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 飛
江蘇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江蘇 蘇州 215500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是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應該知道什么,能達到什么水平的一系列總目標,是學生學習期望的書面陳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和目標對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規定了各學段學生應該達到 的基本要求。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體育教師指明教學方向,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心目中要有明確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只有知道預期的教學目標,融會貫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具體規定,明確學段的目標要求與基本理念,才能基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引領而設計可以幫助學生達到期望的一系列體育教學活動。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夠從總體上把握,把理念的貫徹落實時機或方法很巧妙地體現在設計之中。這就要求教師熟悉課程標準各學段、各水平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實踐性特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為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指明方向。只有深刻領會和理解標準才能全面把握學科領域。通過熟記學段、水平段目標,設計學段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整體構思每一節課,才能確保教學有效。所以,每位體育教師應多讀、熟讀、讀懂、讀透標準及解讀,在備課上才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才能設計出高質量的教學。
教材是落實課程標準的具體資源,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鉆研教材是體育教師備課的基本功。體育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資源,如教參用書、網絡資源等,研究教材的性質和特點,掌握教材的技術結構、挖掘教材的外顯與內隱教學元素,明確教材的具體目的、任務和要求、教材的教學程序,動作要領、練習方法和技術動作規格,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教材的注意事項。甚至需要了解保護與幫助方法,例如體操類教材資源。結合自己的運動體會,準確把握技術的重點、難點,提出掌握動作技術的具體方法,深入分析學生難于理解及易犯錯誤動作技術,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以及運用的情境的動作技術結構。只有研懂、研透,才能把握知識點間的縱橫系、理清脈絡,才能活用教材,優化重組、設計才會有梯度、有深度、有廣度,就不會形成“教教材”的現象。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的主體,一切的體育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的發展而進行設計。但每個階段、每個年級、每一個學生的身心都不同、水平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也存在運動技能水平、認知、建構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性。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興趣愛好、身體健康狀況和已經具備的運動技能等,才能選擇合適的學生的教材與方法,才能做到有效、高效教學。不具體分析了解學生,僅憑教師主觀就很難因材施教,順勢導學,甚至會出現不可預測的教學事故,就容易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目標難以達成。只有角色互換,從學生的角度去構思,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也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才能設計出學生真正喜歡的課,才能讓學生熱愛體育課。才會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
所謂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途徑。包含教法與學法。常見的教法有語言法、直觀法、分解與完整法、糾正錯誤法、游戲法、競賽法。學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運動技術技能的學習應以學練為主,其他為輔,合理選擇方法。教學方法的是否有效受諸多因素影響。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師的教學經驗、個人素養等方面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方法枯燥無味、教師只顧自己教而忽視學生這一主體,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有的課可能會出現教師講的多,學生練的少,根本不利于目標地達成,因此選擇合理的方法是保證有效教學效果的前提。
其一,體育與健康教學是開放性教學,與其他學科顯著的區別就是要有合適的場地與必須的體育器材。場地的選擇要根據教學任務進行選擇,構思布局,合理組織等。如:籃球教學根據教學需求一般選擇幾片籃球場,組織調動、示范隊形、練習隊形、分組隊形等等都要構思其中。其二,器材準備就是根據教學任務準備相應數量的器材。一般的體育教學都需要借助器材來進行運動技能的練習,如足球教學需要相應數量的足球來進行技術與技能的學練與提高,體操需要相應的器械來體驗時空感覺。因此,對器材的數量都要通盤考慮、合理布置。更重要的是器材的有效組合、合理運用,這就需要在具體設計時考慮周密,腦海想象,包括安全性、多用性、發放與回收等等,尤其是發放、回收的方法要考慮到時間的成本,不能造成時間上的浪費以及失控。其三,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教學活動,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安全防范就是預防教學事故的發生,安全事故除了有一定的偶然性,還與體育教師自身有關,即備課中沒有認真考慮安全防范。尤其是在常態課中,體育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預見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諸相關因素,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因此,要求在備課時,要把安全問題考慮周全。
反思應該是一種具有目的性、針對性的行為,對教學行為過程及教材更深的理解與分析、比較和判斷的思維過程。為了不斷提高備課質量,教師必須對備課、教學效果進行及時反饋。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師必須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教學組織、方法選擇、教學效果等,做到二次備課,為下一次課做好有效改進(體育教學的特殊性一個體育教師要上同一年級不同班級的課),具體的反思必須做到有的放矢。課后反躬自問:目標是否達成?設計是否科學?教學是否有效?方法是否恰當?是否有其他生成?教學實踐可以檢驗出備課的不足,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總結也是一種對體育老師的評價方式。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始于備課。體育教師要對備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流于表面、馬虎了事。體育教師只有認真、科學備課才能做到有效教學,才能讓課堂充滿樂趣、靈趣、才能讓課堂精彩,才能完成時代賦予體育教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