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快速,人口的老齡化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僅在醫藥費用上的開銷就對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僅是在這方面的問題,青少年的鍛煉也是逐年減少,為了營造一個具有健身之風的美好成都,就需要成都全民維護“健康共同體”。“健康共同體”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長期的攻堅戰。健身面對的是全體人民群眾,“健康共同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健身的浪潮,為成都的體育事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讓中國人民不僅全面走向小康,更要讓身體也進入“小康”。次年6月,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進一步促進健身的多元化。
“健康共同體”是目前成都要達到的基本要求,為了能推進成都體育事業的發展,也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健康共同體”的開展都是意義非凡的。“健康共同體”的存在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并且也能減輕壓力,改善人際關系,對社會的和諧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體育文化的有了很大的改觀,為了更好地開展“健康共同體”的活動,黨和政府就要做好表率,激發人民群眾的健身熱情,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目前國內健身器材缺少,對于優質健身的公共設施安排極少,國家和政府的撥款不足,對于這方面的關注度也相對較低,可供人們群眾健身的場所少之又少,全民健身的意識也不足,這導致“健康共同體”工作展開受到了一定的阻礙。不僅如此,在物質上的阻礙還可以解決,但是行政體制的制約會從根本上阻礙“健康共同體”工作進行。國家關注度的不高,對于基礎設施的管理不足,該有的運動場所規劃也存在很大的問題。要想展開全民健身活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就要解決目前還存在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開始關注起“健康共同體”的工作任務,為了營造全民健身耳朵良好氛圍,黨和國家應該加強政策和物質上的幫助,促進健身活動的及時展開。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存在地區上健身人數分布不均的問題,少數民族之間的健身運動各不相同,有些健身活動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沒有專業人才的幫助很難進行,對人民群眾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并且有些健身活動還不能全民普及,不能帶到城市生活之中,尤其目前體育經費的緊缺,運動場地也受到限制,專業人才也少之又少,對于全民健身活動的展開存在很大的阻礙。政府部門對于體育事業的管理也不足,很多的制度和政策都不是很完善,體育健身參與的人員在人數上也存在很大的空缺。最主要目前國內對于健身意識還很淡薄,很多人都不愿意參與其中。雖然目前國內“健康共同體”工作正在逐步展開,但是目前就健身人群來看多數都是中年和老年的人群偏多,對于年輕人來說這數量比例就很少,這也是目前阻礙“健康共同體”展開的問題之一。促進“健康共同體”工作任務的全面展開,對于年輕群體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
在展開“健康共同體”工作之前,健康管理模式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全民健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這不是放棄的借口,政府部門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對全民健身應該加以引導,確保全民健身活動的正常展開,政府部門應該正視自己在“健康共同體”工作任務重的位置,積極主動承擔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在健康管理的模式上面,很少會有一個權威性的組織
來進行安排,組織性差,對于健康管理缺乏足夠的意識。在進行全民健身任務的時候,政府部門應該以政策推行為主要的手段,保證健身最基本的政策基礎。政府部門目前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地位不容小覷,政府部門不僅是活動的組織主體、決策主體更是參與的主體。根據國家相關的政策規定,政府部門在健身活動中最起碼要保證人民群眾健身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相關的健身場地,并且組織體育活動,有健身方法的指導,確保全民健身能如期進行。政府部門在體育資源上的投入還要不斷加強,對于以往的資源分配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調整的。政府部門在進行資源配置的時候應該注重資源配置的效率,圍繞人們群眾具體的需要進行相關工作。對人民群眾健身要加以指導,進行組織和管理,規范相關的健身政策,弘揚全民健身的文化,積極努力完成“健康共同體”的總目標。
根據目前階段的數據研究表明,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健身組織極少,并且沒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健身指導也不夠專業,專業上的人才少之又少,服務的質量整體也不高。全民健身活動的展開不能是盲目的,應該是有序、科學的,保證全民健身是在科學健身指導下進行的。由于政府部門的相關健身體制的不完善,導致城市和農村之間的體育資源分配不均,甚至存在資源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城鄉體育的發展層次不齊,嚴重阻礙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展開。政府部門應該要對相關的健身指導政策進行完善,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不足,并且加以改進。全民健身活動之所以受到限制,最主要還是受到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的影響,由于國家重視的程度、國家經濟的整體情況、以及對健身文化的理解和認可程度的影響,導致健康健身指導受到一定的制約。
健康是最基本的,是人離不開的。全民健康健身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減輕精神壓力。目前國內的健康健身所包含的服務范圍主要是保健、資金支持、醫療技術和醫療人員等方面,這些是健康健身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成都在進行全民健身活動的時候要將最基本的硬件設施建設完成,為成都健身保駕護航。
目前國內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健康保障體系存在很多的問題,最主要還是兩地之間的差異巨大,很難達到一定的平穩。“健康共同體”的建設是一項公共化的服務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國內發展的限制,導致健康保障體系的均等化受到嚴重的阻礙。不能實現均等化的健康保障最主要還是在財務上,由于缺乏足夠資金的支持,均等化健身服務完全無法企及。政府部門政策的影響也是問題之一,由于鄉農村的健康保障體系的觀念和城市不同,導致農村健康保障體系跟不上社會的整體節奏而產生落差。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全民健康健身的指標體系可以劃分為四大類。由于目前對于健身和健康的概念還在相互磨合,各方都有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健身最主要的目的便是為了身體的健康,其次才是身體的塑形。所以在健身的過程中難免不會受傷,政府部門應該對醫療部門進行整治和管理。體育部門應該把全民健身的重點放到增強人民群眾身體素質上面,對健身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教授,減少健身過程中的傷害。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之間的關系有些微妙,但是整體來說可以從五個方面加強二者之間的融合和發展。第一,增強人民群眾的健身意識,讓人民群眾了解到健身的意義何在,健身的好處,增加健身的人數,以及健身群體朝年輕化推移。第二,政府部門應該進行相關的組織,用活動來推進全民健身,保證每一個人基本都能參與到全民健身的活動中,完成“健康共同體”的工作任務。第三,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健身活動的關注度,重點放在全民健身這一核心上,加大對體育健身的資源分配,對基礎設施也要加強建設。
綜上所述,國內“健康共同體”的發展已經開始受到關注,尤其成都地區的“小奧運會”更是加大了“健康共同體”的影響,對于全民健身健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且健康健身涉及到了很多的方面,它不是一個獨立體,而是全面合作的整體,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