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祖邦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上五莊國營林場
青海云杉是青海西寧湟中區重要的林業資源,也是綠化城鎮的優良樹種。在區域林業各項工程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對優質種苗需求量急劇增加。但是,由于本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溫為5.1℃,年蒸發量為900-1000mm,日照時數為2453h,海拔為2200-3000m,種子育苗期管理難度大,經濟效益低。基于此,為了提高青海云杉栽培效益,對青海云杉扦插技術進行探究非常必要。
插穗采自青海西寧湟中區苗圃,選取無明顯病蟲害、生長發育較健壯的一年生、五年生、七年生優良母樹上半木質化生枝,向下斜剪成12cm-18cm長且帶有頂部枝芽的段。利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ABT1號生根粉進行一個小時、三個小時處理。處理完畢后扦插到4.0mx1.0m帶有自動噴霧設備的變天溫度為25℃、濕度超過85%的塑料溫棚內(已用高錳酸鉀消毒)[1]。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方式,每一組進行三次重復處理,每一次重復2000株。采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生根粉分別處理青海云杉1~3小時,以清水作為對照。扦插階段首先利用自制打孔器,依據株距x行距5.0cmx5.0cm的標準打孔,扦插深度在4.0cm左右,扦插后立即用土壓實。一般在扦插結束后,需要連續30-60天,選擇晴朗天氣,于上午9:00開始,每間隔60min進行一次維持60s的噴霧,直至下午18:00,保證棚內扦插土壤水分在50%以上、90%以下,最高溫度在36℃以下[2]。
在母株年齡、基質一定,扦插條扦插后管理方法不變的情況下,不同激素對青海云杉扦插穗條生根的影響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激素對青海云杉扦插穗條生根的影響
由表1可知,相較于對照品而言,三種激素均可以促進青海云杉扦插條生根。其中以220mg/kg吲哚乙酸浸泡穗條基部3個小時處理方案,促進青海云杉插條生根的綜合效果最佳,其根系效果指數、根長總和、平均生根數均較高,穗條基部腐爛率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以生根粉220mg/kg處理一個小時的效果最差,對應的萌芽率較低,且基部腐爛率較高。
在激素種類一定,激素處理時間、基質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母株年齡對青海云杉穗條生根的影響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母株年齡對青海云杉穗條生根的影響
如表2可知,采穗母株從一年到七年,根系效果指數分別從1.89下降到1.23,生根率也從28%下降到12%。同時基部腐爛率隨著母株年齡的增加出現一定程度的提升,七年母株插條生根基礎腐爛率較高。綜合考慮上述指標,可以選擇五年生母株上枝條作為青海云杉扦插用枝條。
在扦插母株年齡、激素種類及處理時間一定的情況下,選擇當地收集難度較小的基質,配置三種不同的配方[3]。①為泥炭土/干凈細河沙/珍珠巖3/1/1,②為干凈河沙/泥炭土為1/1,③為干凈鋸末/珍珠巖為1/1,開展基質變化對青海云杉扦插效果對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基質處理對青海云杉穗條生根的影響
如表3所示,泥炭土/干凈細河沙/珍珠巖3/1/1基質平均生根率最高,且根系效果指數最大,基部腐爛率最低,因此,可以選擇泥炭土/干凈細河沙/珍珠巖3/1/1作為青海云杉穗條扦插基質。
總結:綜上所述,青海云杉為我國西部優良的喬木樹種,具有耐瘠薄、耐寒、耐旱、生長緩慢等優良特點。以往生產大多采用種子繁育苗木的方式,幼苗期生長極其緩慢,苗木出圃年限長、成本高,也不利于母株優良性狀保持?;诖耍梢赃x擇扦插方式,從五年生母株上剪去12cm-18cm長帶頂芽、發育的半木質化生枝,并利用促進生根的吲哚乙酸適量處理,加強基質管理,保證扦插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