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曉蕓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教育局 新疆 博樂 833400)
1.1 教學路徑程序化。初中語文老師,多以朗讀、講解題目、翻譯、講解內容、分析感情五個步驟進行古詩詞的講解,這種方式看似每一步都很清晰,但也會流于形式,使古詩詞教學更加教條化和程序化,久而久之,教學過程會變得單調,教學課堂缺乏活力。在現代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應用廣泛、且相對成熟的教學形式,但依然還有較多的語文教師沒有對其進行利用,忽略其為教學帶來的趣味性。在程序化的教學路徑下,學生很容易失去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
1.2 教學主體單一化。初中古詩詞教學應充分注意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沒有做出及時的調整,“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古詩詞的教學成為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缺少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以及學生與古詩詞的對話,使得學生的朗讀和思考不能得以進行,學生的主動性降低。
1.3 教學方法概念化。一些語文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往往把作者的時代背景、詩詞的含義、表現手法等作為概念傳輸給學生,學生缺乏對這些內容的思考和吸收,最后只是進行了死記硬背。過于概念化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忽略對詩詞的情感體驗,沒有深入的體會詩詞的美感,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挖掘受到束縛,沒有達到借助古詩詞的學習,掌握鑒賞方法、發展思維、提升品位的目的。
2.1 借助多媒體教學。在現代化的教育背景下,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初中古詩詞的教學中,積極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中,以圖片、視頻等形式,提升學生的感官效果。
2.2 重視創作背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作品,大多出自名家,其意境高遠、思想向上,學生不僅可以得到知識上的提升,也能在精神食糧方面得到儲備。但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往往會出現理解上的問題。
在開展古詩詞具體課程教學之前,教師立足于古詩詞的背景介紹,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創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比如思想意識、文化修養以及處事態度等。這樣可以減小學生與古詩詞的距離,排除時代隔閡,改變學生對古詩詞枯燥、晦澀的認識。教師通過介紹作者身份、所處時代背景以及寫作背景等相關知識,可以輔助學生增強對古詩詞的理解并領會作者的創作動機,還可以更加切實的理解和體會到古詩詞所蘊含的文化和思想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更深入的去探究古詩詞。在這個過程中,古詩詞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難度也會降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3 強化詩詞誦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充分利用誦讀這一學習古詩詞的技巧,可以加快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認識速度,提升記憶效果。古詩詞講求平仄音韻,音律美強烈。古詩詞作者在創作時,將心中的旋律、節奏等意象,與某些屬性相同或相似的外部世界客體粘連在一起,在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精神與物質以及人與自然等方面形成異質同構的現象,實現物我的統一和融合。在此過程中,古詩詞的意境和美感在創作者的語言、節奏和韻律中得以呈現。
2.4 關注詩詞美感。語言方面。詩詞的語言,是學生在學習古詩詞過程中的第一感知對象,是體會古詩詞美感的最自然的外在因素,同時也是學生養成語文素養的最直接的媒介。初中學生要想深入體會到古詩詞的優美韻味,首先,應清楚詩詞中字的讀音、語義和詞與詞的關系等,從古詩詞的語言這一源頭開始學習,才能為后續的記憶和深入了解做好鋪墊。其次,應掌握語言的修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對關鍵字詞和重點詞句的修辭進行重點揣摩和賞析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創作者對于古詩詞語言的巧妙運用,進而體會古詩詞中多元的文意、豐富的文化等。再次,了解古詩詞的語言風格。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應由淺入深,由對文字的表面解讀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語言的生命、情感,激活學生的語言體驗和對語言的多層次的想象,以古詩詞語言教學為實踐基礎,不斷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文字的能力。通過語言教學,讓學生掌握必備的語文知識,以語言學習為出發點,幫助學生建立古詩詞學習的方法,為學生語文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情感方面。古詩詞中的情感往往涵蓋獨特的審美風格、理性沉淀和生命關切,可以從中挖掘出創作者內在的情感宣泄和歸宿,關注詩詞的情感,可以提升學生的洞悉和感悟能力。在初中古詩詞的教學中,應力求透過詩詞創作背景和語言等外在表象,體悟到創作者的情感內涵,驅動學生以文本為基礎,與創作者進行對話,還原創作者的情感狀態,從而進入到創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幫助自身成長。引導學生在自己生活經歷的基礎上,激發出不同的感受,建立自己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精神世界。
意境方面。理解詩詞的意境可以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中國古詩詞中的意脈彰顯著詩歌的意境和韻味,教師應在更高層次的古詩詞欣賞中,引領學生了解詩歌的主旨思想,疏通詩歌的意脈。具體來說,對古詩詞的理解應由外到內,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領悟內在的意義,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應教會學生在古詩詞的鑒賞中,從核心和本質入手,進而影響其他古詩詞的學習,由此及彼,把握古詩詞的意境。
古詩詞具有韻律優美、意境深遠等特點,展現著我國傳統文化的輝煌成就。初中語文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觀念,重視教學策略的體會和研究,幫助學生切身體會古詩詞獨特的美感,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