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漢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鄭梁梅中學 江蘇 漣水 223400)
在初中數學教學階段,核心素養的提出改變了傳統教學當中,只關注分數以達到應試教育的目的,以及只關注數學教學知識理解和計算方式的培養,更多的集中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把握和其中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展示。因此,本文將結合人教版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相關教學內容,對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展開探究。
在數學課程教學中,運算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到了初中階段也是如此。然而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進行運算教學的時候,其中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數學核心素養相違背。對于初中階段的數學核心素養內容來說,其中之一便是運算能力的培養。而想要落實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就不得不找到運算教學中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說實現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因此,下面我簡要提出兩點初中數學課堂運算教學中的問題。
1.1 缺少總結環節。第一,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進行運算教學的過程中,缺少總結的環節。從數學課程教學來看,教師還是很重視對學生的運算訓練,并且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也會花費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運算訓練。但是在運算過程中,教師卻沒有對學生的運算過程進行總結。這里所指的總結并不是教師進行題目的講解,而是針對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所可以采用的解題策略,和解題技巧進行總結。然而對于這一點來說,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的畢竟是少數。
1.2 筆算訓練占主體地位。第二,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筆算訓練的形式,進行運算訓練。對于學生來說,從小進行數學運算訓練的時候,教師就讓學生進行口算和筆算的結合。而到了初中階段,教師反而忽略了這一點。并且,在運算教學中,教師還忽略了對學生解題習慣的培養。對于初中階段的課程教學來說,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解題能力,而且還有讓學生形成連良好的解題習慣。而且口算與筆算結合,實際上也是屬于解題習慣之一。
正是因為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推進計算教學的時候,存在著上述所提到的教學問題,所以在接下來的論述中,我將圍繞上述所提到的教學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在措施應用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一定的運算能力。
2.1 進行運算技巧的總結。首先,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要懂得為學生進行運算技巧的總結。對于初中階段的運算教學來說,其中已經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上的運算,更多是讓學生進行混合的運算。所以子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運算技巧,從而才能夠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提高解題的速度,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除此之外,運算技巧的使用,實際上也是運算能力的一種體現。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格外關注讓學生進行運算技巧的總結。
例如,教師在教授《分式運算》的時候,在一個知識點中,學生需要掌握分式的通分方式,從而來展開分式的加減上的而運算。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便可以給學生總結相應的解題小技巧。如讓學生先進行約分,再進行通分。具體來說,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在運算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觀察,其中兩個分式之間是可以約分的,從而便讓學生先約分再進行計算,這樣一來,便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除此之外,還有分離整數、分組計算、變形技巧等等運算技巧,教師都可以通過舉例說明的方式,傳達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總結。
2.2 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其次,在初中數學運算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的解題習慣培養。所謂的解題習慣,實際上就是指學生在進行運算過程中的思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能力在慢慢提升,在這一階段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解題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是在提升學生的能力,是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而對于運算能力來說,解題習慣也是其中的一個體現內容。通過解題習慣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好的運算體驗。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某一道題目解題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先在草稿紙上進行運算。同時草稿紙上也不能夠隨便計算,因而,在最后進行檢查的時候,可以從草稿紙上的運算步驟進行檢查,判斷自己的計算對錯。通過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解題習慣,能夠極大的推動學生進行課程知識內容上的感知,實現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實際上也是立足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從而做出的相應的課程教學策略。而在如何能夠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算能力,就需要從課堂教學角度出發,整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展開具體的課堂教學,以此推動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