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從職業發展方向來看,藝術設計類課程最終要在企業實訓中逐漸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基于技術導向的職業素養要求。然而黑龍江省內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在實踐層面上還有諸多不足亟待改進。文章將深入探討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藝術形式,指人與世界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同時審美實踐是建立在藝術追求之上的基本素養,唯有審美能力達到了藝術創作高度,作品才能升華出超越其商業價值的美學體系[1]。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雖然所講授的內容并不高深莫測,但是本質上對于審美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很高。當學生具有了較強的審美實踐能力之后,才能對藝術作品產生濃厚興趣,才能在創作時給予作品自己的審美感悟。
藝術設計類的基礎課程繁多,裝飾色彩、表現技法、結構圖示、美術史等等。同時學生需要掌握的應用軟件也很多,CAD、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CorelDRAW、Adobe InDesign等等。在具體的課程教學內容層面上,應用實踐是最為重要的培養方向。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完全掌握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同時熟練應用各類設計軟件[2]。因此,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實踐能力中,應用實踐可以認為是極為重要的教學任務,需以嚴謹學風貫徹始末,從而培養出能夠從事并勝任藝術設計工作職業崗位的應用型人才。
應用實踐側重于技術能力,但是掌握了應用技術,并不代表學生能夠完成獨立創作。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在具備了審美能力,且能夠應用各類設計軟件之后,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獨立創作能力。創作水平高低完全取決于實踐的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因反復操作而不斷增強藝術設計構思慣性,也因此逐漸增強了創作實踐能力[3]。所以,創作實踐是在反復練習之后形成的學習經驗遷移,從之前的設計經驗中吸取教訓并總結經驗,直到最后能夠勝任各種類型主題作品的設計任務,最終才能真正培養出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創作實踐能力。
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在黑龍江省內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審美資源匱乏。由于線下實踐的作品賞析更易于學生理解和學習,所以課堂上教師習慣用各種作品來解讀設計手法,但是這與實地參觀學習效果相去甚遠。如果能夠從職業崗位上獲悉藝術設計作品的最新時尚趨勢,學生自然會理解未來自己的設計方向,也會因此將審美高度上升到精神層面。但是黑龍江省內設計企業甚少,卓有建樹的成品稿件也缺少學習機會,所以才導致真正帶入課堂的學習作品非常有限[4]。因此,為了提高藝術設計類課程的審美教學資源,為了全面提高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必要破解審美資源匱乏的難題,真正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指引學生開闊眼界,讓審美實踐能力成為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的重要實踐教學方向。
課堂上雖然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了一些設計類軟件的使用功能,但是平時訓練有限,快捷鍵記憶弱化,軟件功能使用性記憶退化,皆因技術導向性的應用技法訓練偏少。設計類軟件的應用實踐能力培養,必須在大量作品設計訓練中逐漸養成使用習慣。如果應用軟件的各種設計功能熟練度有限,自然也就很難在實踐工作中提高設計速度。即便是設計質量偏高,未能在訂單約定期限內交稿,也會影響學生設計作品業績表現。所以,從設計職業的勝任能力來看,目前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訓練偏少的問題,若不能真正解決技術導向薄弱的弊端,終將難以全面提高藝術設計類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藝術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創作過程,如果不能用過程性評價去指導學生掌握設計理念和思維。那么在最終評價結果上只能體現出對錯之分,略顯牽強。設計實踐課題在本質上是以作品的最終結果為評價依據,但是設計過程中所應用到的各種技法,反而能夠看出學生對于藝術設計創作的理解和深刻反思。當前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多為設計作品結果評價,少有關于設計過程的評價內容。對于作品藝術價值的評價中,缺失了太多關于設計方法和構思的詮釋,那么評價結果也必將是片面的。因此,創作評價單一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局限性,嚴重限制了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質量提升。培養學生創作實踐能力的環節上,不以作品質量定結果是教學失誤,僅憑作品結果來衡量學生的創作實踐能力也是教學失策。因此,無論如何必須打破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的評價單一性,才能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水平。
