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婧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土城子鎮總校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當下,核心素養又一次成為教育熱詞。而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對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當前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師核心素養的缺失以及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滲透教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更是學生獲取信息與知識的主要途徑。每一篇閱讀文本中都蘊含著一定的精神與情感,要想使小學生能夠自主了解閱讀內容,教師就應該重視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而優秀的閱讀文本,且契合小學生的階段性特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立足于語文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對其進行精心的設計,并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教給學生閱讀技巧的同時,為學生創設自主閱讀的機會與情境,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核心素養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完美滲透。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極為重要。同時,語言表達能力更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而語音的正確性和語意的準確性則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務必要重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考慮到小學生的基本特征,教師可以借助教學活動的開展,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并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使學生能夠得到針對性的訓練和提高。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首先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和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并盡量使活動向語言表達方面靠攏,以幫助學生真正體會到語言表達的魅力所在,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語言表達智慧。
語文是一個偏向于感性的學科,但從語文學習的諸多內容來看,它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要想使核心素養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不能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發展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可以說,思維發展能夠有效促進社會與科技進步,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探究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思考中提升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同時,語文中的問題大多沒有固定的答案,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是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載體,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但是,對于文化感受力薄弱的小學生來講,這種影響是非常細微的。所以,為了將核心素養有效滲透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過程中,應該主動引導學生去感受文化,去體會傳統文化的底蘊,從而使學生在鑒賞與品悟中更好地理解世界、完善人格,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感受力。同時,為了使該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滲透,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向學生介紹傳統文化,讓學生在這一環境與氛圍中對傳統文化產生探究的興趣,從而自主投入到對文化的了解中。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培養學生文化感受力能夠有效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日常的交流中,我都會積極向學生介紹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為小學生奠定興趣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會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感受力。以《北京的春節》的教學為例,春節是一個除舊布新的日子,在春節期間,我國有著諸多的風俗習慣,且皆有其自身的寓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邀請學生通過讀課文去了解了老北京春節的習俗。在這一基礎上,還可以與學生一起就自己家的春節布置和寓意展開了討論。接著進行了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的風俗民情?學生們各抒己見,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春節的熱鬧氣氛,并理解了傳統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文化感受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滲透能夠開發學生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內在品質,促進其個性化的發展。因此,作為當代教師,我們更應該在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滲透教育,注重學生人文情懷、閱讀理解、語言表達等能力的培養,以從根本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