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嗣祥
[河北省遷安市第四高級中學(遷安一中西校區) 河北 遷安 064400]
高中生物教學不同于其他階段的教學,生物是一門集知識型和研究型的課程,它具有很強的實際和探究意義。這一點就要求我們高中生物執教者一定要定位好自己設計的課堂愿景,讓學生對課程掌握要有目標指向。因此在實施生物課程之中,要突出落實課程目標的實效性特質。生物教學必須突出高中生的主人地位,給高中生自由探索的平臺,努力開發生物課堂資源,廣泛提升生物教學質量,讓高中生在限定時間內能夠掌握更豐富的生物技能,熟練運用到生物實踐活動中。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從實際學情著想,巧妙設計生物課程方案,吸引高中生自學與研究的注意力,一改過去枯燥記、練的低效無能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參與到課堂內外活動中去,提高生物素養。本文結合高中生物教學案例,從學生角度、課程角度、評價角度三個方面展開論述,旨在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要想提高生物課堂施教效率,首先必須要得到學生的參與,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作用,能讓學生自覺爭取到課堂活動中去。生物教師可以通過經典生物現象作為切入點,用有趣、有引領性的課程內容吸引學生,讓課程行為浸透到學生的大腦,學生能從內心透出一種愛學、想學的愿望,有了這一學情和課程基礎想不高效也不可能。比如講人教版生物課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中,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關聯很緊密,為了讓高中生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歷程,具備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高中生物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我們校園的優美景色,并反問學生:咱們的校園太美了,擁有大量的綠色植物,那么你們知道這些植物生長過程中積累的物質是從哪里來的嗎?高中生紛紛舉手回答,課堂十分活躍。然后生物教師為學生展示英格豪斯實驗、魯賓卡門實驗等內容,高中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靈感,加深了學生對于每個重難點知識的把控,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生物的能力和科學思維行為。
課程的呈現方式不同會使學生所收獲的效果也不同。通常情況下,教師設計的具有新奇性和開放性的課程更吸引學生,收到更好的反饋結果。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經典課程為載體優化課程設計模式——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讓課程實施更具有實效性。翻轉課堂的運用體現了觀念的變革和科技與時代的進步性,這一模式與高中生聯系緊密,容易引發學生的共鳴。比如講人教版高中生物《細胞的增殖》,在教學時生物教師適時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在課堂給學生發送了預習的學案、視頻資源及思維導圖等,學生在家進行課程預習,初步感受細胞生長和增殖,對書本中的知識有簡單粗線條認知。學生在家自學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上網查詢或者記錄下來,到課堂上與同學和教師討論求得真知。學生有了課前的預習,課堂教學十分融洽和高效,教師講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很快激起學生的記憶,從而獲得學生的反饋。對于學生中所存在的集中性問題,生物教師要給予現場指導和矯正,如有的學生不知道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長大?還有的學生對細胞分裂期掌握的不扎實,容易出現混淆。翻轉課堂的運用給學生以新的體驗,改變了傳統生物教學的弊端。
課堂評價對于提高教學實效性的作用雖是傳統的但是不可取締的。評價的方法、時機、角度等都將對生物課堂產生影響。高中生物教師在每節課、每單元等節點認真把握好所有檢測評價機會,讓學生通過每一次自我檢查都能有知識能力和思維品質等方面的提升,為大幅提升生物教學實效性增智助力。比如講完人教版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構》,生物教師進行課堂測驗以便得到客觀反饋,發現理解或者判斷上的誤區即時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從測驗結果顯示,高中生出現錯誤較多的是DNA分子堿基的計算,對各個規律的掌握不扎實,容易出現計算錯誤。還有的學生對DNA的基本骨架掌握不好,不知道分別位于DNA的那個部位上。在評價時生物教師要體現出針對性和層次性,對每個學生做出科學個性的評價,指導學習技巧,以保學生對生物知識獲得性認知的同化率。
綜上所述,實現生物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是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課堂的實效性越大,學生所收獲的知識越多,對學生的今后發展越有利。作為生物教學工作者,必須要認真鉆研生物課程的教學方法,既要傳授生物基礎知識,又要發展學生生物素養,讓高中生在生物課堂找到學習的樂趣和動力,感受生物知識的魅力與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