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
吉林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吉林 長春 130022
新時代是一個高科技的時代,科技、智能不斷的在發展;新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懦弱強食的時代。我國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會議上強調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興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大趨勢,其推進了我國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使中國武術文化面向全球文化市場,文化全球化是中華武術文化走向國際舞臺的一個很好的時機,讓世界更多的國家可以了解、學習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武術文化,從而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東北地區在我國近代來說,即吉林、哈爾濱、遼寧三省為一體的地域。從縱向來觀察東北地區歷史,東北地區地域處于我國邊疆地域,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很強的民族意識和疆土意識,由于氣候和環境原因,食物的供給不穩定,所以需要不斷擴充領土,每當東北地區地區人民遭遇自然災害或生存危機的時候,他們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戰爭和劫掠來解決這種生存危機,也鑄就了東北地區人民武威、武魂與武德齊備的東北地區民族氣節和保家衛土的武術文化精神,其愛國主義精神,是東北地區武術文化中武德思想的核心。
東北地區地區獨特多樣的地理風貌以及三省之間地理的開放性、流動性和一體性,形成了東北地區地區文化開放并且善于相互吸收的文化特征。東北地區地區自然環境造就了強健勇武的東北地區武術文化;農牧漁并存的經濟結構形成了東北地區武術的核心騎射文化;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促進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融合。從原始社會開始,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東北地區武器材質的革新使武術器械慢慢向專門化的方向發展,東北地區武術逐漸與禮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很好的禮教元素。東北地區武術中最鮮明的騎射文化也慢慢與“禮”相結合,其與中國傳統之“射禮”文化相契合,使東北地區武術由“術”入“道”;由“技”達“禮”,豐富了東北地區武術的文化要素,提升了東北地區武術的文化內涵,促進了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發展。[1]
東北地區武術文化是千百年來東北地區傳統文化的產物,是東北文化的積淀。它包括東北地區武術在意識形態上的特征,以及東北地區武術的價值取向等,它構建著東北地區地區人民的價值心理和價值觀念,它不僅具備中國傳統文化的共性,同時具有東北地區武術其自身特有的特點與內涵。[2]
當前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過程中發現,由于文化差異和語言的不通造成一定的傳播障礙,以及國際化傳播人才的短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對東北地區武術文化進行國際傳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3]在教學中,國際學校武術教學質量低,理論抽象、缺乏教材,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晦澀難懂,對于海外人民來說很難掌握其精髓,這就增加了推廣的難度。就目前國際武術聯合會作為武術文化的交流平臺,對與我國武術文化傳播一直起著積極作用,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包括舉辦國際武術賽事等,例如,香港、澳門國際武術節這些國際比賽對于東北地區武術文化進行國際傳播也產生了及其重要的影響,綜上來說,東北地區武術文化進行國際傳播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改進、完善以及創新的過程,[4]在傳播過程中要想收獲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我們定要保證傳播內容有價值、有意義、有影響力。
隨著新時代探索的新征程,在這一背景下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傳播帶來了一些新的機遇,“一帶一路”作為新時代中國的“金色名片”,其推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與實踐,加深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這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就目前東北地區武術的現狀來說,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在國際上暫時并不具備影響力,它是東北地區的一種本土文化,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要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必然要通過傳承與傳播。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千百年來由崇尚力勇向術力并舉進行轉變,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不斷創新和完善的過程。
根據品牌認知的需要,提出用生動的外在品牌來揭示中國武術的深刻文化內涵,運用文化創意元素來增強中國武術文化的外在表現力,并用“簡單化”的武術表達,品牌建設的文化認知是進一步推動東北地區武術國際化,鞏固東北地區武術品牌的新途徑、新思路。[5]
文化的傳播其內在是有一定規律的,基本上都是由高勢能的文化向低勢能的文化輸出,目前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在國際體育文化中處于一個低勢能的文化地位,使得在對外交流方面處于被動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必須找到自己合理的文化定位,以各種傳播形式在新時代背景下將我國的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不斷的向外輸出,這樣才能追趕上新時代的步伐。[6]
東北地區武術文化進行國際傳播時應定位其東北地區武術文化武術教育的學科性質、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的價值、東北地區武術的功能定位以及通過政策進行定位。東北地區武術從教育進行文化定位,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武術教育是武術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武術定位于文化,則應從文、史、哲出發,從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精神世界和主觀世界出發。[7]武威、武德與武魂兼蓄的尚武精神以及騎射精神,是東北地區武術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現象,其強悍勇武、自強不息、愛國主義等文化基因在東北地區武術中都有深刻的體現。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功能應以大眾教育為主要,不然很難發揮其作用,發展武德教育,從思想出發,依靠新時代背景,利用“一帶一路”等契機進行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
