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
(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實驗幼兒園 四川 樂山 614900)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幼兒在幼兒園聽話,認真聽講,而教師同樣也是這樣,本著“一起為了幼兒好”的想法去教育幼兒。幼兒園定期開展親子活動,不僅可以和各位家長建立更好的相處模式,最主要的還能給幼兒之間提供不一樣的互動,(為幼兒之后的學習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幼兒良好教育。
2.1 對親子活動認識不夠。很多小朋友去幼兒園之后,家長并不是放松的心情,甚至還有很多的家長都在反感孩子的幼兒園。不少家長反映都讓幼兒去上學了,結果回家之后還要給家長留作業,真不知道是幼兒上學還是家長上學了。在面對幼兒園通知的親子活動時,第一反應也是能不能不去,反正和老師都認識了,就讓孩子們玩就行了,家長還湊什么熱鬧,根本就是多此一舉的事情。可以說,有很多家長對幼兒園的親子活動認識不夠,甚至可以說很多家長對這活動都是不認可的。
2.2 家長參與度太低。所謂“親子活動”,“子”是幼兒,而這“親”是幼兒的直系親屬,也就是爸爸媽媽。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只是在家里準備很多的玩具和圖書,讓幼兒在家自己玩,再讓爺爺奶奶來看著別摔著了;還有很多家里條件比較好的都會找保姆代為看管,但這對幼兒教育來說是有一定的弊端的。當幼兒園通知有親子互動時,大多數的家長都是覺得這個不重要,有空再去的想法,覺得這就是在為難家長,平時都已經夠忙了,現在還得跟幼兒一起去幼兒園,甚至還有的家長在當時就回絕了老師。也有的家長在當時答應了老師會準時出席,可真正去幼兒園的卻是已經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雖說也是有家長去了,但這十分不利于親子活動的舉辦,有很多小游戲都開展不了。
2.3 缺乏有效的活動機制。當然,也有很多家長會準時出席,或者是在幼兒的請求下同意出席。但是現在很多幼兒園的現狀都缺乏有效的活動機制。家長在其中的表現是很重要的,盡管很多家長是認可親子活動教育的,但是當老師和家長沒有溝通到位時,對之后活動的發展也會大打折扣。基本上現在大多數的幼兒園在舉行親子活動時,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親子小游戲,可是在沒有與家長提前溝通的話,游戲真正的教學價值就變了味。例如,很常見的游戲“三人兩足”,就是家長和幼兒的腳腕綁到一起,一家是一組,誰先到終點誰勝。這個游戲本來是想促進親子之間的默契互動,家長的腳步需要跟也幼兒保持一致,調整好的腳步速度后在加快前進。可在游戲中卻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有的家長在比賽過程中在用很快的腳步向前出發,都恨不得直接跑過去,可幼兒哪里能跟上家長的速度,直接摔倒了;還有的幼兒摔倒后,家長不是把幼兒抱起來調整好重新出發,反而是讓幼兒抱緊自己的腿坐到腳上,然后跑向了終點。也許最后這家長在游戲中真的獲得了名次,可是幼兒在其中也很容易受傷,最重要的是在親子活動中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游戲的規則、摸索總結游戲的技巧,更沒有體會到游戲真正的快樂,沒有通過游戲促進孩子能力的發展。
3.1 重新并正確認識幼兒園親子活動。幼兒園親子活動是由幼兒園提供的一個場所,并創造了很多條件,雖說是以老師為指導,但活動真正的主人其實是幼兒和家長。簡單來說就是,家長通過該活動與幼兒建立不一樣的感情,同時也促進著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3.2 正確認識其中價值,提升家長參與度。不要小看親子活動,家長們應該重新審視親子活動,正確認識其中的價值。親子活動不僅僅是大家玩玩游戲,熱鬧熱鬧那么簡單。幼兒這個階段對外界的一切都是非常好奇,都是以懵懂的心理去接受這個世界,而這親子活動就是很好的一個平臺。不僅是老師和幼兒之間,包括孩子們之間,與家長的之間的互動,是一個很全面并多元化的教育平臺。而幼兒園應當提供一定的獎勵機制,不僅是對幼兒自己,對家長的表現也要有一定表揚,促使家長們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家長參與度。
3.3 提前制定完整的活動機制。幼兒園在舉行親子活動時,要提前制定完整的活動機制,要有合理性、科學性、有效性的活動,建立全面性的活動,包括之后的評價以及獎勵制度也要進行完善。同時,還要提前準備好安全措施,提前跟家長多次溝通,讓家長理解并支持幼兒園的活動。可以在游戲活動前,或者通知家長時提醒一下家長,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只有雙方都準備好了,這場親子活動才開展的有意義,才能增強幼兒對外界的認知,加深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深厚感情。
其實,家長主動參與到親子活動中,本身這一舉動對于幼兒來說就是非常興奮的,可以說是在無形中就給予了幼兒支持。在一同參與游戲時,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系,并且家長在身邊也會提高有幼兒日常的專注力,但在參與活動時家長的舉動必須是正確又適當的。同時幼兒園針對細節問題做出改變,從而提升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質量,為幼兒之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