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紅
(廣東省四會市四會中學 廣東 四會 526200)
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完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結構制定,基于歷史學科核心要求及學情等要素的前提下,圍繞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優化教學流程設計,將問題設置、課外拓展等環節合理運用其中,從而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有效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為學生未來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關注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情況與歷史學習狀況休戚相關,涉及到學生思維能力、歷史知識、情感認知等諸多內容。通過學習歷史,學生能夠透過歷史,增進對人類發展歷程的認知,并分析經驗得失。
1.1 有助于拓展教學資源。當前高中歷史學科涵蓋了多方面內容,學生通過學習歷史,可以了解中西方發展歷史,認識到政治、經濟等發展變遷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落實到學科教學中,符合歷史學科的特點,能夠為核心素養培養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譬如,近現代史屬于高中歷史學科的內容,學生通過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增進對現代民主的認知,加深由專制朝著民主發展的認識,明確民主的來之不易,從而對民主予以高度重視,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1.2 促進學習和思維方式優化。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不僅僅涉及到過去的歷史,還包含了當下及未來。通過學習歷史,能夠起到以史為鏡的作用。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采取的學習方式及思維模式,符合培養核心素顏的要求。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學生一方面需要學習和明確史實,一方面需要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理念,著眼全局剖析歷史和實際,針砭時弊,從而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自主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2.1 優化歷史教學理念制定。在當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影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因素相對較多,有些教師未能正確認識到歷史教育和核心素養之間的關聯,或對兩者之間的關聯有所忽視。基于此,為有效落實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歷史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需要以明確核心素養和歷史教學之間的聯系為前提,對核心素養教育予以高度重視,將核心素養融入到歷史學科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此過程中予以學生適當的引導。
2.2 深入研究高中歷史教材。高中歷史教材作為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主要材料,教師在設計歷史教學方案時,需要深入研究歷史教材,在明確書本內容及相關資料的前提下,優化教學方案設計,并從歷史教材中選擇契合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以此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資料。為調動學生參與歷史學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合理設置提問互動環節,讓學生依據提出的問題自主分析和研究,或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討論,協力處理相應問題,并在此過程中起到取長補短、加深認識的效果。另外,教師在全面分析教材及教輔資料的前提下,可以運用自身專業能力,優化教學氛圍建設。
2.3 開展多樣化的歷史課堂活動。為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國慶”、“五四”等重要紀念日,開展多樣化的主題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故事會、辯論賽等,注重活動氛圍的營造,從而調動學生參與主題活動的積極性。另外,任課教師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到當地歷史遺跡、歷史博物館等參觀學習,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歷史,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在參觀結束后,需要完成觀后感,將自己的講解及收獲記錄下來。
2.4 注重予以學生適當引導。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和調整,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塑造和培養,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予以適當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為活躍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時間長度適宜的自主學習環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對于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及時尋求老師的幫助。教師可以依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在班內討論,讓學生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在當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然成為當前教學活動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讓學生在分析和探究歷史的過程中,加深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