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選 河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
健身健美課程教學是適應新時代環境實施的教學創新項目,由于起步時間較晚,健美與健身課程教學方面的理論構建方面還不完善,實際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作為年輕化的體育活動,健身健美在融合舞蹈、音樂、體操等多種因素后展現出了充沛的活力和獨特的魅力,而這也使得健身健美受到大多數人的追捧。由此可見,健美與健身課程教學的實施良好適應了素質化教育的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建設特色化高校要求。對于健美與健身課程教學中的不合理部分,應當積極引入OBE教學理念進行改革,以此保證健美與健身課程發揮應有作用。
正確認識OBE教學理念是健身健美課程教學改革的前提條件。OBE指的是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這種教育模式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和澳大利亞。OBE教育理念和其他教育理念存在明顯的差異,在其他教育理念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創設的時候,OBE已經把目光放在教學成果上。學生是否能從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是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關注重心,至于學生應該怎么去學習、什么時候去學習反倒是次要內容。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是能力培訓的過程,所以在教育理念細化的過程中,可以清晰的認識到該理論注重學生個性、注重實現預期學習成果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后,該理論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即在培養目標的設定和教學評估策略方面都有所建樹,能夠經得起教學實踐活動檢驗。總而言之,OBE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學成果為驅動力的高效教學理論,在完備的理論支持下,OBE模式可以更大程度的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工作效率整體提升。
OBE模式關注學生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取得成功。從體育教學層面來看,如果學生在教學中只是純粹掌握技術要領和動作技巧,忽略了對體育理論知識系統性和全面性的理解,那么這樣的教學活動顯然不能等同于能力培養上的“成功”。在結合OBE教學模式的成果導向特征后,可以認識到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應當兼顧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體育素質提升三個方面。所以比較理想的體育教學目標是要求掌握科學健身方法和運動損傷方面的知識、實現體能的定量強化、認識到體育對人體的積極作用,養成體育興趣。因此,在包括健身健美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對教學方法的設計,在不斷細化的教學任務中逐步實現預期結果,從而真實有效的培養出學生的體育能力。
借助教學目標的導向性,教學內容可以得到進一步調整。成果導向教學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能力的養成,所以選擇合理的教學手段就顯得至關重要,否則就會導致能力培養事倍功半。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一方面要參考教學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則是要兼顧教學策略的可行性。盡管健身健美課程已經提供了相應的教學方法,但是目前高校運動需求還是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若是單純依靠固定教學內容進行能力訓練,那么學生的綜合發展需要勢必無法得到滿足。對此,健身健美課程能力訓練內容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要求作出調整,利用多種類型的健身器械和健美方法刺激學生參與熱情。需要注意的是,健身健美課程教學具有持續性的特點,若是想讓學生終身受益,就要做好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銜接工作,對于健身健美課程中場地要求比較嚴格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點到即止的普及,然后再對條件要求寬松、進入社會也可以練習的健身健美技術實施重點教學。在借助目標導向反向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也要兼顧好知識、能力、素質間的關系,不能想當然的保證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就忽略了體育知識和體育素質的重要性。所以在健身健美課程教學當中,具有普遍性的體育知識和健身原理等也要納入教學內容中,并且教師要善于針對學生特點調整教學方式,從而在針對性、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養成樂于體育學習的意識。
評價體系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學生在健身健美課堂中的學習反映結果,在傳統體育教學理論的作用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存在明顯的缺陷,即評價標準單一、學習成果反映不客觀、知識與能力難以體現。在這種情況下,引入OBE模式的教育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以上文中重點討論的知識、能力、素養,這三者都應當在評價體系中表現出來。對于評價標準的劃定,也要摒棄傳統評價體系中慣用的絕對思維,采用學習態度加學習成果的雙向標準,如某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努力但進步小”或是“努力且進步大”等。在啟用這種評價標準后,教師可以快速分析出適用于不同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大限度的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評價方法的選擇以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為佳,不過在過程評價時還要注意區分評價內容和權重。依照高校課程教學的實際狀況,可以按權重從高到低排列為理論知識、運動能力與技術、平時表現。
教學目標設計不合理是健身健美課程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從OBE教學理念的視角來看,當前健身健美課程教學比較偏向于運動技術層面教學,沒有體現出對知識和素質的合理兼顧。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可以歸結于教學任務的硬性要求和機械性指標,教師只是從完成教學任務的角度出發,并沒有從深層次考慮到培養學生能力。另外,生搬硬套教學內容也是限制健身健美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僅僅只是將慣用的教學方法重新演示,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身心發展特殊性。例如在健身健美課程教學中,教師將教學目標設定為“提高身體有氧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健身健美習慣”。這樣的教學目標顯然太過籠統,放到教學活動中也很難發揮指導作用,所以教師也很難根據教學目標調整教學內容。
