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美玉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全旺中心小學 浙江 衢州 324000)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流行已久的思維訓練工具,以立體直觀的表達呈現有序清晰的信息,操作十分方便,對于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運用到閱讀中能幫助學生快速整合篇章技巧、梳理文本結構,通過以某個中心關鍵詞為起點,向四周進行放射性思維活動,通過快速有效歸納閱讀要點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與整合性。運用到寫作中主要從兩方面幫助學生。一是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思路,確立文章框架,二是發散學生思維,通過思維導圖,可以直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作文審題效率和寫作能力,是學生在閱讀積累量不夠的前提下,也能達到基本的寫作水平。
1.1 思維導圖價值之閱讀價值。世界著名心理學家、“記憶之父”東尼·博贊首次提出“思維導圖”這一概念,這一概念一經提出便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思維導圖,因為圖文并茂可以有效地展現出人大腦的思維與想法,其潛在的教學價值與意義也使得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充分探索、積極推崇。對于語文小學閱讀教學而言,思維導圖算是一種全新的學生語文思維訓練工具,它將閱讀中所傳達的文章信息通過可視化的形式進行進一步表達,呈現出有序并且有效的信息,不僅操作十分方便,可以幫助小學生快速梳理文本,也可以使其明白文章的主要結構與關鍵所在,模擬大腦的神經系統,以文章中的中心關鍵詞為出發點,并向四周輻射思維,有效歸納閱讀要點,在提升學生閱讀效率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整合性思維,是十分高效的思維訓練工具。
1.2 思維導圖價值之寫作價值。對于寫作而言,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而選擇寫作的內容。很多小學生因為生活經驗尚且不足,文化底蘊也不是很深厚,在進行寫作時往往會出現積累量難以使他們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的現象,為此學生需要利用思維導圖形成發散性思維,使其對于文章的寫作方向具有一定的把握,并且在這些方向中進行填充,最好挑選自己較為擅長的領域。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促使學生確定文章的結構框架,進而方便之后的資料查找以及內容填充,很多學生在寫文章之前都有進行思維導圖繪制的習慣,主要將自己的主要想法寫下來,并且依據這一思維導圖中所呈現的主要文章結構進行閱讀或者是其他資料的查找,有了繪制思維導圖的習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文章質量,進而一步步提升寫作水平。
2.1 思維導圖策略之閱讀策略。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主要體現在利用思維導圖將所講的文章內容與結構通過一種圖文并茂的方式更加立體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很多學生對于長篇的文章難以做到準確把握,此時思維導圖便是很好的教學與學習方式。以三年級下學期小學語文課文《趙州橋》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展示文章總分總的結構特點,第一段寫趙州橋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石拱橋;第二段寫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第三段寫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第四段寫趙州橋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寶貴的歷史遺產,其中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有雄偉、堅固、美觀。由此通過簡單的幾個字或者幾個詞將文章的主要脈絡、主要內容進行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提升閱讀學習效率。
2.2 思維導圖策略之寫作策略。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尚小,思維能力尚且薄弱,往往無法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這一問題,就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維。例如本次寫作的主題是我最__的人,教師則可以帶領學生這樣考慮首先確定題目比如我最尊敬的人,如果要寫自己的老師則要先寫老師是誰、老師有什么特點、老師有什么貢獻、為什么尊敬老師,其中老師做了什么貢獻主要包括老師愛崗敬業、愛護學生、認真教學等等,由此將思維一步步發散。而利用思維導圖確定文章框架,并在這一框架中填充內容,主要體現在當學生遇到自己不太擅長的題目時則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例如寫出一篇介紹自己家鄉景色的說明文,先確定要寫的主體,再確定主體的外部風貌、內部構造、文化價值,當確定了這些框架之后,便具有針對性的上網搜集資料,豐富文章內容,由此通過不斷的積累提升寫作水平。
思維導圖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的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通過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為教師的語文教學帶來更加高效的方式,也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加積極有效的手段。長期以來,對于小學生發散性與綜合性的閱讀思維與方式的培養、寫作積累量與寫作技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必將得到一步步的完善與發展,全面應用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