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梅
(廣西百色市靖西市第四中學 廣西 百色 533800)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比較傾向“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在教學中的互動、交流比較少,學生處于一種單向接受知識的狀態。新課標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通過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生動課堂情境,提高課程教學實效的目的。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并不是單方面指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學”也并不是只指學生學習的過程,而是共同指向教師與學生之間互教互學的過程,師生通過課堂教學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課堂互動是課堂主體師生相互交流、進步的過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師生共同進步的主要路徑。互動式教學凸顯了教學本質,師生通過互動,可以在教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的過程中去領悟教的真諦。因此要加強對課堂互動的重視,促進教學的發展。課堂互動包含了言語互動與非言語互動,這也是課堂互動的基本形式。課堂互動的構成要素包括互動的主體及其互動媒介。學生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自主性、能動性及創造性,教師的主體性主要體現的是教的主體地位,是知識的傳播者且控制著整節課的教學節奏。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要強調互動主體地位的平等,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雙方所想生成共同的話題從而推動互動的發展。
2.1 增強問答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個別教師經常在鼓勵學生提問時,主動提示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降低了問題的難度,而且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對于數學問題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激發學生進行質疑,遇到問題時需要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一些特定的“一言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網上初步了解相關課程,以此來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當學生了解了課堂教學內容后,同時在教師營造的積極的課堂氛圍下,便不再被動地、機械地聽課,而是積極、主動地尋找問題的關鍵,并且認真做好筆記。基于這樣的情況,需要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和討論。就一問一答的互動模式而言,還存在很多問題。要徹底告別一些偽互動的模式,總結師生關于數學問題的對話,探究學生喜愛的互動模式規律,以此作為營造積極課堂氛圍、尋找數學問題的突破口,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和解答數學問題,實現有效的數學課堂互動。
2.2 開展雙向互動,激發學習興趣。師生互動是一個將傳統單向傳輸知識轉化為雙向溝通的形式,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方便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時,學生很難理解圓錐這個幾何圖形。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一張扇形紙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將扇形紙片卷起來,這樣扇形的弧長就是圓錐底面的周長,扇形的半徑就是這個錐形的母線長。通過引導學生利用簡單的工具,將抽象的幾何圖形轉化為人人可以動手實踐操作的小游戲,啟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有效了解數學問題和數學課堂的基礎上,通過對問題進行梳理與分析,積極提問并且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促進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教材知識和教材構造的理解。
2.3 師生互動,鼓勵自主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互動教學,通過多媒體互動的方式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用信息技術輔助展示出來。例如,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問題:(a+b)2=a2+2ab+b2。在初中的知識儲備中,學生很難理解這么抽象的數字表達,但是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尋找一個簡單、容易理解的方法來記憶。在學生尋找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整理、評選誰說的方法比較簡單易懂,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以邊長為(a+b)的線段畫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觀察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怎么求,是否為(a+b)2=a2+2ab+b2。教師為學生設計一些全新的課堂互動,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而提升自己的數學綜合素養,提高數學成績。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二者缺一不可。真正的課堂互動如果沒有了學生,只剩教師自導自演,那么教師在課堂上的行為就沒有了目標,失去了意義;同樣的,如果沒有了教師,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也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對互動式教學不斷進行創新,以更好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