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渠 夏宇寰
(1.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四川成都 610500;2.成都保羅外國語學校,四川成都 620860)
我們試圖在“教育供給側改革”理論指導下探索新的作業方式。教育供給側改革是通過提高教育供給端的質量、效率和創新性來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的需求,讓學生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改革。我們認為,中小學階段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讓學生養成自主作業的習慣,將難以達到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要求。
自主作業是學生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在自主學習的條件下,有選擇性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學生對各學科教師布置的作業有“做或不做”的選擇權利[1]。自主作業變革是相對溫和、風險較小的教學變革,由家長根據學生實際能力掌握變革力度,以相對長的時間(一個月)為單位時間,做出周期性調整的作業形式。尊重學生是自主作業的本質,這一作業形式尊重學生自我判斷的能力和創造力,為學生提供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自我成長。
首先,自主作業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是傳統作業方式的著眼點,強化作業訓練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知識,但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被動性、依賴性很強,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長此以往,學生將無法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長遠看,學生如果能夠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習成績必然會得到很大提高。
其次,自主作業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教育部三令五申:“社會各界要高度重視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要堅決杜絕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的功利化教學行為。”通過實施教育供給側改革達到“減負”的目的,是教育的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再次,學生自主作業變革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減輕不必要、低效、甚至無效的課業負擔,可以節省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的期待。
最后,學生作業自主是在教師宏觀指導下的自主,是在家長對孩子學習習慣深入了解下的自主,是在學生自愿學習條件下的自主。由此可見,不是所有學生都具備自主作業的能力。讓不同能力層級的學生選擇不同的作業方式,是我們提倡的自主作業變革的核心理念。
學科自主家庭書面作業,指三年級以上的各年級學生根據需要布置的部分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在當天課程結束后的書面作業。這類自主作業的具體表現形式如下:(1)全角自主,學生不做教師布置的所有書面作業,完全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自主設計作業;(2)半角自主,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選做教師布置的部分書面作業,并自己設計要完成的作業;(3)加角自主,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所有書面作業,并主動增加完成的部分作業;(4)作業免做,超過規定時間尚未完成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的,以及那些違背“輪流布置作業原則”的學科作業,經家長確認簽字后可免做。
學科自主實踐拓展作業,是指三年級以上的各年級學生根據需要圍繞部分學科布置的實踐、拓展性操作作業,主要形式有讀書、練字、觀察、調查、訪問、設計制作、研究性學習等,它們延伸課本內容,形式多樣。
假日綜合素養自主作業,是指各年級學生利用雙休日、節假日來提升自身綜合素養、豐富課余生活的活動型自主作業,主要包括雙休日、節假日的生活記錄等作業。
例如,(1)周一晚布置語文、物理(科學)作業,周二晚布置數學、歷史(英語)作業,周三晚布置化學、地理(英語)作業,周四晚布置英語、政治(語文)作業,周五晚布置英語、數學作業,周六早至周日晚布置綜合素養自主作業。當天晚上作業完成后在確保有足夠科學成長睡眠時間的前提下,學生可自由選擇整本書閱讀并筆記。(2)周一至周五晚學生在教師、家長、學科教師指導下,從學科家庭書面自主作業、學科自主實踐拓展作業中選擇一種。
(1)自主作業的申請,學生必須完全掌握自己所屬層次內的全部知識、能力,經任課教師、家長同意,可參與自主作業。(2)自主作業的時間周期一般為一個月。在自主作業期內,所屬各能力層次的學生,知識能力的掌握、作業的質量受到影響出現成績下降現象,自主作業周期結束后,任課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可暫停實施自主作業。
教師布置的“學科書面作業”,學生一旦選擇,教師都要精心批改并作好記錄,做到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學科“自主實踐拓展作業”“假日綜合素養自主作業”要創新檢查批閱方式,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1)根據教學目標分層分類設計作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學科,教師備課時要分層分類設計教學目標。A層次,針對學習水平處于中下游的學生設計“基礎目標作業”;B層次,針對學習水平處于中上游的學生設計“提高目標”作業;C層次,針對學習水平處于上游拔尖的學生設計“綜合目標作業”;D層次,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超前學習目標作業”。
(2)根據目標層次分類自主選擇作業。除尖子生以外的全角自主、半角自主、加角自主作業可從“提高目標作業”“綜合目標作業”“超前學習目標作業”“學科實踐作業”中自主選擇,尖子生的全角自主、半角自主、加角自主作業可完全自己設計,或在學科實踐拓展作業、綜合素養自主作業中自選。
(3)學校各學科作業研究團隊設計制作《自主作業公示單》和《自主作業記錄表》來規范自主作業的形式和要求。任課教師要選擇適當時間把《自主作業公示單》公示在班級公告欄內。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將《自主作業記錄表》填寫完整并粘貼在作業本的相應位置,供教師批改作業時參照。
紙質材料、照片、視頻、課件、物化作品、表演等均是該項自主作業呈現的形式。
(1)創新作業批改方法,或學生互閱,或在教師指導下自閱,或教師抽閱,或集體評比展閱,教師務必要及時掌握學情,以便整改、完善、提升;(2)學科自主實踐拓展作業的設計、布置、管理、審批由本學科作業研究團隊共同負責研究。
此類型自主作業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實行,教師、家長只作必要引導。班主任、科任教師負責安排、管理、監督、評價。
總之,實施“中小學自主作業”突破理念認知,敢于嘗試是前提條件。我們提出的“自主作業形式和操作辦法”仍需經歷實踐的檢驗。我們將在實踐中完善、深入。希望對此項研究感興趣的教師提出寶貴的具有建設性的改進意見,讓“學生自主作業”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