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仕蘭
(貴州省普安縣地瓜鎮地瓜小學 貴州 普安 561500)
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潛能,構建多元的語文課堂顯得格外重要,同時,情境教學與生活化教學密不可分,對此,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采取豐富的教學方法并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語文課堂上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和進步。
情境教學是教學活動中的一種,同其他教學活動一樣,最基礎的是融會貫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最關鍵是做到因材施教,了解不同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接受水平。最終目的是在和學生進行溝通的前提下,營造出最佳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情境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創設情境,發散學生思維。課堂教學假設沒有有效的情境創設,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創設各種情境,并利用各種現實活潑的情境激發學生去積極參與、內化和吸收,使學生實現自我價值,促進學生不斷成長。然而,因為難以做到對有效情境的掌控,部分課堂教學中情境設置不合理,課堂結束后,以至于學生的腦海中只剩下情境,根本沒有吃透至關重要的學科知識,這就是無用的情境教學。通過實踐研究,運用情境教學發法具有積極作用。
2.1 扮演角色體會意境。如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時走進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深刻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經歷的各種事件以及在當時情況下的心理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語言單方面的描述難免有些牽強和不足,但只要科學合理地運用“角色扮演法”就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合理地將文章中的角色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評比。學生為了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認真扮演好文章中的角色,盡可能地將自身融入到文章中的角色里,每每到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見解。不難看出,這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角色扮演法”的教學課堂學習氛圍更為豐富、活潑,同時也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角色扮演法”的教學課堂能夠讓學生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上看問題,總能帶給教師驚喜。比如,在《負荊請罪》的教學過程中,扮演廉頗的學生能夠自己總結出人物在文章中的整體性格特點,且能夠舉一反三,同時指出他是一個大丈夫。由此可以看出,語文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有明顯增加。
2.2 以音樂、圖畫輔助教學。音樂既是一種語言,又是一種智慧。每一種風格的音樂都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與心情,歡快活潑的音樂能夠讓人逐漸從低迷的情緒中走出來;激情的音樂可以讓人爆發出積蓄已經的能量;悲傷的音樂也會讓人漸漸走向低沉。總而言之,音樂是能夠將人在不知不覺中引入到相應的情境中,進而使人更加深入感受當時情況下的心情。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在學習一些國外知識時,避免不了會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造成對知識的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放一些悲傷的輕音樂來緩解緊張的心情,同時將學生帶入到悲傷的情境中去感受主人公悲傷的心境。大多數學生就能按照文章內容想象出情境畫面,但這樣的畫面依舊是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的,特別是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詩歌中所出現的情境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筆畫下來,再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要這么畫?其實繪畫的過程就是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掌握的活成,寓教于樂,在“玩中學,學中玩”,更加適于小學生的年齡與心理活動特點。
2.3 問答式交流,以語言描繪情境。教學方法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教學方法就是面對面交流。就是兩者之間的一對一的問答模式,學生能夠在問答中理解文章含義,同時將自身情感融入到文章中,且可以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看待問題。語文與其他科目相比較,有著獨到之處,就像是知識點,也并不是像數學那樣嚴謹,有自己的規則,所以相對來說語文對知識點的理解并不是統一的理解標準或是答案,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因此,學生要不斷地與教師溝通、交流。雖然學生能夠自行對文章加以理解和掌握,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教師的引導。人各有異,每位學生因興趣與性格不盡相同的緣故,對文章的理解自然也不相同,難免會出現偏差,從而不能理想的把握文章的主體,而導致學生忽略了重點。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具有一定歷史背景的文章時,應采用生動地語言進行講述,引導學生進入與當時條件相符的情境中,讓學生在了解歷史背景的情況下背誦課文。比如,在學習《詹天佑》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生動講解中國當時的生存環境,進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詹天佑的難處以及建成鐵路之后的心情,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信心與濃厚的民族自豪感。
情景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家教學中的應用,極大的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而除上述筆者提及的集中情境教學模式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情境教學方式還有很多,為此今后教師有必要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