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首先需要從審美實踐能力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素養。課程實踐教學方案當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提供經典作品和時尚作品兩種實踐教學資源。在經典作品中解讀藝術設計理念,有利于學生對藝術設計的傳統思想產生深刻認知。在時尚作品中感受現代設計風向和趨勢,也必然能夠增強學生對于藝術設計的感知力,從而讓設計作品更具現代商業價值,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審美實踐能力。
一方面,經典作品實踐教學資源層面上,應當盡量開發線上教學資源,將各種經典設計作品以線上授課方式分發給學生。擴充教學資源之后,讓學生看到更多優秀的經典作品,了解這些經典作品的構思和藝術感悟,并最終效仿經典作品的藝術設計手法。另一方面,時尚作品實踐教學資源層面上,應當多與線下實體藝術設計類企業加強聯系,通過校企合作擴充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的審美實踐教學資源。因為企業方積攢了大量來自市場需求的設計稿件,而且正是與時俱進最新的學習素材。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將經典作品和時尚作品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觀察二者之間的明顯差異,從而指導學生理解審美趨勢的發展規律。當學生真正在理解了審美對于藝術設計的重要性,真正學會了如何運用自己的審美眼光去美化作品,也就能夠在審美實踐能力上突飛猛進。
藝術設計類應用軟件繁多,實踐教學中并不需要學生對每一個軟件都應用自如,但是要求至少同類型設計軟件中,至少有一個軟件能夠應用自如,并完全掌握設計軟件中的所有功能,也包括各種快捷鍵的使用方法。在訓練學生對應用軟件的操作性技能時,可以采取邊練邊學的方式,前期由教師講解軟件功能,中期為學生提供設計主題,后期由學生完成獨立創作。
首先,教師在講解設計類軟件的使用功能時,應盡量以作品案例為原型,讓學生對作品設計思路進行分析,而后在學生的猜測和思考中給出設計手法作為答案。學生對作品分析過程的記憶逐漸演化成設計手法記憶,二者融會貫通便形成了深刻的學習印象。而后講解軟件的使用功能學生才會記憶猶新,必然能夠增強對軟件功能的掌握效果。其次,為學生提供設計主題,是要求學生在主題范圍之內對作品進行美化,這是獨立創作的一般規律。主題越為鮮明,對學生設計手法的創新性要求越高,在主題限定下獨立創作,并反復琢磨其中的創新途徑,必然能夠在創作實踐能力上有所精進。最后,由學生完成獨立創作并不是一次成型,至少需要二次創作,甚至是多次反復對同一作品進行創作。因為學生對設計軟件的使用功能并不完全熟悉,可能在藝術表達上有所欠缺。故而,更需要加強針對性地講解,指導學生掌握其中的設計規律,讓設計經驗能夠形成遞進式的實踐能力發展,也就真正拓寬了學生的設計思路,必然能夠在創作實踐上真正快速成長。
落于俗套的作品并不能啟發學生的設計靈感,同理藝術設計理念也需要避俗趨新。當然對于學生設計作品的評價就不能過于刻板,反而應當從學生設計過程來增強評價本身的針對性。設計過程中,學生所形成的技法、理念、思維乃至創作風格,都應當成為實踐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
其一,技法方面重點考查學生在設計作品時所使用到的軟件是否熟練。如果學生能夠在一份設計稿件中同時應用多款軟件,且藝術表達流暢,說明學生對設計軟件的應用能力較強,反之則需要加強針對性的實踐練習。其二,在設計理念方面,主要看學生的作品是否有創新性,是否與其他同學的設計作品不同,是否與經典作品雷同,從而判斷學生的設計理念是否推陳出新。其三,藝術思維方面,重點考查學生在構圖、色彩、線條比例、光影調節等多方面的創作思維是否健全,如未能有突破性創新,也需要多加練習。其四,創作風格方面,需加強學生對于藝術設計作品的把控力,能夠用視覺語言表達出各種設計風格。從而真正將設計理念傳達出去,在實踐層面上得到歷練。
從應用實踐到創作實踐,學生是從技法到藝術的成長。但是并不代表學生心智完全成熟,這就需要充分磨合協作能力。在合作實踐中,藝術設計是通過多人想法的融合,最終達到了對某一作品的設計手法融會貫通。每個設計師在創作之初的想法都并不完全一樣,但是設計靈感卻可以在同一份設計手稿中詮釋出來。所以,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正是要通過最簡單的技法和方式,先去引導學生用合作學習來強化實踐能力。當合作實踐成為一種新型授課方式后,學生的藝術設計創作實踐能力也必將全面提升。
合作學習是提高設計能力的必要措施,合作設計一個作品能夠讓學生對他人設計理念產生全新認知。然而合作意識欠缺往往是很多藝術設計類學生的通病,故步自封才難以真正凝練自身的藝術設計實踐能力。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未考慮到學生所具備的合作能力,實踐教學的重大失誤。也有很多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教師認為,學生在未能掌握設計軟件應用技法之前應當盡量獨立完成設計作業,從而也就忽視了合作學習的重要作業。一些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從始至終都沒有開展過一次合作學習內容,這也導致很多學生認為藝術設計創作只能獨自完成。所以,當前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有必要開啟合作學習模式,打破藝術設計課程合作意識欠缺的弊端。
綜上所述,藝術設計課程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審美實踐能力、應用實踐以及創作實踐能力。然而目前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弊端,審美資源匱乏,技術導向薄弱,創作評價單一,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建議針對黑龍江省藝術設計類基礎課程實踐能力培養開辟出更多教育途徑,“歷久彌新”在經典中探尋審美時尚,“守正創新”在應用中指導創作思路,“避俗趨新”在過程中多維評價整合,“推陳出新”在合作中磨煉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