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加工》記者 李一帆

《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
季秋之初,鴻雁來賓。2020年10月20日,《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紀念大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大會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作者、讀者、合作伙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書記郭銳等主管、主辦單位的領導,辦刊人員及新聞媒體的代表出席了大會。還有眾多關心支持《金屬加工》的朋友們,雖未能親臨現場,但通過大會的線上直播共同見證了種種難忘時刻。
大會伊始,一則視頻短片把《金屬加工》70年的輝煌歷程娓娓道來,隨后金屬加工雜志社社長栗延文作總結匯報:“創刊70年來,《金屬加工》始終服務于金屬加工領域,累計出版了1 650余期,總報道量近1.6億字,總發行量過億冊,是我國創刊最早、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機械科技期刊,也是目前金屬加工領域品牌知名度最高、發展速度最快、最具競爭力的少數期刊之一,原機械工業部何光遠部長稱贊其為‘一部機械制造技術的長卷’?!崩跹游纳玳L回顧了雜志社70年來的創新發展之路,并表示將不負時代重托,不負讀者期望,用辛勤的汗水再鑄新輝煌。

金屬加工雜志社社長栗延文作70周年總結匯報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講話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書記郭銳致辭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主持紀念大會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書記郭銳在致辭中指出:“《金屬加工》在保持自身內容特色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媒體融合轉型,進行了許多開創性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數字媒體為核心的工業媒體發展模式,構建了集紙媒、數字媒體、活動、圖書與增值服務于一體的全媒體立體化內容傳播與推廣服務體系,是目前金屬加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全媒體服務平臺?!敝袊鴻C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也稱贊《金屬加工》在戰略方向、發展模式和運作方式方面的探索對行業媒體的發展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并表示:“希望《金屬加工》繼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面向實踐、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的辦刊方向,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為行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精品內容,為推進制造技術的進步發揮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p>
在熱烈的氛圍中,大會先后頒發了“優秀作者”“優秀讀者”“優秀合作伙伴”和“榮譽讀者”獎。另外,雜志社還特別設立了《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杰出貢獻獎”和“特別貢獻獎”,分別表彰曾對雜志社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前輩辦刊人員和對雜志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已退休辦刊人員,感恩前輩的奉獻,傳承前輩的精神。

《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優秀作者/讀者代表

《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榮譽讀者代表

《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優秀合作伙伴代表1

《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優秀合作伙伴代表2

《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特別貢獻獎獲得者

《金屬加工》創刊70周年杰出貢獻獎獲得者
在創刊7 0 周年大會籌備期間,雜志社陸續收到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專家、讀者、作者及合作伙伴們的真摯祝福,所發起的“做《金屬加工》封面人物,為制造業代言”的活動也得到了積極的回應,雜志社珍之重之,以視頻的形式在大會上和大家進行了分享。
《金屬加工》始終致力于傳播行業先進技術,積累了眾多專家作者和讀者資源。會議邀請了部分忠實作者和讀者代表來到了現場,其中一位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重慶理工大學胡亞民教授,他講述道:“幾十年來,我在《金屬加工》上陸續發表了50多篇文章,文章內容引發了很多同行的交流探討。2005年,我們研究和實踐多年的擺輾技術終于開花結果,榮獲了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p>
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副總工藝師王華僑分享道:“我大學時期就學習閱讀《機械工人》,大學畢業后投身于航天制造領域,雜志文章中的寶貴經驗和技巧幫助我攻克了很多技術上的難題。從工藝員到副總工藝師,《金屬加工》一直是良師益友,陪伴我成長?!眹壹壖寄艽髱煼厩诤汀督饘偌庸ぁ方Y緣于2005年的北京·埃森焊接展,他回憶道:“《金屬加工》開啟了我技術成長的通道,通過借鑒雜志中好的生產經驗、好的辦法,解決了很多疑難問題。我從車間的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離不開《金屬加工》雜志的陪伴?!?/p>

全國勞動模范、中國機械工業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原副理事長桂育鵬贈送題字
對合作伙伴來說,《金屬加工》則是十分有效的宣傳渠道。大昌華嘉金屬切削成型事業部總經理聞作洲對此深有體會:“通過金屬加工微信的推廣,漢布雷格、科恩、帕爾帕斯等品牌廣為人知。一條微信推廣就有數萬人閱讀,極大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蹦暇帒c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機床企業,金屬加工直播團隊曾報道其在2019年德國E M O展會上隆重亮相的機床設備,在微信平臺發布后,閱讀量高達8.5萬人次,有將近1 000條的留言和點贊。寧慶董事長蔡國慶說:“我們企業經過30年的不斷努力,在技術上有了一個相當的積累,所以想在國際舞臺上亮亮相。《金屬加工》一條微信能夠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得益于《金屬加工》這樣的品牌媒體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他們擁有龐大的專業讀者和粉絲群體,報道的角度非常專業,報道的內容能抓住讀者的需求,《金屬加工》對我們產品和技術的推廣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
大會最后,全國勞動模范、中國機械工業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原副理事長桂育鵬贈送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親筆題字“前程遠大”,這與《金屬加工》創始人之一劉鼎老部長70年前在發刊詞中所寫的“前程遠大”遙相呼應。跨越70年,從《機械工人》到《金屬加工》,從紙媒到全媒體平臺,帶著沉甸甸的祝福,《金屬加工》將在新起點上繼續奔赴遠大前程,在新形勢下再續這部“機械制造技術長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