文化符號學是把文化當做一種文化符號或象征體系的研究,洛特曼曾提出的文化符號學理論,就是使人們通過符號現象感受背后的深刻含義,使人們可以充分感受其文化內涵,用文化符號充當載體,承載文化價值,編碼和解碼文化。[8]
文化符號其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是體現一個文化其本身內涵的重要載體。東北地區武術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包含許多東北地區武術的文化符號,每個都講述著東北地區的故事,傳承著東北地區精神。在選擇特定的文化符號來承擔構建東北地區武術形象的任務時,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首先,這種文化符號應該與東北地區武術的核心定位相一致。其次,這種文化符號還應具有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獨特的民族性,并蘊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價值觀。通過對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符號的解碼以及解碼過程,來構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身份,打造東北地區武術獨有的文化品牌,使世界各國認同東北地區武術的身份。再次,該文化符號還應該具有直觀性,使大眾能更直觀的感受和了解這一文化符號所蘊含的內容。最后一點,要想把東北地區武術面向世界進行推廣,那么要求文化符號一定要具有普適性這一特點,使其能夠更好地面向世界廣大群眾,可以更好地進行東北地區武術的推廣。
例如東北地區武術文化極具代表性拳種——戳腳翻子拳,其符合建立和傳播東北地區武術形象的要求,即符合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形象定位,具有直觀性、普適性以及民族性。戳腳翻子拳是東北地區武術最具有代表性的拳種之一,是東北地區上千年的文化結晶,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戳腳翻子拳“重拳理;左右一法,貴平衡;出手就打,靜制動;動即有腿,隨意踢;輕靈有力,健身心?!钡倪\動狀態,從而產生很直觀性的文化感受。[9]戳腳翻子拳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使東北地區武術文化面向世界,向國外傳播、推廣。所以我們在進行戳腳翻子拳傳播的時候一定注重傳播東北地區文化內涵,以展現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精神。通過建立一些戳腳翻子拳文化品牌,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對外輸出,突出東北地區地區的民族價值觀念和民族精神,使之贏得世界各國對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形象的認可,增強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發言權。其次,要積極探索多種途徑為戳腳翻子拳的傳播與推廣搭建平臺,例如舉辦戳腳翻子拳文化節等。加強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間的交流,以便增強戳腳翻子拳國際影響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建立全方位的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的格局。今天,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有效利用各種媒體為戳腳翻子拳的魅力展現提供相應的平臺,通過這種方式,樹立戳腳翻子拳的形象并傳播東北地區武術傳統文化。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強調“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這一重要論斷,這一重要論斷為我國傳統文化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在政策支持下,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媒體,積極創新思維方式,創新傳播方法,使其更有利于東北地區武術文化進行國際傳播?!八街?,可以攻玉”,對于國內外各種主流媒資源,要加以分析研判并加以利用,使其成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
3.3.1 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傳播的優勢戰略
《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以“一路一帶”發展戰略為契機,全面部署多項具體工作,這一重大戰略為中國武術的國際化傳播提供了新機遇與新思路?!耙粠б宦贰卑l展戰略涉及全球65個國家,由于文化差異,所以每個國家的文化需求不一樣。像歐美國家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國家,應推廣一些節湊慢一點的項目,例如東北地區武術中的太極拳;中東、伊朗等國家由于宗教信仰,對查拳和八極拳有著獨特的感情。所以在這一背景下,為了更有利于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應根據不同文化需求,選擇不同的內容進行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10]
做好國家頂層設計,構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市場化運轉使之與政府間文化交流的緊密結合,助力形成一個寬領域、高層次以及不同階層與行業共同參與的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傳播格局,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力量,努力推動國內主流媒體形成的傳播力量,搭建傳播平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政府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文化交流橋梁,將東北地區武術文化融入其中,使東北地區武術文化這一支流匯入大海,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導向的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體系。[11]將國內有關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將地方政府對外信息、文化以及新聞媒體資源等進行梳理;另外地方、國家和駐外企業要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交流與傳播開辟新的路徑,向更寬、更廣的領域進行探索,共同推動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傳播的進程。目前,長春太極禪、功夫大象等武術文化企業已嶄露頭角,對于這些武術文化企業,應該有政策傾斜,使之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品牌,并以此為契機,形成強大的武術文化交流平臺。在國家層面上,政策和資金方面都應有具體規劃,鼓勵基礎良好的文圖出版集團在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方面重點投入,擴大文化傳播的實體經營規模數量,以此增加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受眾群體和國際影響力。
