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婷
(福建省建甌市南雅鎮中心小學 福建 建甌 353100)
1.1 學生主體原則。小學階段是學生開始接受教育作為處級的起步階段、萌芽階段,這一階段的知識內容相對較少,其主要目標在于強化學生科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基于此,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過程中,教育游戲的應用應當認真堅持和遵循學生主體這一基本原則,幫助和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和環境中進行游戲的操作,借助游戲的開展、教師的針對性輔導、指導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
1.2 教師引導原則。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約束控制能力相對較差,而且思考思維能力相對薄弱,如果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教師完全地放手,讓學生開展教育游戲,很多時候教育游戲就會變成單位的游戲,偏離了語文教學知識內容,導致本末倒置。基于此,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在教育游戲的應用過程中,應當強化教師引導性作用的發揮,對教育游戲的開始、實施、過程、結束、知識總結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控制。
1.3 循序漸進原則。小學語文低段知識內容的教學、特別是識字教學并非朝夕之功所能夠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基于此,在教育游戲的應用過程中切忌急于求成,要對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秉持,以教材內容中關于生字的安排為依據,推動整個教育教學活動平穩進行、快慢有序,在把握好蹄疾的基礎上,還要做到步穩。在教育游戲應用過程中藥盡可能地少引入一些文字性的內容,避免因生字過多帶給學生學習的畏難和抵觸情緒,讓小學生保持閱讀學習的順暢。
2.1 借助教育游戲實現重點難點有效突破。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往往比較直接、直觀,教材中的一些內容他們往往難以認知理解,更不容易掌握。教育游戲的應用則可以助力學生知識內容理解,強化他們學習興趣的激引。比如,在漢字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單純依靠口頭講解,不僅難以講清楚、學生也不容易聽明白。此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共同進行課文的閱讀,之后進行字寶寶的制作,并且依托教育游戲將其充分滲透和融入到課堂之中。比如,在進行《操場上》這一文章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生詞認知進行提醒的基礎上,識字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踢足球、跑步、跳高、拍皮球、拔河、打籃球等六個詞句,將其制作成字寶寶,再將一些合適的圖片加入其中,安排兩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一小組中還要安排一名裁判,組織學生開展“我比劃你猜字”的游戲。在學生熟悉游戲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強化游戲難度的提升,將字寶寶中配備的插圖去掉,繼續進行游戲。這個過程中就能夠讓小學生感受到競爭與合作的有機統一。這樣的識字游戲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開展,還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施,生字可以是新學的,還可以是對以往的鞏固和深化。
2.2 借助教育游戲實現教學質量效率提升。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水平層次往往存在較大差異,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候難以顧及到那些知識基礎較差、思維能力較慢的學生,而教育游戲的實施則能夠幫助和引導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其中,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共同進行知識內容的認知理解和領悟掌握,助力課堂教學質量效果持續提升。比如,在進行《靜夜思》一篇古詩的教學中,如果在古詩背誦過程中學生難以進行有效記憶,課前教師可以對靜夜思的音樂進行播放,在課堂上對其中的內容和含義進行精準講解分析,之后組織學生開展表演活動。安排有的學生扮演床這一角色,有的扮演月亮這一角色,還有的演繹詩人李白的形象,這樣就能夠將古詩的知識內容更加生動化、形象化。表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其中的漢字拿出來,將“床”、“李白”字分別貼在扮演床、李白角色的小學生頭上,還可以將一些涉及到的生字生詞都貼上去,這個過程中就能夠實現學生知識內容學習認知的持續深化,而且在頭腦中形成深刻印象。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教師應當強化教育游戲的有效性應用,對學生主體、教師引導、循序漸進三個基本原則進行嚴格遵循,借助教育游戲實現重點難點有效突破,借助教育游戲實現教學質量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