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莉
(重慶市墊江縣高峰小學校 重慶 墊江 408300)
語文閱讀隨文練筆,簡單而言指的是學生通過文章的閱讀,融合自身的體會,寫一些小段落,其具備豐富、多樣、篇幅小等諸多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手段,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合理設計隨文練筆,從而強化學生的體驗,提高語文學科素養。
現階段,某些學生在隨文練筆上的積極性匱乏、主動參與意識不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學模式的單子化、再加之內容的無趣,學生們自然表現的興趣匱乏。基于此種情況,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學習興趣,在全面了解學生認知情況的前提下,以提升學生興趣為基礎展開隨文練筆教學,注重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為例,考慮到學生一般都對“小動物”感興趣,在完成了本篇文章的閱讀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布置探討文章中優美詞句的任務,并與班級內的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寫一篇以“你喜愛的動物”為主題的小作文,引導學生借鑒與模仿《珍珠鳥》中的優美句子,以便于強化學生的仿寫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不乏某些相對經典的文學作品,而其中所采用的語句也是十分的經典、有內涵。針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并懂得如何去運用,從而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量,促使其更加快速的掌握學習技巧。
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錫林郭勒大草原》為例,在本篇文章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這是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課文,幫助學生體會課文中詞句“美”。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將“美”為練筆點,為學生布置“我眼中的美景”的小作文題目,可恰當的運用本堂課新學的詞語,再加以恰當的加工處理,從而切實性的強化課堂教學成效。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教師在實際的隨文練筆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從此方面入手,引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促使其圍繞文章情節展開想象,活躍其思維能力。具體而言,可讓學生找出文章中情節的留白處,再進行相應的補白。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束縛,而是應當鼓勵其想象力的發揮。
《伯牙絕弦》為一篇相對而言較為簡略的文言文作品,其中,能夠發揮想象的地方很多,基于此,教師可恰當的引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嘗試填補其中的空白部分。比如,本文中這樣描寫到:子期死后,伯牙認為這個世界上再無人成為自己的知音了,便摔碎了琴。其中,這便有了空白之處,伯牙在摔琴時內心活動如何?圍繞此問題,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想象,進而發揮自身想象力填補空白,再讓學生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提升其表達能力。其實,在許多文章之中,針對某些情節作者會簡寫,倘若可以就這些地方恰當的把握并加以合理的運用,便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補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一同明確文章的主題內容,明確文中人物特點或者事件的發生背景等等,以防止補白后的內容和文章中原故事情節發生矛盾,防止與原文核心內容相違背的情況產生。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有效合理的評價既是就課堂教學的總結,同時也是學生明確自身隨文練筆水平的一項重要依據。所以,教師需要在隨文練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為其講解科學的隨筆方法,針對學生的隨文練筆情況進行動態跟蹤,以便于更好的就其進行評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社會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其寫作水平較低,模仿能力較差,因而,教師要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方式展開評價。
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為例,在本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可鼓勵學生摘抄文章中描寫閏土的好詞好句,為之后的隨文練筆積累語句,培養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而在當學生展現出來了自己的隨文練筆作品之后,教師需要在就其中優美、巧妙的詞句進行贊賞的同時適時的就其中的不足之處予以點撥。要讓學生感受到被表揚的“喜悅”的同時明確自身不足,從而提升其隨文練筆的熱情。
綜合而言,隨文小練筆作為一種極為有效的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方式,實用性與適用性較強,對于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因此,要求教師在應用隨文小練筆時,采取正確的手段與方式,科學有效的促使隨文閱讀教學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