層次發展。
4.4 構建完善的戶外安全保障體系。隨著戶外運動設施的不斷建設,在加強資源設施建設的同時必須要不斷完善戶外安全保障體系確定戶外運動安全保障的范圍和內容。政府及相關部門要要深刻認識到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完善和健全戶外安全保障系統,推動和引導救援體系運轉。戶外運動參與者要提高保險意識,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切實提升戶外運動保障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