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祥文 曾雅玲 唐立新
1.贛州稀土集團; 2.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會計制度是企業進行會計工作時必須遵循的準則和規范,亦是企業賴以生存與牟利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其主要具有整體性、目的性、層次性、實踐性和強制性的特點。會計制度設計,就是根據一定的理論、原則并結合實際,運用文字、圖表等形式對全部會計事務和會計處理手續以及會計人員的職責進行系統的規劃與管理。
企業會計制度設計是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建立科學信息處理系統、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加強會計監督的客觀要求。
2015年某大型稀土集團甲為適應外部審計的要求,于是委托課題組對其現有的會計制度進行聯合修改與設計。課題組與甲接洽后了解到其要求會計制度設計的直接原因是公司內部結構的變化致使會計科目核算內容尤其是成本核算程序等不盡一致。另外,甲近年來還并購了數家私企,因此,其基層單位的內部控制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在與相關負責人協調后,為進一步獲悉其具體情況,設計出切合實際的、適用性強的會計制度,課題組最終決定通過設計調查的方式展開研究與分析。
甲設有包含友力,齊飛,龍南,鴻富新材料,銓通,天和,離子型稀土工程等在內的多家分公司,涉獵前端(稀土釆選)、中端(稀土冶煉)、科研及貿易等產業。在會計機構與人員設置方面,甲設有專職計劃財務部,并配備了專職財務負責人、會計和出納,明確責任,分級分工負責。
設計調查是為進行會計制度的總體設計和具體設計而進行的調查研究,是制定會計制度的初始階段。為規范甲本部及下屬公司的會計核算行為,確保會計核算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本次設計調查除了對企業一般情況、經營管理情況、會計工作情況、同行業通行會計實務的了解外,重點以會計科目、成本核算及內部控制的設計作為主要調查對象。
調查時間安排與調查順序:先對集團公司進行初步調查,再對下屬企業進行調查。
調查思路及形式為問卷式調查、重點問題訪談和小型座談會。其中問卷式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會計科目的設置、企業證賬表的情況、相關會計政策合理性、企業無形資產管理、成本核算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而重點問題訪談則在問卷式調查后選取主要骨干人員分別進行,就甲公司現行會計科目設計、原始憑證設置及傳遞、下屬企業統一成本核算制度、公司內部(管理)會計報表的設計與傳遞及完善相關制度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最終結合小型座談會確定設計思路。
課題組在研究了甲會計核算模式的特點后,以甲各單位職工(主要是會計人員)為調查對象,從以下視角設計了問卷:首先是受調查人員的基本信息、所在單位類型、對單位會計核算模式及組織形式的了解程度等。其次是所調查單位會計工作的主要問題、影響本單位控制環境的關鍵因素、公司會計憑證、賬簿及報表方面的主要問題、會計科目、成本管理及會計核算等基本或核心問題。此外,還設置了受調查人員對企業會計核算過程的建議與措施等主觀問題。
本次問卷調查總共發放問卷35份,回收33份,回收率94.2%。收回問卷后進行了逐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初步調查意見。具體舉例:
關于會計科目方面主要問題的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至于公司賬簿方面的主要問題,超過半數人都將其歸因于二級科目核算具體內容不夠明確也不夠固定以及三級科目及以下級明細科目設計不夠合理。

圖1 公司會計科目方面的主要問題
課題組在綜合考慮了不同單位性質、調查問卷結果等因素以后,設計出了調查提綱。先依照產業鏈順序先后安排現場調研順序,再根據之前的調查動態與實況對主要調研內容做出調整。并于每次調查結束后,迅速整理調查底稿并及時形成調研紀要,格式如下:
甲會計核算模式設計研究。
GX鴻富新材料有限公司調研紀要。
