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科 肖建英 傅 平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重慶 401331)
在我國的教育發展變化過程中,德智體美勞都被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了德育和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時常被忽視,導致了我國現在很多學生存在體育水平低下、審美觀念不健全、輕視勞動及其成果等不良現象。如何將德智體美勞融入到高職學生具體的課堂教育中,是每個專業老師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專業課程學習、培養、考核機制沒有完全將德智體美勞完全融入。雖然很多高職院校提出了課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等辦法,但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實際運行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只注重了平時的出勤、作業、課堂表現、期終考試等,課程教學和評價體系相對單一,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相差甚遠。
目前高職學生普遍積極向上、熱愛實踐,但也存在較多問題,特別在公德、奉獻、體育健康、審美、勞動獲得感等方面重視不足,部分同學還僅僅停留在考試及格的基本目標上,更不用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向[1]。然而,新時代背景下的德智體美勞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應該與時俱進,適應當代社會環境以及學生的特點。如何將德智體美勞與新時代的特點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教學方法,是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和學習的方向。由于德智體美勞難以量化的特殊性,我根據自身專任教師的角色,以機械制圖及計算機繪圖課程為例,將德智體美勞融入到實際教學全過程中,摸索出一套適應新時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的教學和評價方法。
如何將德智體美勞與新時代高職學生的特點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應新時代高職學生的教學方法,是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和學習的方向。德智體美勞融入專業課程中,將專業課程知識分解為德智體美勞幾大模塊,在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將德智體美勞幾大模塊有機統一起來,注重德智體美勞的過程化學習,起到真正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1 德育方面。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作為教育的根本出發點,而德育在五育中起著引領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德育,才能形成可持續的學習成長。目前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雖然提出了德育培養的口號,但實際教育過程中沒有將德育培養落實,也沒有相對量化的德育考核標準。以《大學生行為準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參考依據,通過積分制考核標準,將德育考核納入考核。根據本專業學生具體學情,再結合機械制圖及計算機繪圖課程實際情況,在課前引入“德育觀察演講”環節。由同學演講一個與德育相關的事件,該事件可以是古今中外的經典事件,也可以是當今事實,甚至發身在自己身邊的一件小事。演講完成后,同學進行德育感悟分享,促進學生道德、公德等良好習慣的形成,根據該過程完成德育的積分。
2.2 智育方面。人類的發展得益于知識的積累,知識、智慧的綜合發展為德智體美勞提供了科學發展的基礎,智育發展是培養能正確客觀地思考、學習、生活、做事、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傳統的智育培養往往只注重于課程本身的學習,課程考試分數作為衡量該課程學習的好壞的唯一標準。現實中,往往出現很多分高分低能,對人生觀、世界觀不健全,缺乏足夠的生活能力、為人處世、以及面對解決困難的能力,直到大學畢業都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本課程在智育方面將拋棄傳統的考核方式,除了考察學生對課程本身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外,還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通過機械裝配圖紙綜合練習的繪制,培養學生查閱資料、合理利用時間、參考借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認真細致、不輕易放棄的能力,制定包含以上各種因素的評分表,并根據學生的實現程度而賦分。
2.3 體育方面。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是有效實施德智美勞的基礎保障。目前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不夠重視,沒有形成健康的生活鍛煉習慣。有個別同學從來沒有體育鍛煉的意識,每學期也有一定數量的學生體育課程考試不及格,甚至有同學對體育課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提出將體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結合,利用每次課堂的課前討論環節,選擇與體育健康知識相關的課題進行討論,課間利用騰訊課堂等網絡課堂進行健康運動等相關視頻的觀看,使同學們了解體育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常見的體育健康知識,養成利用零碎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
2.4 美育方面。目前很多高職學生都認為美育僅僅是美術書畫,只有學美術的同學才需要,而美育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以及形成正確審美觀的教育過程。美育在五育學習過程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是升華德智體勞的關鍵。[3]①利用每次課堂的課前討論環節,合理選擇與美學知識相關的課題進行討論,課間利用網絡課堂等進行美學知識等相關視頻的觀看。②利用問卷星網絡調查工具,將同學的手工繪圖作業全部上傳至問卷,同學對問卷進行評判給分,再結合教師評分得出該作業的最終成績。學生在評學的過程中,即對同學的審美觀有一定的提升同時也增長了理論知識。③結合機械制圖及計算機繪圖課程,舉行“最美機械圖”評選比賽,并將該比賽成績納入該課程考核。通過舉行手工繪圖“最美機械圖”大賽,培養學生繪圖過程中的審美,如何在繪制正確的前提下使圖紙給人以美的享受,從而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以及形成興趣能夠挖掘出人們的內在潛力,同時也激發出巨大的記憶潛力。正確的審美觀。
2.5 勞育方面。勞動創造價值,勞動促進了人類及其文明的發展和延續,沒有勞動社會將停滯不前。由于目前信息高度發達,很多學生養成了較為懶惰的生活習慣,不愿付出,厭煩勞動,也進一步造成了較差的身體體能素質。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學生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養成了抄作業、不愛動手、懶于鍛煉、不愛環境衛生等不好的習慣,而且還不以為然。
根據機械制圖及計算機繪圖專業課程的課程特點,引入“三視圖識讀-紙藝模型制作”實踐教學環節。學生首先對三視圖進行正確的識讀,然后通過紙藝模型還原三視圖所對應的立體。通過紙藝模型的制作,培養學生動手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檢驗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培養了細心、耐心、團隊精神等良好品質。
通過德智體美勞與專業課程機械制圖及計算機繪圖在教學過程中的融入,讓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又充分認識到德智體美勞的重要性及其意義。養成以德智體美勞為標準進行自我評判、自我約束的良好習慣,并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提升,成為一名真正的既符合新時代特點,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