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莉 杭州市陳經綸體育學校 孫明明 杭州市文溪中學
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體育教學活動更較為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該教育理念倡導將體育教學“健體”與“健心”兩大模塊置于同樣重要的地位。在此教育背景下組織開展“太極功夫扇”課程,能有效拓展武術教學活動的深度與廣度,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深入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機會與平臺。
[情境描述]
[情境一]在一次武術教學活動結束之后,班內有一名學生向筆者提問:“老師,既然我們在升學考試時不考武術,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定期上武術課呢?”
[情境二]筆者發現,部分學生每到武術課時,就會表現的悶悶不樂,發現后問詢。學生回答:“老師,我覺得學武術不如打籃球、踢足球有意思。”
[情境三]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大部分學生表示從未聽說過“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對其意義與內涵更是一無所知。
[情境分析]
1.學而未解。學生對武術教學課程的設置產生疑問,是源自其對武術教學活動開展意義的認識偏差。因此,基層教師應具體武術項目的潛在意義納入武術教學活動當中,使學生明確武術學習的意義。
2.學而不悅。學生在武術課堂上悶悶不樂的表現,說明其在武術學習方面的興趣索然.因此,在之后的武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意識的提高武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與針對性,為武術教學開展奠定基礎。
3.學而盲目。學生對“核心素養”概念、意義及其內涵的認識不足,因此,教師在開展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武術教學活動之前,應通過特定教學手段,向學生明確相關概念、意義及其內涵。
[研究意義]
1.核心素養全面進入校園。自《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這一重要指導文件頒布開始,核心素養理念也正式得以在基礎教育各學科教學活動中開拓出切實有效的實踐路徑,各科基層教師對該教學指導文件及其相關內容也尤為重視。
2.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概念。主要包含運動認知能力、運動實踐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幾個方面,簡單來說體育核心素養是對體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有機整合。
3.核心素養理念下課程的開展。實現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提升、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對中華武術文化的傳承。
1.核心素養:泛指青少年學生通過在校期間通過參與各科教師按教材大綱及既定目標組織開展的教學活動,并在持續的參與過程當中獲得足以支撐其日后學習、生活與學習的素養與能力。
2.太極功夫扇:太極功夫扇既能將我國傳統武術的精髓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又可通過巧妙的動作設計將傳統太極拳與其他武術套路及動作進行有機融合,整合之后最終得出的功夫扇動作與套足無不呈現出中華武術的靈活與精妙。

1.將教學的重點由“注重學情”過渡至“關注學生”: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基層教師應突破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對學生進行套路的教學局限,將更多的教學重心放在激發學生武術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
2.將教學逐漸從“傳統課堂”過渡至“深度課堂”: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為學生創造更具深度的武術學習環境,并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將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科學的融入武術拓展教學活動。
3.將學習目標從“傳統預設”過渡至“動態生成”:實踐武術課程中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不僅需要在課前進行科學預設,還需要通過具體的課程進行相應調整,使之預設過渡至預設與動態生成相結合。
1.重視對學生動作規范性和節奏感的培養
太極功夫扇動作主要由四肢基本動作構成,具有內容豐富、簡單易學、節奏感強的特點,教學過程中,首先,應明確對練習者的動作運行軌跡、方向、力度的掌控要求、進行了相對規范訓練;其次,為鞏固學習成果,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重復的動作及套路訓練,并為學生配以與相關動作及套路相匹配的背景音樂,此舉可在鞏固復習的過程中使學生的節奏感得以有效提升。
2.重視學生身體姿態的培養
在太極功夫扇教學中,基于功夫扇動作的優美性,功夫扇和系統學習與訓練除能有效提高學生群體的整體體質水平,還有利于其良好體態的形成。基于此,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教師應時刻提醒學生盡量做到動作標準、姿態放松而挺拔,此舉可有效提高學生自身對相關技術動作與套路的表現程度,若長期堅持,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方面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科學、系統且持續的太極功夫扇學習,對學生的體態、表現力、機體協調性等諸多方面的改善與發展均有助益。
