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 敏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第一中學 江西 九江 332100)
新課程改革對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驗在化學中的地位逐漸提高,教師對實驗也相應地重視起來。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工作中,實驗課程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老師們由于注重提高學生成績的提高,導致化學實驗的教在學中,形式化和“應試教育”的趨勢明顯,使得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沒有對化學知識和原理充分掌握,喪失了實驗課程的真正意義[1]。因此,高中化學實驗課堂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以更好地將化學知識與實驗結合,化學理論與實際生活結合。
高中化學開放性實驗教學指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充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開放化學儀器,組織形式等,打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不再把化學實驗教學局限在實驗室,不再將實驗內容局限在課本里,改變原本按部就班的實驗教學過程。讓學生成為實驗課的主體,而老師擔任引導學生思路和保障實驗安全、順利進行的角色。利用開放性的思維,拓展教學的深度,將實驗融入生活的應用中,通過學生自發的設計實驗內容,在實驗過程中思考探索、自由發揮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2.1 將“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高中化學開放式實驗教學具有同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化學開放式實驗教學,從根本上打破了教學同實驗的隔閡,打破了理論不能同實踐相結合的問題。學生能夠通過開放式的教學實驗課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教學實驗中樹立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傳統教學授課只是對書本知識通過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只會讓學生“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2]。這樣的教學難免會磨滅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相關的知識,不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更好地接受知識。化學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們從設想開始,大膽的假設,設計實驗的預案,并一步一步的通過實驗,發現和理解規律。
通過主動學習和自主動手的化學實驗,學生對整個實驗的過程記憶更加深刻,對化學理論理解更加透徹,也提高了學生的學術眼界,有利于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的長遠發展。
2.2 縱向延伸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創新和探究能力。傳統的實驗教學,都是結果性的教學,并沒有過程。老師往往提前告知學生們實驗的結果以及實驗的考點在哪里,并不注重學生在體驗實驗的過程,導致了學生們的心中有很多疑問無法解決。其次,傳統實驗教學方式按部就班,一般都是老師操作之后,同學們照做,或是老師做一步,學生做一步。這種方法不僅使實驗枯燥無味,而且沒有邏輯性,不能讓學生們形成系統的化學思維。開放性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們自主設計實驗內容,并且開放組織形式,學生們可以做對比實驗或是結合生活熱點,發現問題,探究現象背后的原理,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了解化學理論背后的來源,以及清晰構建整個實驗的思路,只有了解全過程,才有可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所創新[3]。從長遠來看,也有利于成績的提高,學生們因為對知識有了充分的理解,不在死記硬背,當出現新題時,能夠舉一反三,解題思路明確。
3.1 轉變教學思維,找準教學定位。雖然追求高考成績使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但是化學實驗不能一味的追求應試的要求,而放棄其自身的價值。因此,老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且專注學生們的學習效果,認真分析和總結課程的不足,不斷優化自身教學水平。其次,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不要把學生局限于課程的條框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簡單引導思路,重點培養能力和解決難點。
3.2 重組教學內容,保證開展化學實驗的實效性。相較于傳統實驗教學,開放性化學實驗教學對教學對老師和學生能力的要求更高。開放性化學驗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而傳統的化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大,學生很難去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動手能力也得不到鍛煉。因此,老師要主動搜集并學習當前化學的前沿理論和研究熱點,積極的帶動學生深度融入化學的學習中高中化學開放式實驗的開展[4]。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方式,分享化學家們的故事和日常生活中化學的應用,讓同學們漸漸了解化學實驗是觸手可及的,并且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化學實驗、化學知識能讓世界更美好,能給世界帶來改變,從而激發他們對化學學科的樂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以及創新的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夠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并可以更好更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學校老師應轉變自身教學理念,重點培養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和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和總結,推進開放性化學實驗教學不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