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浩
(江蘇省泗洪縣歸仁中心小學,江蘇泗洪 223900)
近年來,互聯網已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教師應積極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將原本只能通過想象和思維理解的內容,通過多媒體設備生動、直觀地呈現出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能夠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從而提升學習效率。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其在學生的求知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以其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特征極大地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好地獲得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此給予極大的重視,并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首先,有助于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其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只要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讓學生發揮自身學習潛力。小學數學學科較為抽象,學起來比較煩瑣,它要求學生具備嚴謹的思維,因此學生通常對此缺乏興趣[1]。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借助圖像、聲音及視頻的形式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其學習熱情。
其次,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其實踐應用能力。小學數學不僅有一定的理論性,同時也具備較強的應用性,其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應用率非常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現實案例,可以幫助學生再現知識場景,使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同時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開闊其視野。
最后,有助于增強小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學生的學習空間開闊了,其思維必定能夠得到釋放,從而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和同伴進行交流,提升協作學習能力。擁有了良好的合作能力,學生在其他課程的學習中也能夠獲得更加深入的學習體驗,從而顯著提升綜合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帶動其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許多小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太無趣了,甚至對其具有抵觸心理。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一味注重對知識的講解和灌輸,無法給學生帶來感官刺激,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傳統教學的不足得到了有效彌補,將文本、圖像、聲頻和視頻等融合在一起,為學生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和感官刺激,有效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形成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從而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化被動為主動。
例如,當講解“三角形內角和”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這樣的動畫情境。大個和小個是兩個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一天它們在公園相遇。大個對小個說:“由于我的個頭比你大,所以我的內角之和一定大于你的。”小個聽了很不服氣:“我不才不相信呢!”正當它倆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圓形從這里經過。小個讓圓形來評評理,可圓形也不知所措,于是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認為大個說的有道理嗎?”學生看得十分起勁,聽到問題后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了。教師可以不必著急說出答案,告訴學生只要認真聽這節課的講解,答案其實很簡單。短短的幾分鐘視頻,再加上教師的幾句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變得非常高漲,并對知識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
現階段,信息技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手段,其獨有的動畫特效對數學教學,尤其“空間和圖像”教學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教師通過借助動態化演示將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揭示出來,使學生見形、聞聲、入境,進而獲得輕松的情感體驗。
例如,當教學“面的旋轉”這部分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中的動畫效果,將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以及半圓等以其中一條邊為軸,將其旋轉為圓錐、圓柱、球體的過程直觀、生動地演示出來,給學生帶來感官和視覺上的刺激,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何為“面動成體”。再如,在講解“圓柱形的側面積”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動態演示的特點,在圓柱側面畫出高,然后將其沿著高切開,最后展開成為長方形。這種形象直觀的展示過程,使立體到平面的轉變得到了直觀體現。教師可以利用字母和數學符號,把圓柱體的側面數據與長方形的各邊相聯系,幫助學生推導出圓柱體的側面積公式,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課堂練習的主要目的是幫相學生鞏固舊知識,深化新知識,它也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練習的趣味性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緒,練習的密度直接關系著學生鞏固新知識的程度[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深化其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課堂練習的趣味性和密度則顯得非常有必要。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練習的趣味性和密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傳統課堂練習需要教師將每道題都通過板書呈現出來,空間受到極大的限制,在一題多解的問題中,還要將每個解題方法統統演示一遍。教師的板書沒寫完,學生只能等,較為浪費時間,課堂教學效率也得不到保障。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問題和解題過程快速展示出來,教師可以調整字體大小,可以將幾種不同的解法同時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的總結與歸納。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定的闖關游戲,以此有效提升課堂練習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樂學、勤學,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將信息技術當作幫助學生學習與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在此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意義,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帶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將知識形成過程動態揭示出來,使學生獲得輕松的情感體驗;強化課堂練習的趣味性和密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其將來更好地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