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申敖
(貴州省思南縣張家寨初級中學 貴州 思南 565100)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將課堂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1 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述的內容,而通過小組學習的模式則能夠讓學生與小組成員一起共同自主進行學習,完成學習內容,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學生而言,興趣十分重要,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后,能夠對數學學習進行更為深層次的探索,進而提升自身的整體數學水平。
1.2 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習能力。在班級中,學生的成績并非全部一樣,有學習好的學生也有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成績優異的學生一般能夠較好的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對學習的積極性也較強,教師也會因此更為關注這部分學生,造成惡性循環,然而通過小組教學,全部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當中,屬于團隊競爭而并非個人競爭,因此小組中的成員會彼此激勵,共同進步,成績優秀的學生也能夠帶動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共同學習,進而幫助整個班級的學習效果全面提升。
合作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運用,既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下面具體分析。
2.1 掌握合理時機,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管理。教學中并不是全部的內容都適用于小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應當選擇適當的內容采取適當的模式進行教學,在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如果遇到重點難點,教師可以將此作為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首先學生應當進行自主學習,再將自身的認知和問題與小組進行討論,之后教師再進行統一講解,幫助學生增強理解加深記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問題,教師應當觀察記錄這些問題,幫助學生進行糾正,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觀察各個小組的討論過程,避免一些小組偏離了正確的思維路線,讓其能夠按照正確的路線進行思考,在進行討論時,難免出現小組過于沉迷于討論而造成聲音過大,對其他小組造成影響的情況,教師此時應當進行控制,避免別的小組受到影響,如果班級整體造成的聲音過大,教師應當暫停討論,讓學生調節心情再繼續進行。
2.2 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開展小組教學的學習模式前,有許多學生不夠了解相關的合作技巧,不具備相關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師應當針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教學,例如,在別人發言時應當仔細傾聽,在別人看法與自身看法不一致時,應當仔細思考。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小組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小組教學。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有一些水平較好的同學較早的得出答案時,應當暫時等等其他同學,等其他同學也掌握基本的解答方法或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再進行講解,滿足每個人都能夠進行獨立自豪族的思考。在別人表達自身看法時,小組成員應當仔細傾聽,而不是快速的提出自身的想法與別人想法的區別。這樣的小組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加強學習能力,提升相關成績,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合作的習慣,幫助學生更好的走向社會。
2.3 完善合作評價機制。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學生數學能力提升有積極影響,它能根據學生近階段的數學合作情況給出相應評價內容,讓他們了解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并及時作出調整,防止下階段合作過程中再次出現類似問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合作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評價機制的完善,促使學生充分了解發展現狀,合作學習也變得具有目的性。教師要做好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積累,時刻掌握他們合作發展情況,以此為依據完善評價內容,為他們下階段的數學合作學習做保障。
教師在合作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單種評價方式,要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如師生評價,教師能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學生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出客觀評價,保證學生的合作調整具有目的性;又如生生評價,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最了解他們學習情況的是同學,給出的評價體現在細節上,讓他們的學習方式轉變更加全面;又如自我評價,教師要鼓勵學生每個階段都通過自我思考的方式分析自身合作上的缺陷,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將評價的效果最大化。教師要將這些評價方式在合作教學中穿插起來,這是完善評價機制的重要手段,也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潮流,對學生能力發展有明顯作用。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進行大膽的創新,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組織。通過小組學習,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競爭精神,使學生能夠為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