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雯
(江蘇省江陰實驗幼兒園,江蘇江陰 214400)
隨著班本課題“讓閱讀之樂在共同生活中萌芽——小班閱讀家園共同體建構的研究”的開展,教師改變了以往作為教育權威的角色,家長也不再是幼兒園教育的配角,而是作為主體之一平等地參與幼兒教育,成為活動的設計者、實施者,組織幼兒開展閱讀活動,通過家園間的合作,合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1]。課題的實施,得到了廣大家長的積極配合與大力支持;幼兒對于閱讀也表現出特別的喜愛之情。在此過程中,班級家委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此,本文對如何發揮家委會成員的作用進行了分析。
開學初,根據發放的《家長民意調查表》反饋和在家訪后家長們自薦的方式,筆者細細斟酌,本著“自愿報名、愿意積極配合”等原則,經過和搭班教師商量,最終共同選定了我班的家委會成員——七位幼兒的母親。這七位媽媽雖職業不同,各有所長,但從和她們的單獨溝通或從反饋表上的內容來看,她們都是為了幼兒發展、自愿為班級出力、積極響應教師號召的媽媽。這一點是筆者最為看重的,因為它決定了我們班級家委會今后的辦事效率。
還記得,作為紅星美凱龍管理層之一的小博媽媽,在反饋表上認認真真、工工整整地回復我們的內容:“我是一位年齡較大的媽媽,以前老想著要為幼兒將來能有較好的物質條件而好好工作,努力拼搏,因此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錯過了他人生中很多美好的時光,每次想起都倍感遺憾。不知不覺孩子現在已經上小班了,雖然我的工作依舊很忙碌,但是為了能更好地促進自己孩子的發展,更好地幫助老師服務于全班的幼兒與家長,我懇請老師讓我成為班級家委會的成員。并且,我會盡我最大所能地配合老師開展工作。”從小博媽媽反饋的字里行間,筆者感受到了她的一顆愿意為了幼兒發展而迫不及待、時刻準備付出的誠心,而其他的媽媽也同樣讓筆者深深感受到了這點。
筆者認為,自己沒有什么理由不信任她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我們共有八個人。如果這七位媽媽都成為筆者工作上的好幫手,那班級工作一定會事半功倍。于是,我班的班級家委會成員很快確立了。在家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時,通過民主選舉和自薦的方式,家委會的成員很快進行了明確的分工。雖然開會時大家都是說說笑笑、不拘小節,但在筆者看來,這種輕松的氛圍非常好。因為筆者并不希望家委會只是一個我說、你聽、你完全照我意思做的家長先行組織,而應該是為了班級事務能共同出謀劃策的好幫手。
有了家委會這個幫手的支持與協助,班級事務與各項活動都進行得有條不紊,尤其對班級閱讀活動中家園共同體的建構發揮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班級的家長報名助教工作是一項較為煩瑣的工作[2]。可是作為家委會成員之一的萌萌媽媽卻主動承擔起了這一工作。經過和筆者詳細溝通后,從在QQ 群中的倡議,到記錄、統計、安排再到每周的個別家長、教師的雙向通知,萌萌媽媽都進行得一絲不茍,家長們也都按時參加。萌萌媽媽的責任心讓筆者感動。
為了更好地引導家長們給幼兒開展親子閱讀,有機會和幼兒一起“玩”閱讀,增進親子間的感情,我們利用周末時間組織了一個“小班親子故事會”活動。雖然只是自己班級的一個活動,但為了活動的效果還是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因此,筆者利用班級家委會QQ 討論組和家委會成員們聊天,想征求大家的意見。在一陣看似七嘴八舌的聊天中,筆者的確獲得了許多有用的信息。如樂樂媽媽說的:“可以上傳一些以前小朋友和家長演繹故事的視頻給大家感受一下。”作為家長的她們那一方面的建議也讓筆者把問題考慮得更加全面,使活動在進行前能考慮周詳并順利開展。
在班級閱讀助教活動開展初期,家長報名的情況并不是很積極。從和他們的溝通中筆者了解到,大部分家長總是以工作太忙為借口不肯報名參加,還有小部分想參加卻又沒有報名的家長是因為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來了后該怎么組織幼兒們開展活動。那么,該怎樣吸引家長們來參與閱讀助教活動呢,而且是自愿的、有所準備的?經過思考和請教老教師,筆者找到了答案:可以請班級中比較有能力的家長先來嘗試給幼兒們講故事。故事講得吸引幼兒,幼兒們印象深刻了自然會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交流,甚至會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也來給大家講故事。這樣,家長們迫于自己孩子的甜蜜“壓力”,就會很樂意來參與活動。
