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西藏日喀則市第四雙語幼兒園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園越來越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階段學生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說是幼兒重要教育內容之一。不僅要培養幼兒的智力和知識,而且還要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針對我國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熱門話題,但仍處于起步階段,仍然存在問題。還需要加強對這個話題的討論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因此,老師自身應該保持健康良好任何。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必須關愛所有孩子,而不僅僅是個別孩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老師需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要有耐心和細心,了解孩子的內心,做一個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老師,照顧所有孩子并公平對待。其次,幼兒園教師需要加強對心理健康的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并在自身健康心理的影響下使兒童樹立健康心理。幼兒園教師的健康人格是維護和改善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美國研究員維蒂(Vitti)強調:“教師的病態人格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老師將不穩定的情緒帶到班級里,那么出現人格障礙的學生人數將會增多。出于這個原因,幼兒園老師需要不斷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免自己的不良情緒對幼兒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幼兒園為兒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時,他們通常借鑒中小學的經驗和模式以及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結果,忽略了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的實際接受能力。例如,一些幼兒園教師模仿一些行為治療方法,沒有意識到這種方法對孩子會造成什么負面影響,會導致行為問題沒有糾正,新問題又不斷出現。因此,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樹立科學教育觀,加強自身心理健康保健,這是確保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1]。
為兒童提供心理咨詢,針對兒童心理健康咨詢,不僅使他們具備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最佳心理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發揮兒童創造力。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咨詢主要包括對人格,學習和生存問題的咨詢。幼兒園的人格咨詢的內容主要包括讓孩子感受愛和具有良好的情感體驗,了解與朋友和老師溝通的基本原則,尊重他人,誠實待人,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具有真實,友善,美麗,判斷和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做出獨立選擇,做出決定并嘗試實現這些目標的能力。兒童輔導的目的主要是激發,刺激和增加兒童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通過挖掘兒童他們的聽覺,口語,觀察,分析能力,記憶力和理解力等感知力,幫助兒童獲得多感官能力。幼兒園生存咨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培養兒童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探索,接受生活的復雜性,有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培養對孩子的責任感[2]。
建立良好幼兒群體是個體社會生活的基礎,建立良好幼兒同伴群體,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對于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可以刺激他們個體心理發展的心理環境很重要。幼兒作為特定社區的成員,孩子首先屬于幼兒班級群體。同時,教師不僅研究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而且研究幼兒群體的問題,使班級每個成員的心理和行為都能為其他幼兒產生積極影響。因此,老師初創班集體時,要遵循正面教育和集體教育的原則,使每個孩子的個人才能在班集體中得到充分表現,并逐漸培養其自信和獨立能力。老師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并給予他們充分肯定,激發他們的熱情,不要對孩子的行為過多指責和批評,甚至采取不必要的懲罰,否則,孩子們就會對老師產生畏懼,在課堂上也不敢再表現自己,對于培養他們的信心非常不利[3]。
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技能。基于孩子的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教育素材,通過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找準教育點,幫助他們改掉不合理行為,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在教育過程中,有必要發揮兒童的主動性和自主權,減慢他們對幼兒發生沖突的反應,引導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措施。組織兒童進行討論,角色扮演和模擬實踐,交流自己作為不同的角色時的心理情感以及個人經驗,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問題性教育主要就是要抓住孩子的問題作為教育點,并及時,認真地計劃和實施適當的教育活動,以保護兒童免受心理素質和問題的困擾,有效提高兒童的心理素質,促進孩子健康成長[4]。
總的來說,心理健康早期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現在幼兒階段不可或缺的教育課程之一。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未來的心理健康教育將建立在現有的基礎上,解決自身的問題并向前邁進,青少年一代最終將受益于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