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詠梅
(四川省涼山州德昌中學 四川 德昌 615500)
初中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比較重要的時期,地理課程教學中就要為學生提供新的思路,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候能和國家發展的戰略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學習的實用性,這對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就能起到積極作用。
1.1 “一帶一路”中的地理知識。“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背景下,初中地理課程教學和“一帶一路”之間有著諸多的聯系,從地理教學來分析理解“一帶一路”,展開地理教學活動,這對豐富學生地理知識,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知識學習的價值就有著積極作用[1]。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涉及到的諸多地理知識來看,主要涉及到幾個不同的層面:
1.1.1 基礎地理常識內容。“一帶一路”涉及到北半球和東半球,其中包含著亞歐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一部分,經過之地涉及到我國的一些省份,所包含的地形比較豐富,如高原,盆地,丘陵等等,這些都是地理中常見的知識內容,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常識內容。[2]“一帶一路”當中的“一帶”主要跨越了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從國外地理涉及到的內容來看,主要有亞歐大陸內部以及西部,亞歐大陸內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相對比較少,氣溫的年差比較大,有的區域是沙漠,有的是盆地。西部主要是靠近著大西洋,氣溫的年度差比較小,有著比較充足的水源。這些內容都是基礎性的地理常識內容。
1.1.2 人文地理內容。“一帶一路”中涉及到的人文地理的內容也比較豐富多樣,由于“一帶一路”沿路的國家間經濟差異比較大,我國的經濟總量是世界第二,而地區經濟發展存在著不平衡之處,東西間的差異比較大。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中歐洲西部經濟發展是比較發達的,但是有的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尤其是中東常年的戰亂不斷,在經濟建設方面比較落后。中亞地區的農業集中分布在綠洲等水源充足區域,“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的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這些在地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都是比較重要的人文歷史知識內容。
1.2 “一帶一路”在地理教學中的滲透影響。“一帶一路”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對地理教學的實施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地理教學中通過思想教育滲透,將“一帶一路”倡議當中共建原則以及合作理念等思想內容,和地理知識教學相結合,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愛國主義教育,命運共同體意識等與之教學相結合,這對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地理知識就能發揮積極作用[3]。而在資源教育方面和地理教學內容相滲透,這對學生地理知識學習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初中地理教學中和“一帶一路”的相關知識點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要點把握,這就能為提升地理教學質量起到積極作用,從以下幾點要加強重視:
2.1 注重換位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于“一帶一路”和初中地理教學有著諸多的聯系,所以在教學中通過兩者的有機融合,就能深化地理課程教學,讓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價值有更深的認識。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轉變教學觀念,能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將地理知識的內容趣味性以及生動化的進行呈現,這樣才能有助于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4]。初中的地理知識和學生生活有著很大聯系,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飛躍的提升,假期出游也和地理的知識有關,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地理知識教學就要注重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讓學生能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充分的了解認識,和生活內容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2 借助“一帶一路”提高學生地理認知。“一帶一路”時事新聞當中也隱藏著諸多豐富鮮活的地理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一帶一路”共建繁榮,在報道當中充滿著豐富的地理內容,通過時事新聞讓學生對“一帶一路”的內涵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如“一帶一路”范圍多大,經過哪些地區領域,“一帶一路”戰略是如何解決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的?新疆為何會成為新絲綢之路核心地帶?通過這些生活當中的地理知識,在“一帶一路”的時事新聞的引導下,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充滿動力和活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交際性[5]。“一帶一路”提出和地理知識緊密聯系,通過地圖確定位置以及運用地理知識呈現的戰略,這對開拓學生視野就能起到積極作用,讓學生對生活有更深刻的感受。通過把“一帶一路”在地理教學當中加以運用,同時準確把握人地協調以及全球意識等重要的地理教學思想,這對學生地圖素養提升也能起到促進作用。
綜上言之,初中地理教學中,和“一帶一路”取得聯系,利用“一帶一路”當中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地理素養,這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就能起到積極作用。通過上文中就“一帶一路”和初中地理間的聯系探究,就能為實際地理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起到積極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