觀念陳舊、方法落后是阻礙健身健美教學發展的重要因素,受傳統體育教學的影響,健身健美教學中不可避免也存在重視技術傳授忽略理論教學的現象。在陳舊觀念和落后教學方法的支配下,高校體育教師在融合信息技術和專業教學方面做的不好,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也只能用傳統的示范、分解、糾錯,這類教學防范固然可以保證學生動作的正確性,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無論是體育能力還是學生運動興趣都很難得到提高。
以健美運動來說,普通大學生難以通過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安排實現最大限度地發達肌肉體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健身健美學習的進行需要一定的營養學知識作為支撐,而這對于多數學生來說是陌生知識,教師若是按照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健身健美課程,那么學生對體育知識方面的要求也就無法滿足。還有,參與健身健美課程的學生目的差異大,追求肌肉發展、改善體質和健康、減肥都是學生的需要,若是不能依照OBE理論實現學生的學習追求,那么成功的健身健美教學也就無從談起。
OBE教育理論下的評價體系能夠系統、全面的反映學生狀況,然而現行高校體育評價體系卻呈現出落后狀態,即評價內容單一、作用僅僅局限于反映學生的運動技能掌握水平,評價結果也只能反映出學生當前成績,不能對學習過程進行動態展示。除此以外,學生在健身健美知識和素質方面的狀態也沒有得到合理兼顧。由此可見,當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缺陷明顯,教師基本不能依靠評價給出信息調整教學內容,進而導致教學效率提升受限。
OBE注重教學成果的實現,在借助教學目標提升整體效率前,應當保證課程大綱的科學性,這樣才能切合實際的細化預期學習成果。健身健美課程教師應當對現行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在獲得有效認識的基礎上優化專項教學大綱和健身健美有關活動文件。在課程大綱得到優化的情況下,教師要進一步調整學生的學習目標及各項學習內容。
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成功”需要在體育知識、體育能力和體育素質三個方面實現。OBE教學理論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所以教師在相關教學互動中要及時解決健身健美課程學生健康意識淡薄、健身知識匱乏的問題。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健身健美方面的專業知識,如制作科學健康畫冊和展覽板,或者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動各種類型的健身健美知識。讓學生在健身健美知識的熏陶下迸發運動熱情。在長期健身健美課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自學技術時,通過討論、分析、總結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同時,和學生分享健身有關的淺顯專業知識,從而讓有意向深化研究的學生得到知識層面的拓展。如減脂塑形中如何制定訓練計劃,如何合理科學飲食問題,采用分段教學逐步分化教學模式,從全身大肌肉群出發,以多關節核心動作為主線,用簡化的教學程序幫助學生錘煉核心動作。如此一來,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運動知識都得到了兼顧。
將學生看作健身健美課程重心是OBE教學理論在該課程中的具體表現。以力量健身課程為例,教師在課程開始前應當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學習目的,如減肥、矯正身體、健美等,這些學習目的對應的訓練內容相應不同,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目標給出中肯的意見。對于提升力量和健美身體的學生來說,比較合理的訓練方法為多部位力量練習;矯正身體則需要根據對應身體部位進行選擇。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作為面向學生的體育課程項目,健身健美課程教學中必須體現分化訓練法,這種訓練方法能夠比較好地適應大學生健身健美需要。考慮到培養學生長期運動習慣的教學需要,教師要對分化訓練的實踐、內容、形式進行深度探析,這樣才能在不同的階段指定合理的目標。
完成階段性教學內容后,按照要求教師要對學生學習做出評價。在基于OBE教學理念創設的評價體系作用下,教師可以對學生近段時間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形成基本的認識,如此一來,學生在健身健美課程學習中的努力就能夠得到肯定,教師也可以根據評價體系反映的信息調整教學內容。在科學評價體系的作用下,學生自然而然會嚴肅對待健身健美課程,從而在發展體能的同時獲得知識和素質方面的提升。
在信息化設備的支持下,監管預期學習成果得以高效實施。耐力素質是衡量人體素質的關鍵指標,對于耐力素質的訓練也是健身健美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項目。通常來說,耐力包括肌肉耐力和全身耐力,對于兩種耐力的測試可以分別通過俯臥撐和運動負荷衡量。在信息化設備的作用下,教師可以將耐力測試的數據結果傳入體育學院教學管理系統當中,學生憑借身份證明登錄就可以的查詢耐力素質及相關的測試成績。當然,耐力素質紀錄只是健身健美課程監管的對象之一,在全方位錄入學生學習目標和身體素質參數后,教師可以在監管系統中分析課程教學效果,從而為學習成果的實現和學習內容的調整提供數據支持。
無論是OBE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活動還是傳統體育教學,教師在其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地位上來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是課堂知識的傳授者;從教學功能上來看,教師需要承擔起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調整等關鍵任務。因此,在利用OBE理念改革健身健美課程時,必須保證師資力量符合要求。對此,高校管理單位要出臺鼓勵性策略激發教師積極性,確保教師能夠用飽滿的工作熱情助力教學目標的實現。除此以外,OBE教學理念的實施離不開專業能力突出的教師,所以健身健美課程開設單位要招收高素質人才充實師資團隊。最后,體育學院還要建設相應的教學質量考核機制,在全面監管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為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健身健美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引入OBE教學理念是提高相關課程教學效率的可行途徑,體育教學管理者應當及時引起重視,采用合理的手段將“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教育觀念發揚和深化,從而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