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豫新小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詞匯與情感是決定習作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小學生閱讀教學開展的方向和目的所在,教師通過借助詞句,幫助學生體會情感,能夠促進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般小學閱讀教學的開展建立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沉悶單一的填鴨式理論教育,容易被小學生群體抵觸,教師對學生進行詞句灌輸,忽視其學習興趣和吸收效率,必然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情感教育對學生主觀要求高,教師難以把控學生的學習質量,在講解過程中也難以讓學生得到共鳴,是影響學生習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小學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有效閱讀教學的開展需要大量時間資源作保障,包括課堂上給與學生深入閱讀和充分思考的時間,還需要預留教師問題解答的環節,現實中短時有限的課堂難以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教學活動。課班學生基數大,每個學生出現的閱讀問題不同,有的在詞匯積累、有的出現情感理解障礙等,教師單憑一己之力難以對所有學生因材施教。
2.1 建立閱讀收集本,提升詞句積累能力。小學生正處于知識積累階段,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見識面和知識面,但單憑大腦短時間的閱讀記憶有限,加上缺乏學習經驗,閱讀吸收效率低。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開設閱讀好詞好句收集本,一邊閱讀一邊整理讀本中的有效信息,不斷提高個人知識量,也能為日后復習提供素材。好詞好句的整理要進行有效歸類,將動詞、名詞、形容詞等不同詞性進行分組,有利于梳理學習思緒,保持清晰思維。對好句的收集,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在閱讀中進行實踐,在實踐加深積累。在閱讀中指導學生進行情感調動,例如在閱讀《林海》一課中出現興邦安國的詞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興邦安國的內在含義,并了解社會上相關的真實案例,讓學生在理論中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幫助學生對詞句進行理解。從案例中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內在情感,體會興邦安國的意義,并引導學生思考作為小學生,個人應該如何做才能符合興邦安國的要求。目前全國上下對抗疫情正是新時代下興邦安國的具體案例,在廣泛的社會輿論中有利于加深學生的體會,從醫護人員不計較個人犧牲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體會興邦安國的可貴和背后的奉獻精神。
2.2 進行情景模擬,加強情感體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重要標準,而情景模擬教育是實踐教育的具體體現。教師讓學生開展閱讀學習后,讓學生對讀本中主人公的語句臺詞和情感表現進行模仿,在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詞匯能力之余,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掌握利用文字語句書法情感的方式,有利于提升習作水平。例如在閱讀《西游記》后,讓學生進行分組情景模擬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等不同情節。學生在表演的過程能夠加深對閱讀讀本的印象,而對觀看者來說,則能夠進行閱讀吸收,提升知識積累。動態的情景教學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沉悶單一的形式,讓活潑好動的學生更加向往。在情景教育中,教師需要維護好課堂秩序,避免學生將閱讀情景教學活動當成娛樂節目。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情景教育能夠激發小學生對閱讀和課堂教育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參與,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為了提升情景模擬的效果,提高學生的代入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播放相關的背景和音樂,激發學生的內在情緒,提升表演的趣味性。情景模擬后,教師應進行反思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回歸到習作學習上。
2.3 采用提問式教學,調動學生閱讀思維。提問式教育是新時代有效的教學渠道,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已被印證取得良好成效。在學生開展閱讀學習時,教師通過問題的引入,讓學生在讀本中尋找答案,能夠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開展完閱讀活動后對學生進行即場提問,能夠讓教師檢測學生的閱讀質量,現在回答可以幫助學生對閱讀重點進行知識總結。通入激勵性教學法,在學生良好回答時對學生進行公開表揚,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自信,以個人榮譽感帶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教材課文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同時需要保證閱讀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幫助學生儲備更多的詞匯,了解不同作者的寫作情感,有利于習作水平的快速提高。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利用課本中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及時積累練習和寫作,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現綜合課程目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閱讀教學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