3.音樂貫穿教學始終
太極功夫扇教學離不開音樂,此乃該項運動的重要構成元素。背景音樂的合理選配能夠更好地體現中華傳統武術的精氣神,同時也賦予了運動本身以更豐富的藝術價值。在太極功夫扇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選配背景音樂,能夠使學生的原始學習動力得以有效地激發,同時也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潛能和激情,使相關技術動作與套路的展示過程更為自然。因此,音樂伴奏是太極功夫扇教學的特色之一。
4.增進友誼搭建橋梁
太極功夫扇這項簡單易學的武術套路,能成為人們技藝切磋,思想交流,增進國際友誼的良好方式。許多國家武術愛好者喜愛武術套路,也喜歡欣賞武術套路,他們通過練武了解認識中國文化,探求中國的文明。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中武術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1.完善體系,結構完整,表述明確
本《綱要》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等。它們分別闡釋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的總目標、內容說明和內容標準、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材編寫建議。
2.注重可行性,適應學校的教學條件
太極功夫扇課程的學習內容應符合高中女生學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不宜過高、過難、過于專業化。要適應學校的教學條件,注重激發高中女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3.注重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
太極功夫扇不僅有健身和技擊的價值,而且富有強烈的欣賞價值。表現在運動中動作交替變化形成的強烈動感、均衡勢態、恰當節奏、和諧韻律,使百看不厭。就單個動作而言,講究的上、中、下三盤錯落,高有鷹擊長空的氣概,低有錢翔淺底的雅趣。使練習人的情操在演練中受到陶冶,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審美能力。
太極功夫扇拓展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 以“太極功夫扇”教學為切入點,基于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進行初中武術拓展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搭建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初中武術拓展課程內容體系。
1.太極功夫扇拓展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
(1)太極功夫扇基礎知識
①課程介紹和準備:太極功夫扇傳承了中華傳統武術的精華,將扇子剛勁與太極運動技巧靈活結合。準備工夫扇40把,一塊18m*4m的場地。
②基本手型和打扇:學會太極拳功夫扇的基本手法:拳,掌,勾。基本步伐:弓步,馬步,并步。
(2)太極功夫扇套路練習
①套路欣賞:多媒體理論教學,讓學生基本了解太極功夫扇。通過套路欣賞,讓學生能更直觀的理解功夫扇的學習意義和實踐學習。
②套路練習:學習太極功夫扇的整套動作。通過教師的動作示范教授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學會動作,并進行小組合作練習。
③套路表演:音樂貫穿教學始終,太極功夫扇教學離不開音樂,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太極功夫扇動作只有在音樂的配合或襯托之下,才能更好地體現中華傳統武術的精氣神,才更具生命力和藝術性。
(3)太極功夫扇套路課程安排
太極基礎知識(1課時),了解太極基礎知識和健身功能。(見表1)
太極功夫扇基本手型和打扇(1課時),學習太極功夫扇教學常用術語實踐。(見表2)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太極功夫扇套路練習(10課時),使學生通過練習,學會太極功夫扇套路,提高學生功夫扇套路動作的協調性和節奏感,為今后的武術學習奠定基礎。(見表3)
運動損傷知識(1課時),學會運動中如何避免運動損傷。(見表4)
太極功夫扇套路表演(2課時),讓學生通過在音樂伴奏下進行表演,加強合作交流,豐富情感,提高審美能力,進而促進人格完善。(見表5)
太極功夫扇作品欣賞(1課時),學會分析和評價太極功夫扇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見表6)
太極功夫扇套路考核(2課時),提高對太極功夫扇的認知水平和審美能力。(見表7)
2.太極功夫扇拓展課程的教學實施策略
(1)實踐:基本掌握太極功夫扇套路動作。
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應由過去的學生“跟著練”,轉向學生“自主練習”為主,由過去“武術套路學習”和“練身”為主,轉向“求知、調心、育人”。
②在太極功夫扇教學中,應為學生創設自我發揮和激發太極功夫扇想象力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創作出富有個性和新穎的作品。
(2)拓展:增強學生自信,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①觀賞作品,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太極拳功夫扇套路表演。
②學生通過拓展練習后,教師能夠給予學生展示平臺。
3.太極功夫扇拓展課程的教學評價機制
基本技能的評價標準:(見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