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有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楊河鎮河東小學 甘肅 武山 741307)
小學階段的學生并沒有掌握更多的寫作技能,在生活中也缺乏多樣化的寫作素材,這便導致學生的作文創作模式千篇一律,無法在莘莘學子中脫穎而出,為了能夠更好地彌補學生寫作當中的缺陷,教師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文章閱讀過程中領悟到的深刻內涵運用于寫作創作中。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效果,教師的授課效率也能夠從根本上獲得顯著提升。教師切忌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工作分開進行,只有將二者的核心內涵加以融合才能夠創作出精彩紛呈的教學環境,學生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尋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寫作途徑。本文對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的寫作指導模式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旨在幫助教師能夠盡快完善自身的教學能力。
很多小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沒有將自己的教學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在進行閱讀課程講授的時候僅會注重提升學生辨析生字詞的能力,但卻沒有為學生讀剖析閱讀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長此以往學生會漸漸失去對優秀文辭的敏感度,學生無法在以往的教學環境中真正了解到閱讀文章中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更無法將其中的寫作技能應用與自己的文章創作中。為此,語文教師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每篇文章所具有的文字亮點,這樣,學生在獨立面對新的閱讀篇目的時候才會給予多角度的分析,并將其中所具有的文字修飾手法作用于自己的文章創作過程中。比如,教師在講授《火燒云》這篇文章的時候便需要詳盡分析其中的修辭手法。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將火燒云比作了各種動物,如馬、狗或者獅子等,讓文章的語言風格富有童趣,且具備趣味性。只有將這些文章中的知識點加以闡釋,學生才能夠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分析文章的語言風格。在學習完畢后,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及利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文段的創作,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文字創作中。
現代學生的作文作品之所以會越發缺少創新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在闡釋事物的時候不具備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沒有深度挖掘表象背后更深層次的內涵。所以,教師在講述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也要讓學生意識到多角度考慮問題的重要價值。比如,教師在講授《畫楊桃》這篇文章的時候便可以積極采用這種教學思想。文中的學生在從不同角度觀察楊桃這種水果的時候具有不同的直觀印象,學生在利用紙筆描繪腦中印象的時候也會具有不同結果。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剖析,甚至可以帶來一只真的楊桃讓學生進行實地觀察,讓學生能夠對文章內容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才可以更為直掛地了解到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在獨立進行文章創作的時候也會具備更多的思路,并給予其中更多層次的思考。
文章的創作不僅是為了彰顯自身良好的文字駕馭功底,更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將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文字表述的方式傳遞到讀者的內心深處,繼而激發讀者心中的供應。為此,語文教師在講授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將文字中傳遞出來的真情實感加以闡釋,讓學生的內心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樣,學生在獨立進行文章創作的時候能夠給予豐沛的感情。比如,教師在講述《媽媽的賬單》這篇文章的時候便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將文中母親的智慧以及母愛的無私進行拓展講解,并讓學生將自己生活中有關親情的故事講述出來,升華閱讀文章的中的情感內涵,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也會富有更加濃厚的感情。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并與本班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欠缺的能力,并據此制定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方案,讓學生生能夠從多個角度領悟到文章閱讀的重要價值,并學會將閱讀過程中學習到的精髓技能運用于自己的實際寫作中,學生的文章創作能力可以在這種教學模式的熏陶下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班級整體的文章創作氛圍也還一次變得更加濃厚,學生文章也能夠更加具有可讀性,切實引起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