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鈺錫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鳳城高級中學 山東 濟南 271100)
在教育體制持續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的知識體系也變得日益復雜,這就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因此,要想更好的解決該問題,就要充分利用“錯題集”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通過整理錯題,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與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大大提升高中數學的學習效果。
第一類,是根據時間順序而整理出來的錯題集。具體來講,就是學生根據自己考試時間以及做題的順序來將出錯的題目與練習題完整的摘錄出來,并在其旁邊標注出正確的解題步驟,通過不斷復習與鞏固來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所學知識,并將其作為日后復習數學學科的重要參考資料。
第二類,是按照教材章節順序而整理出來的錯題集。簡單來說,該種錯題集就是根據教材章節的先后順序,對類似數學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的。對于這種類型的錯題集來說,其記錄形式是十分有利于學生對教材中的部分知識內容進行比較學習的,且能夠幫助學生在分類整理的過程中進一步復習與鞏固所學知識。
第三類,是根據學生錯題的類型形成進行整理的錯題集。該種類型的錯題集需要學生對錯題的種類進行初步的篩選[1],再在此基礎上對錯題類型類似與錯題形式相仿的錯題細致的記錄到錯題集中。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普遍會存在一個較為典型的問題,那就是經常性的在同一種類型題目的解題過程中出錯,且經過及時的糾正與改錯后,當再次出現該種類型題目時,學生發現自己依舊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沒有從根本上掌握有效的錯題集學習方法,沒有對錯題知識進行有效的復習與鞏固。因此,學生要想在數學學習中充分運用與發揮“錯題集”的學習優勢,首先就要對錯題的類型與原因進行客觀的分析,并將其完整的記錄在錯題集中進行反復的練習與鞏固,以此來有效減少學生在解答相同類型題的出錯率。除此之外,學生要想充分運用錯題集來有效提升數學學習的效果,就要掌握如下幾點錯題集的整理與分類技巧。
首先,在日常的數學測試與練習中,學生要將普通數學錯題的題目完整地從試卷以及習題冊中認真地摘錄下來,以此來有效檢驗自己對錯題知識本身的理解程度與掌握情況,進而幫助學生再次實現鞏固知識的目的與作用[2]。另外,通過該種方式整理出來的錯題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真實的記錄自己做題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原因,進一步加深學生腦海中對錯題的印象,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下次做同種類型題目時的解題速度與準確率,進而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充分鍛煉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其次,在整理錯題的過程中,針對敘述性較長的錯題題目,學生不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摘抄與記錄,這主要是因為冗長的文字不僅不會加深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記憶與印象,無法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同時也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消耗學生大量的精力。為此,針對這種類型的題目,學生應該簡要概括出題目的大致內容,并要針對部分重點信息進行簡單的摘抄,同時也可以通過裁切粘貼等方式來將題目完整的復制到錯題集當中[3],以此來有效節約學生的時間,大大提升錯題集學習方法的整體效率。
最后,學生在對錯題集進行記錄與分類處理的過程中,也要充分重視錯題形式的細分。例如,學生可以根據錯題先后出現的時間順序來對日常學習中出現的錯題形式進行細分,同時也可以根據教材章節順序來對日常練習中的錯題形式進行細分,并在此過程中認真分析自己的出錯原因。
除此之外,學生要想充分發揮“錯題集”這種學習方法的優勢,對錯題進行有效的歸納與整理,也要需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通過持之以恒的精神來長期保持整理錯題集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有效減少自己在記錄錯題過程中出現的混亂現象。與此同時,學生在長期積累錯題集的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自身分析問題、歸納問題以及總結問題的綜合能力,進而大大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成績。
總而言之,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錯題集”的運用不僅可以培養自身的問題分析能力與解決能力,間接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能夠有效減少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出錯率,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另外,教師也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錯題集”,以此來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科知識,大大提升數學學習的系統性、邏輯性與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