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發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南中心小學 廣東 梅州 514321)
在當前的教育中,課程的改革要求要著重培養小學生的文化核心素養、文化知識水平和社會實踐能力,并不是固化的只看重學生的成績,要真正做到培養小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老師們的關注,如何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了當前很重要的教學任務。基于此有了以下的分析。
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作文創作總是不知從何下筆,常常一籌莫展,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是很空洞的,沒有什么感染力,而且沒有新意,千篇一律。這種現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學生缺少生活閱歷,詞匯量匱乏,以及學生閱讀課外的書籍較少等種種原因所導致的。所以,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是必要的,僅僅靠著課本上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課本上的閱讀內容太有限了,這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增加多少閱讀量,給學生們推薦一些好的書籍進行閱讀,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有助于學生的詞匯以及事例的積累,在學習到更多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幫助自己在寫作文時有話可寫,使作文內容鮮活起來。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老師通過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推薦一本書》的講解,讓學生們閱讀一本書然后學出來讀后感,寫出來這本書的好處,為什么要推薦這本書,原因都要交代清楚。這樣既做到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完成一次寫作內容。
記敘文。作文文體分為許多種,在小學的學習生涯中記敘文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老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中,要將寫記敘文時的寫作理念把握好,將核心理念貫徹到自己的語文寫作教學當中,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核心素養下的語文寫作。在小學的語文記敘文的教學里,老師要著重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情感教育和學生的認知心里的認知以及年齡都是分不開的,所以老師應該更好地把握住作文的主題,將自己的情感道德導入到作文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并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神奇的探險之旅》一課時,可以通過這個題目讓同學們寫一篇記敘文,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自己神奇的經歷來講自己的所見所聞,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在老師情感的疏導下,幫助學生構思整篇作文的脈絡,這樣能夠使學生的寫作素材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老師還可以通過講解自己小時候發生的奇妙的事件來激發學生的寫作創作力,讓學生在記敘文中得到情感釋放。老師還應該及時疏導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發掘自己的情感表達,從而不斷地加強自己的文化道德素養,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想象類作文。小學生的年齡大小正處于思維能力發展的階段,由于小學生善于想象和思維發散的特點,想象類的作文還是很受追捧的,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類作文的教育成果收效頗豐,但是對于核心素養的滲透還不是特別成功,這就要求老師要在一定的基礎上,要開始幫助學生們加強文化核心素養的養成。在老師進行想象類作文的教學時,要善于將學生帶入到想象的世界里,發散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為學生創建一個擴散性思維的想象空間。例如:當老師講到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二十年后的家鄉》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帶入到未來的情境當中,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經過二十年,家鄉到底會變成什么樣子,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數,想辦法把學生帶入到這個虛擬的世界,并將自己真實的思考化為文字盡情地寫出來。老師也可以找一些圖片讓學生們看,給學生們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們腦海中有圖,再通過自己的手把二十年后的家鄉雕琢出來,進而寫出一篇好文章。
在小學階段,學生最常接觸的就是記敘文和想象類的文章類型,當然也有議論文,但是不是很常見,無論是寫什么類型的文章,老師都應該秉持著以培養學生的核心文化素養為中心的教學目的來進行寫作教學。
在小學的習作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只有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有了一定的基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那個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話可寫,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老師在進行小學的作文教學時,更應該注重對于學生的核心文化素養的培養,通過對各種類型作文的把握,進行對應的文化素養的訓練,進而真正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