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瓊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石中心小學 廣東 廣州 511400)
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數階段的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何適應學生能力與興趣上的變化,如何提高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的教學質量,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師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文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就如何提高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策略,希望給大家帶來積極的幫助。
1.1 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資源環境。在進行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不僅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枯燥與乏味,為新課堂注入了活力,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在這樣氛圍中,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其次,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實現了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擴展,學生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不僅讓教師查找資料變得更加方便,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
1.2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演示工具。在圖形與幾何教學的過程中,面對復雜的圖形知識,需要一種良好的表現手段,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成熟的教學工具,已經被廣泛地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于圖形與幾何有關的學習內容制作成相應的PPT課件,進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進行展示,而通過PPT課件的展示,學生就會對相關知識會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信息技術為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教學演示工具,對數學教學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1 注重電子白板技術的有效應用。在小學中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要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對學生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進而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向學生插入一些圖片或動畫,通過這些動畫與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始終能夠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態。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和了解,進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有效掌握。
例如,在向學生講授“長方體的認知”這一部分內容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長方體這一立體圖形的認知,為了讓學生掌握長方體的特性和特點,教師就可以通過交互白板的形式,把長方體進行展開、旋轉、填充等操作,進而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長方體具有6個面,8個頂點這一特性。其次,通過進一步操作讓學生掌握長方體面面相等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強化了學生對于長方體的認知,同時還降低了教師的教學難度,節約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培養和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不難看出,電子白板技術的有效運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同時通過電子白板的運用,為學生構建了直觀生動的學習氛圍,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促進了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發揮;促進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2.2 注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雖然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這一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能力主要還以感性思維為主,因此面對抽象的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要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單一的依靠教師的理論講解是完全不夠的,只有強化學生的直觀認識,加深學生的直觀感受,才能讓學生對圖形與幾何知識產生充分的認識,進而才能促進學生相關的數學學習。而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成熟的技術,具有直觀、生動、豐富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有效利用,將相關知識點制作成相應的圖片和動畫,進而向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圖片與動畫加深學生的直觀感受,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應知識,實現學習效果與質量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向學生講授“圓形的面積”這一部分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的學生展示提前制作好的動畫和圖片,通過直觀生動的感官刺激,加深學生對圓形面積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通過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技術的運用,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最終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質量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