3.3.2 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傳播的術語譯注
術語翻譯不僅是不同語種間的轉換,更是一種獨特文化的詮釋與傳承。與一般的英譯不同,武術文化的翻譯和傳播有其自身的特點,導致在對外翻譯時很難讓對方理解并吸收,武術對外翻譯內容比較單一并且缺乏高水平的武術文化翻譯人才,翻譯是東北地區武術文化走向國際的橋梁,翻譯人才的數量和素質是東北地區武術文化“走出去”的關鍵因素,國家應投入充足的資金來培養高水平的武術翻譯團隊、豐富翻譯內容。[12]
在處理翻譯過程中的語言問題時,首先應具有互補性原則,身體表達與語言表達的互補、傳播者與譯員之間的互補、譯文與圖表互補等,通過互補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翻譯過程中文化的耗損。其次,注意現實性原則,東北地區武術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與時俱進的去闡釋其意思,使其依然具有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價值。最后還應具有協商性原則,成功的國際傳播,應考慮好各個國家對語言的需求,針對文本的理解和接收的條件從而進行協商,消除壁壘,使其適用特定的情景,從而提高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可達性。[13]在翻譯過程中要把握住“以我為主”的原則,也就是現在翻譯理論中的異化處理,異化處理的優勢就是把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其內在的真實面貌推向世界,使之更好的進行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推廣和世界多元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創新。從文化視角來看,怎樣闡述武術深刻而豐富的內在文化,一直是武術翻譯繞不開的一個問題,不論是進行武術音譯、音譯、加注,還是進行輔助插圖,都一定要強調注意保留武術文化的民族形象,最后使其走出國門、面向世界。[14]
3.3.3 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傳播的教學創新
根據文獻查閱以及對東北地區武術的現狀調查得知在當前的東北地區武術未廣泛傳播,對于武術教師的培訓體系也不夠完整,教師在培訓時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內容。武術課堂教學過于傳統,上課內容不夠創新,這也是目前大多數人不愿意參與到武術這個項目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需要廣大業界學者從教學傳播理念出發,制定東北地區武術教師的培養計劃、做好培訓評估體系,積極探索并創新對外傳播東北地區武術教師培訓體系的方法,合理建立和完善武術教師的培訓體系。通過孔子學院在孔子課堂中開設相應的東北地區武術的課程,例如戳腳翻子這種具有東北地區武術文化代表性的拳種,但目前重技能學習而輕文化內涵教學是孔子學院的現狀,這種境況不是很有利于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15]所以,在傳播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加強中外合作辦學,與各地域國際學校的東北地區武術文化交流,開設武術課程,把專業團隊輸送出去進行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傳播。
3.3.4 借助新媒體,創新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方式
新媒體的蓬勃崛起是新時代的一大特色。在互聯網時代,國家的理念、文化、精神傳播與弘揚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傳播手段和傳播能力。借助新媒體,以新時代傳媒為載體,以互聯網為背景,創新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傳播技術和手段,拓展新的傳播路徑,創新創建傳播與交流的路徑和方法是提升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的必由之路。國家和東北地區的主流媒體要有責任意識,占領文化傳播的制高點,尤其是互聯網,作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要充分利用好各種網絡平臺,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發掘和引領傳播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優勢地位。新興媒體領域,就要主動對互聯網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加大數字科技發展力度,多方面、大面積輻射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增強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吸引力和表現力,大力推進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體系的范圍,提高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創新能力與傳播載體的創新意識。國家發展的根本任務在于文化的創新。武術文化的魅力也在于創新,創新必須要有歷史文化的積淀為基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不斷地文化創新,讓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認同感增強,文化創新必須符合現代精神文明建設,還要優秀、積極與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內容相符合。在2014年莫斯科國際軍事音樂屆的開幕式上,武術表演團表演了“太極”節目,這個節目經過無數次的編排與演練,使得節目內容非常富有創意,道教傳統禮儀與武當武術自然的融為一體,表達了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和平的美好寓意,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展現出了太極的魅力,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的內涵和精神,吸引著國外無數人的眼光。隨著全球信息傳播的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國際傳播開辟了新的路徑,形成以“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新型傳播方式,使東北地區武術文化與國際旅游業相結合,是探索武術文化傳播路徑的一種創新,是大眾喜聞樂見的獨特方式,使國外的游客切身體會到東北地區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更好的了解到東北地區武術文化歷史的發展,有效的促進東北地區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武術文化與旅游文化的融合是武術文化傳播的創新型發展方式,為東北地區武術文化傳播提供了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