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力豪 成都理工大學
目前人口老齡化成為現代所要面臨的人口問題。骨質疏松癥多頻發于老年群體中。這種癥狀會引起關節以及腰背疼痛,破壞骨組織結構。目前對此疾病的預防,主要所采用的方法為藥物、營養以及運動療法。其中1動療法是最有效,也是經常被忽略的一種治療方法。該種治療方法,可以結合中華傳統武術精華太極拳做輔助治療,太極拳作為我國的養生運動,能夠調節身心,其動作緩慢,可以幫助老年人完成有氧運動。同時,太極拳以及健身氣功可以提升人體骨密度,因此國內外學者都對此項運動展開研究。
本文中所選取的實驗對象分為運動組和對照組,運動組主要為經常鍛煉的老年人。本次主要練習的太極拳為48式太極拳以及養生氣功8段錦和五禽戲。
1.身體形態以及物理指標測定
首先,測量身高體重主要采用國民體質測試儀;其次,測試骨密度主要運用 SONOST-2000超聲骨密度儀檢測,老年人將左腳放在儀器當中,然后借助傳感器將電子信號轉變為超聲波,然后運用骨密度程序分析超聲波電子信號,完成檢測老年人的左腳跟骨工作。骨密度的T值標準正常區間位于-1~1之間,大于-1則證明骨密度正常,人體健康,但是如果T值范圍在-2.5~-1之間,則表明骨量流失;T值在-2.5以下,則證明存在骨質疏松狀況。
2.生化指標測定
在本文當中主要采用酶聯免疫學方法,測量人體血清骨鈣素。該生化指標具有穩定性,作為活性多肽細胞。能夠靈敏的反映骨代謝狀況。
3.運動方案制訂實施
所制定的運動方案位在24周之內,選擇平坦開闊環境,進行48式太極拳、養生氣功、五禽戲的練習,每周練習次數不得少于6次,每次時間不得少于60分鐘。其中,鍛煉時間為45分鐘,準備時間為10分鐘,整理放松時間為5分鐘,集中鍛煉時間為下午4:30~5:30 之間[1]。
如下圖所示,實驗人群在未進行實驗之前,左腳跟骨骨密度幾乎不存在差異,但是當運動組經過運動實驗之后,其自身骨密度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骨密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但是對照組統計學差異不大,骨密度沒有任何變化。

骨密度的變化情況
在進行實驗之前,兩組的血清骨鈣素,并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但是實驗之后即便運動組血清骨鈣素上升,但是對照組和實驗組都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血清骨鈣素的變化情況(μg/l)
骨質疏松是一種慢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便會在手臂處、膝關節以及腰背部,開始發生明顯的脆性骨折。產生此種骨折的原因是在負重等活動所引起的。治療起來尤為困難,同時嚴重者將會導致殘疾或死亡。在本文當中,老年人修煉太極拳,能夠借助太極拳當中身心重心來回反復移動動作,反復牽拉骨骼肌肉,增加骨骼負荷,進而能夠積極影響老年人自身的跟骨骨量以及骨密度[2]。
近年來,老年人普遍患上骨質疏松癥,導致自身骨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鍛煉量的匱乏。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運動不便,在運動中無法掌控自身平衡以及協調性,因此造成骨骼強度下降。但是現在,經過科研學者的研究,發現人體自身所存在的成骨細胞以及破骨細胞與骨重建之間有著密切關聯,其自身的骨組織以及骨量,會根據外界環境需要而進行調整變化。修煉太極拳,可以彌補老年女性骨量的流失,提升骨密度,加快骨組織新陳代謝合成。而健身氣功可以降低老年人關節骨骼疼痛感,長期堅持修煉太極拳以及健身氣功,不僅可以有效刺激人體骨骼肌肉運動系統,同時也可以穩定人體內的骨礦物質,在一定程度中提升骨密度值。
血清骨鈣素能夠影響人體骨組織的新陳代謝。骨細胞的活躍概況,需要通過骨鈣素做相應了解。如果人體骨組織增加或者減少,會直接導致血清骨鈣素身高以及降低狀況。目前血清骨鈣素主要被應用在臨床中。在本文當中所進行的實驗,兩個小組都能夠保持穩定的血清骨鈣素狀態,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是實驗人員服用了刺激骨代謝的藥物,或者是運動時間不達標。導致太極拳以及健身氣功,無法對骨骼的機械應力和肌力產生強烈刺激作用,便會產生兩個實驗組血清骨鈣素不存在明顯差別的特性。此次實驗室提升了骨密度,但是血清骨鈣素卻沒有明顯變化,這主要是由于樣本量過低,再加之,受不可控因素影響,從而導致實驗樣本數據存在誤差[3]。
綜上所述,此次所進行的實驗,兩組人員沒有明顯的血清骨鈣素差異,但是實驗也證明中小強度太極拳以及健身氣功,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人群體的骨密度,有效預防和改善骨質疏松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