1.調研時間及相關人員(略)。2.公司基本情況(略)。3.主要調研內容:(1)年產量及原材料采購;(2)成本核算方法(3)企業加工費管理(涉及價值鏈與作業成本法);(4)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5)人力資源管理方面;(6)企業工藝流程;(7)對本次會計制度設計的建議:貼合實際,成本核算最好能實現分步走,并且能夠多與生產人員溝通(存在的問題:調整成本核算模式可能使得成本調整前后差距較大)。4.企業需要提供的資料。5.基本結論(略)。6.下一步工作:(1)與公司進一步溝通,完善本紀要,并在此基礎上寫出調研報告;(2)對集團下屬其他綜合利用、分離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尤其對會計明細科目設置核算內容及成本核算部分存在的差異進行深入分析。(3)討論與思考公司會計核算模式設計的基本思路。
《甲會計核算模式設計研究》項目組
課題組依據之前的調查結果,設計了訪談提綱,并組織甲公司主要財務人員及下屬主要實體財務負責人(具有CPA資質及高級會計師等高級專業職務者優先)在召開小型座談會后,再進行重點訪談。
訪談流程如下:先請重點訪談者介紹本單位會計制度設計及執行的有關情況(優缺點),再根據訪談提綱具體安排(見附件)展開訪談,并進行適當的互動,最后形成不少于2000字的分項調查報告。
附件:甲會計核算模式設計研究重點訪談提綱
第一問:您對貴公司現行會計科目有何看法?
第二問:您對貴公司現行原始憑證有何看法?
第三問:您對于下屬企業統一成本核算制度有何建議?
第四問:對貴公司內部(管理)會計報表的設計、傳遞等環節有何好的建議?
第五問:您對貴公司本次公司完善相關制度有何想法(至少列舉二點)?
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后,課題組分工協作,反復研討,初步形成了調查意見。課題組先安排有經驗的成員撰寫調查報告初稿,經反復修改并最終形成定稿。調查報告除了描述設計調查過程、方法等概況外,主要是概括甲公司與本次會計制度設計相關情況尤其是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本次會計制度設計提供思路。
會計制度設計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其具體對象是會計工作過程。不論是在進行總體設計還是具體設計時,設計調查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在對擬設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有了實質性的掌握之后,再依據調查成果對其現存的問題展開具體剖析并逐個擊破。只有掌握了擬設計單位的真實情況,才能真正設計出切合實際且可操作性強的會計制度。
需求必須落到實處,找準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就事論事,設計出真正契合實際的、有價值的、高效的會計制度體系。倘若需求不具體、不明確,那么設計調查也將失去其針對性。就拿稀土集團這個項目來說,它的具體需求分別是:會計科目的修改設計、成本核算制度的優化設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設計。正因為有著較為明確的需求,設計調查才得以點對點地順利鋪開。
單一的調查方法極大可能會造成關鍵問題的疏漏,而多種調查方法的組合運用能從更加完備的角度綜合分析,促使設計調查實現效用最大化。此次設計調查的初步階段始于書面合同的訂立與設計調查計劃的制定。再是問卷調查,通過對大量信息的搜集、篩選、歸納、分析后,找準問題所在,方便形成之后現場調查的側重點。通過現場調查再一次對核心問題的挖掘與提煉,為最終的深度重點訪談環節確立一個明晰、細化的方向。像這樣,逐步縮小調查范圍,由詳細至總括,從感性的調查到理性的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設計調查的過程中還需要貫通總、分、合的理念。“總”就是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始終保有一個總體的概念,從整體上去把握調查的方向與進展。而“分”就是在具體調查的過程當中,對需要分開調研的內容進行恰當的劃分。例如,在對前端產業、后端產業、終端產業以及其他產業的細分之后,再一對一地進行具象分析并給出對策。在對資料的收集分析以及調查方式的采納實踐之后,還要把它們合并起來分析,這就是所謂的“合”。對資料涵蓋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與分析,然后挖掘出與會計制度設計相關的問題,最后總結、概括并形成一個最終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