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植
(廣西德保縣燕峒鄉中心校 廣西 德保 533705)
21世紀是一個現代化、多元化的社會,在這個時代中,要想綻放出自己的光芒,我們就需要不斷的進行交流和表達;加之,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因為不善于表達而出現自閉等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成長的需要,那么,以小學階段的教學為例,作為小學語文課教師的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推廣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1]。其中,在小學語文段的口語交際課堂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成為教學的有心人,從學生感興趣的場景入手,利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課堂參與注意,繼而切實實現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目標。
如在“學會作客”這一交際主題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故事教學的方法構建如下情境:小白兔想邀請小灰兔去家中作客,但是小灰兔擔心自己會出現有失禮儀的地方,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給小灰兔提一些關于作客的建議呢?在這種趣味故事的帶動下,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像進門應該先問好、別人倒水的時候要說謝謝等等。隨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自己作客的經歷,這種對生活實景的討論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熟悉感,而且能切實激發出學生的表達欲望。之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小白兔、小灰兔以及其他的小動物朋友們進行模擬作客交際訓練,在訓練完成后,我們可以采用互相指正的方法讓學生們說一說在這一交際情境中有無因語言而產生不適的地方等。此舉利用了生活情景,其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能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及表現欲望,繼而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口語交際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育教學體系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2],以小學階段的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為例,在實際教學中,單靠口語交際課并不足以實現學生口語表達方法的內化。在這一方面,我認為我們的課堂中無處不充斥著對話,合理的利用課堂,通過課堂對話的方法不僅能將口語交際融合進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而且能切實發揮出口語交際在閱讀教學中的促進價值。
如在《黃山奇松》一課的教學中,為讓學生更好感受此課中所描繪的美景,以往我們采用的多是教師講解輔以圖片展示的方法,但是在那樣的教學中,我們常會遇見教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的昏昏欲睡之類的情況。因而,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轉而采用口語交際教學的方法: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黃山奇松的美景;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黃山中松樹之奇;隨后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導游和游客,在多媒體圖畫的輔助下進行“游覽”,在游覽過程中,教師可以扮演問題很多的游客并不時向導游提出如“這里的陪客松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等問題;在學生游覽完成之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就自己對黃山奇松的理解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仿照此課中導游的講解方法向同學們介紹自己曾經游覽過的某一景色。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我們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喚起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而且能幫助學生更好梳理課文知識,繼而攻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口語交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課堂交流,而是社會交際,因此,在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們就不能將目光局限于課堂,在實際組織口語交際教學環節時,我們可以通過舉辦交際活動的方法,利用課外實踐將學生的課內學習與課外生活結合起來,以此切實實現學生口語實踐能力的增長。
首先,我們可以組織一系列的調查活動,如當我們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的媽媽之類的作文前,就可以讓學生在家中與父母、長輩進行溝通,以此更多角度的認識自己的媽媽,此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家庭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喚起學生在生活中寫作的意識;其次,我們還可以組織一些慰問活動,如帶領學生前往當地敬老院,通過敬老交流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與長輩對話的正確方式等;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模擬銀行、模擬購物等活動,讓學生在妙趣橫生的游戲中學習生活交際用語,像在日常購物中,有的學生會直接拿著商品問“這個多少錢?”,這樣就會顯得不夠禮貌,而通過模擬活動,學生就會意識到自己語言的不當之處,于是在其今后的購物中就會采用如“你好,請問這件商品多少錢?”等更加合適的語言。
總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勢在必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為喚起學生的正確口語交際意識,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不斷探索,以更科學、更靈活的辦法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