最適合先來參加助教活動的就是我們的班級家委會會長——樂樂媽媽。第一,她對我們的工作總是特別配合;第二,因為她是一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如何組織幼兒開展閱讀活動、如何將閱讀活動開展得吸引幼兒特別有經驗。記得她也是第一個報名參加閱讀助教活動的家長,這為我們的家長助教之路開了一個好頭。幼兒們應該會非常喜歡樂樂媽媽講的故事,對于樂樂媽媽來幼兒園給大家講故事也會感到十分新鮮、有趣。
樂樂媽媽第一次來,給幼兒們講的是睡前故事。因為第一次由家長來給幼兒們講故事,所以筆者擔心幼兒會過于興奮而不肯入睡,樂樂可能會依戀媽媽而產生情緒。不知是由于樂樂媽媽帶來的故事《七彩下雨天》《猜猜我有多愛你》太好聽了,還是樂樂媽媽講故事時娓娓道來、十分有感情,幼兒們只在剛開始見到樂樂媽媽時稀奇一陣,接著便安安靜靜地傾聽故事直至入睡了,而樂樂也沒有因為媽媽離開而有情緒,她反而因為媽媽能來幼兒園給大家講故事而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午睡起來也還是很開心的樣子。下午起床后,筆者和幼兒們聊天:“今天午睡時誰來給你們講故事了呀?”“你還記得你聽到了什么故事嗎?”幼兒們大都回答得清清楚楚,并且十分高興地講述著故事的內容,也有幼兒興奮地喊著也要讓媽媽來給大家講故事。
每當家長來開展閱讀助教活動前,筆者都會利用幾分鐘時間和其進行簡短的交流,了解一下其開展活動的流程,預設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并給予家長一些幼兒常規組織方面的支持。每當家長開展完閱讀助教活動后,筆者也會利用幾分鐘時間與家長針對這個閱讀活動進行的情況、幼兒們的表現等進行交流,給家長們以肯定和鼓勵,同時委婉地指出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或提供一些經驗上的幫助,如幼兒們回答時總是插嘴怎么處理……以促使其能更好地為幼兒們開展下一次的活動。在平時和家長的溝通及家委會開會時,關于助教的問題我們也經常展開探討。這使得家長們開展助教活動時會越來越得心應手,越來越能讓幼兒們在書的海洋中獲得樂趣。
班級家委會成員由于積極參與助教活動,對于助教活動頗有感悟與心得。因此,在家委會組織開會時,我們也時常針對家長們在助教活動中的種種問題進行探討,因而獲得更豐富的經驗;還有的家委會成員由于堅持開展親子閱讀,而對這方面非常有經驗。這些寶貴經驗要是能輻射到班級里所有的家長身上,那家長們一定會越來越有動力地開展活動,幼兒們也會更有收獲。因此,筆者將注重分享的理念首先傳遞給班級家委會,希望她們能將自己這方面的經驗及時分享、輻射給其他家長。
家委會會長樂樂媽媽在每天晚上都會和樂樂一起看書,進行親子閱讀,平時為了搜集一些適合樂樂看的書會經常在網上學習、購買。現在樂樂已經看了好多書了,并且對閱讀的興趣十分濃厚,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強。樂樂媽媽對于如何選擇小班年齡段幼兒喜歡的書籍有獨到的見解。在筆者的邀請下,樂樂媽媽特地將她覺得比較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閱讀的書籍和樂樂平時比較喜歡閱讀的一些書籍進行了整理,并制作成PPT,在開展家長會時和全班的家長交流她堅持開展親子閱讀的一些感悟和樂樂的一些進步,以及給大家推薦了一些書。這得到了家長們的虛心學習與贊許。許多家長都表示要給幼兒進行親子閱讀,因為這也是一個增進親子感情的良好機會。
自開展班級閱讀助教活動后,班級群也變得熱鬧起來,家長們在這方面有疑惑的也會到這里來尋求幫助。如一天鬧鬧爸爸反映他已經選好了兩個故事,可是想著如果有PPT,幼兒們能看得更加清楚些,但是PPT 下載不下來……原來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筆者看到后及時解答的,但筆者要照看幼兒們,不可能一直上網。后來筆者發現家委會中有幾位熱心的媽媽總會積極地幫助大家解決問題,對不會制作PPT 的她們會幫忙,不知道選什么書的她們也會耐心地介紹。無意間,班級群中家長們的關系也變得越發融洽了。
在下學期,經過和家委會成員們商量,每過段時間筆者會對家委會中開展閱讀助教活動較好的媽媽錄視頻并將其放置在班級QQ 群共享文件中供其他家長觀摩、學習。通過視頻這一更直觀的學習途徑,家長們對于如何開展閱讀助教活動、如何開展好閱讀助教活動胸有成竹,從他們再次來園開展活動時便能看出:有趣的繪本、精美的PPT、合適的音樂、富有情感的講述、充滿樂趣的游戲、幼兒們滿足的笑臉……這些都充分證明了家長們在班級助教之路上的收獲與進步。
班級閱讀家園共同體的建構是一條漫長之路[3]。在此過程中,筆者希望在班級家委會成員的不懈堅持下,讓越來越多的家長參與進來并付諸行動,努力將閱讀真正融入幼兒們的生命中,成為一種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